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关于赋能经营管理,提高数字经济认知,提升我市企业全球竞争力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颜章健
|
建 议 号:
|
446
|
标 题: |
关于赋能经营管理,提高数字经济认知,提升我市企业全球竞争力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近几年,企业竞争加剧以及地缘冲突、科技封锁、全球疫情等黑天鹅事件接连发生,企业面临的营商环境空前的不确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升级势在必行。同时,《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苏州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持之以恒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以下简称“智改数转”),这为苏州企业转型及打造全球竞争力指明方向。
在行业交流中,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及数字化转型仍然会遭遇如下经营管理问题:1)战略方向不清晰,其根源是高层认知、领导力及市场洞察能力不足;2)产品竞争力瓶颈,其根源是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供应链整合能力不足、质量无法对标国际标准、高端人才或行业领军人才的欠缺;3)市场营销能力薄弱,导致建立的自有品牌影响力不足;4)快速发展导致文化软实力不足,长期发展导致的组织活力欠缺。企业竞争表面是人才、资源、供应链、信息化等竞争,实质上就是经营管理水平的竞争。企业的数字经济及信息化、大数据、智能装备大脑来源于企业战略规划,服务于企业的经营,而不是为了数据化而数据化。面临种种情况,企业资源难免捉襟见肘,建议政府采取如下策略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赋能,深挖内核,着重关注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及数字化转型效率及成效,推动企业全球竞争力的提升。
1.引入战略咨询供应商,诊断经营管理方向,改变或提高企业及企业家的认知,保障转型落地效果,认知好比是过去的人认为地球是平面的,清朝的女人认为女人就应该裹小脚,解放前的农民认为只有地主应该有田地。不改变认知,就会对牛谈琴,鸡对鸭讲,方向、结果输出大打折扣。苏州政府计划于2022年为40家工厂、600家车间提供智能制造免费诊断服务。“智改数转”属于经营管理方向的一部分,仍需与特定行业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部分中小企业在行业市场洞察、市场信息调研方面较弱,经营管理方向不清晰,难以掌握“智改数转”与企业自身发展之间的平衡。引入战略咨询机构,同时政府投入资源集中对一些细分产业进行行业洞察,补足潜力企业在信息及调研上的弱势,以保障“智改数转”在此类企业平稳落地的同时,能够切实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及竞争力。政府和行业专家组成虚拟的管理、实施委员会,避免外行指导、管理内行。
2.成立专项小组,及时沉淀优秀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并赋能
苏州政府鼓励优秀企业特别是民营龙头企业创建全球“灯塔工厂”。围绕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中小型制造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等层面,分类施策,促进融通发展,形成一批“智改数转”行业解决方案。
建议政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不同细分行业成立专项小组,引入高校、行业协会等力量,群策群力,同步推进“智改数转”与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专项小组应打开视野,突破地区局限,聚焦此行业发达地区,做好中介,引领苏州企业走进标杆企业,组织企业去本地区或产业发达地区进行标杆走访,夯实管理帮持对接,避免形式走访,吸收行业领先管理经验,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举办地区或行业企业家私董会模式,对标标杆、找差距,分享成功规律,提升苏州企业家及高层管理者视野、认知、领导力。
在此过程中,学习行业先进管理经验,也先一步了解行业标杆对“智改数转”的思考和看法或者曾遭遇的痛点。小组应及时复盘总结、沉淀经验,保证行业解决方案符合经营管理及发展规律,能够切实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及竞争力。在将来成功后,以此为基础建立地区及行业智库。
3.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已成功企业主动提供经营管理赋能
苏州政府提出将落实优质项目双向补贴政策,以目标绩效为导向,对已实施解决方案并取得成效的企业给予一定资金补贴。
建议此条计划上,增加激励条款,对已转型成功且主动提供经营管理赋能的企业进行激励,鼓励先行企业赋能后来者,促进苏州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整体提升,形成良好的学习共享氛围,以此为基础,后期可举办转型论坛,赋能企业家及高层,提升思维,最终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及竞争力。
|
承办单位:
|
主办 | 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
协办 | 苏州市财政局;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2-08-19 14:59 |
办理类型: | A: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附件 |
||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446号提案的答复.doc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