5月7日,市政协副主席周俊对提案《关于高标准推进太湖治理,构建太湖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的建议》进行重点督办。农工党苏州市委主委张健红、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金春林等参加督办活动。
在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农工党苏州市委提交集体提案《关于高标准推进太湖治理,构建太湖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的建议》(090号)。提案分析了太湖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建议通过协同控源截污、强化蓝藻水华监测预警、推动机制创新、深化科学支撑等举措,不断提升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平。
督办组一行现场调研了漕湖水质提升与水生态修复工程进展情况和太湖湖滨国家湿地保护情况。督办座谈会上,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同志介绍了我市太湖水生态治理工作总体情况和提案办理有关情况。近年来,我市锚定“打造世界级生态湖区”总目标,统筹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全力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取得了较好成效。2024 年太湖全湖首次实现全年平均水质达Ⅲ,成为国家重点治理的三大湖泊中首个“良好”湖泊。市发改委、工信局、农业农村局、水务局和太湖流域管理局苏州管理局、太湖渔管办等单位介绍了提案协办意见。农工党苏州市委负责同志介绍了提案的形成背景和具体建议,对各承办单位重视支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知情明政表示感谢,对提案办理表示满意,建议坚持系统治理理念,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太湖新一轮综合治理。
周俊充分肯定太湖水生态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湖体水质、流域治理、蓝藻防控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改善和新提升。关于下一步工作,他提出四点希望。一要加强宣传,凝聚人心。广泛宣传多年来太湖治理的成果成效,坚定治理信心,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投身参与太湖治理工作。二要加强统筹,凝聚共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着眼太湖治理的盲点堵点交叉点,高位协调,跨区域跨部门联动,相互衔接,协同共治,形成工作合力。三要加强创新,凝聚智慧。不断深化改革,探索完善投入机制、补偿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多元化实现机制,释放政策活力。深化科技支撑,加强与院所合作,加强智能化、数字化监管,提升科学治水能力。四要加强攻坚,凝聚力量。对标太湖治理新的目标要求,聚焦水质提升重点难点,强化控源截污、湖体清淤、蓝藻拦截、生态修复,综合施策,持续推进,久久为功,确保太湖水生态、水环境持续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