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460.关于普及中小学急救教育,赋能校园生命健康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建 议 人:
陶金
建 议 号:
460

标 题:

关于普及中小学急救教育,赋能校园生命健康的建议

建议内容:
  目前,意外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人数约70万人,位列公民死亡原因的第5位。其中,中小学生在这些不幸数字中占有较大比例,原因之一是缺乏急救常识和急救能力,遇到危险情况时不懂得科学施救。苏州市,作为江苏省第一人口大市,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死亡占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排在前几位的事件主要是溺水、意外窒息、交通事故和高处跌落,给整个社会、家庭带来了巨大伤害,是目前迫切需要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急救知识在成年人当中有所普及,但是在中小学生中的普及却少之又少。中小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群体,一旦遇到意外事件,一味等待成年人救援,往往丢失最佳施救机会,酿成悲痛结局。因此,加强学校急救教育,实施中小学生急救行动计划,完善学校急救教育标准,让急救知识教育、技能培训进校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为此,我们建议:   1、学校要设置急救专项课程,主要向学生讲解涉及急救常识、正确拨打120、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校园意外伤害救护灾害与突发事件逃生避险等;   2、学校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   3、学校通过苏州市政府拨款或学校经费,采购急救箱、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应急救护设备,同时结合学校的学生特点开展实践训练,加强演练操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急救知识;   4、苏州市各媒体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媒体等,创新宣传方式,这方面宣传可不仅针对于中学生,更可以对社会公众开展急救常识宣传,提高全民的自救、互救的意识与能力;   5、苏州市政府、教育局等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激励和监管措施,对开展急救教育的学校开展定期督查,并要求学校定期上报急救教育落实情况,避免出现学校出现表面化、走过场的情况。   苏州,作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我们期望通过上述建议的实施,提高中小学生紧急避险意识和应急救护能力,形成苏州市互助互救的良好氛围,为实现国家健康行动目标贡献力量。

承办单位:
主办 苏州市教育局
协办 苏州市财政局;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2-07-27 16:53
办理类型: A: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见附件
〔2022〕苏教办复第133号.pdf
〔2022〕苏教办复第133号.doc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