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姑苏区金阊街道政协工委召开中街路“片区管家”项目专题协商议事会。该街道城建处、社事处、城管处、财资处负责人,政协委员,中街路区域各社区书记、网格化联动工作站负责人、居民代表等参加会议。区政协党组书记相炎、区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华建文等领导参加活动。
据金阊街道政协工委主任王广成介绍,今年以来,该街道党工委经过前期深入广泛的调研,决定以中街路区域为试点,启动“片区管家”项目,积极探索古城区成片式开放小区和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模式。本次协商议事就是为了深入了解中街路区域目前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的各类短板,为“片区管家”项目的实质启动提供针对性、建设性的建议参考。
会上,中街路网格化联动工作站专职副站长张鸣泽详细介绍了该区域在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短板。经汇总分析,中街路区域社会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消防设施缺失、机动车停车较难、无物业小区基础设施维修资金缺乏、背街小巷环境秩序较差、小区内绿化养护主体缺失等方面。针对以上问题,区政协委员、街道各处室负责人、社区书记、居民代表及民警、交警等都结合自身工作条线,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意见建议。
在听了政协委员、有关街道处室、居民代表的意见建议后,相炎表示“片区管家”项目对于推进古城区成片开放式小区和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将会起到积极的探索和示范作用。建议项目实质启动后,要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坚持把民生导向作为项目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高度关注、热切期盼的问题作为项目开展的主要内容。二是要广泛发动政协委员参与到“片区管家”项目方案制定、实质推进等过程中,积极搭建政府与群众的沟通桥梁,将民意民声反馈给党委政府,不断完善项目运行机制,凸显项目惠民实效。三是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将传统的“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引导,多元参与”的社会治理观念。要让居民群众站到社会治理的“C位”,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不断提升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姑苏区金阊街道政协工委 |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