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290.关于完善大运河高质量功能,提升名城江南文化魅力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建 议 人:
唐丽艳
建 议 号:
290

标 题:

关于完善大运河高质量功能,提升名城江南文化魅力的建议

建议内容:
  一、现状分析   (一)环古城运河水上游开通现状   据调研,环古城河水域自阊门往南至盘门段再往东至相门段的水上游船巴士是开通的,已运行多年。但是,环古城河水域自阊门往北至齐门段再往东至相门段的水上游船巴士线路,因阊门堰和娄门堰的原因一直未能开通运营。2018年及之前,环古城河南线水上游的年游客量达200万以上。正常年份水上游船巴士的游客量很大。   (二)古城城门城墙现状   目前苏州古城墙周长为15公里,现存较完整老城墙分布于盘门、胥门、金门、阊门等处。其中,盘门城墙与胥门城墙保留较为完整,规模较大。近年来,苏州实施古城墙保护修缮工程,平门段、相门段、娄门段的古城墙得以修复,但现有的城墙未能相连。   (三)环古城河步道现状   调研发现,环古城运河河水对岸堤的冲刷是日经月累的,其破坏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沿河风光带目前是点状分布的,没有形成串联式的沟通,包括很多基础设施的投入也是各自独立和分散管理;景观桥的设置成零星状态,很多沿河名胜古迹的场馆缺乏便捷的过河交通,往往需要绕圈迂回式的到达,一定程度上给运河文化和传播和人文交通造成阻碍和困惑。

  (一)环古城河水上游线路因两浮闸原因至今未能实现闭环游   环古城河水上游船巴士线路因阊门堰和娄门堰的存在阻碍而不成闭环,带动不了环古城河两案旅游和文化的发展,成为阻碍拉动旅游和经济增长的“肠梗阻”。建议市相关部门研究以水生生物植入、安装水环境净化环保设施或者通过光设施改善水体生物环境提高自净能力等途径解决水质保护,从而取消2处水堰设施。   (二)古城城墙虽已大部恢复但未能闭环连接   著名的八大城门,除齐门外,其他7个城门具有城门和部分城墙,齐门虽无城门但也有部分城墙而无城门,但是,这些城墙未能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环状城墙,故而使得苏州无物理形式上的古城概念。而国内的古城西安和南京均已实现获即将实现古城墙的闭环连接。西安已经完全恢复和连接了自己的城门和城墙,南京则是在逐步恢复当中。   (三)环古城河步道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就文化景观而言,目前环古城河步道的沿河风光带仍呈点状散布,并未形成串联式的沟通,许多基础设施的投入也是各自为战,管理上较为分散没有统筹兼顾。景观桥的设置也不够科学合理,不少沿河的名胜古迹和活动场馆,因为缺乏便捷的跨河交通,往往需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抵达,对游客的旅游体验和市民的日常出行造成了不便。

  (一)打通环古城河水上游船巴士线路   1.将阊门堰和娄门堰移至大运河上游西塘河处   建议将阊门堰和娄门堰移至大运河上游西塘河处,不但解决了环古城河水上游巴士线路打通以及形成闭环的问题,而且也不会影响航道管理处原先设立两处水堰以提高流速、增加活水、净化水质的目的。   2.将阊门堰和齐门堰的开关管理权交给游船运营公司统一管理   因航道管理处只会在必要时才会将该两处水堰进行开或关,并且需要其对接好,航道管理处才会对水堰进行开关。与打通环古城河水上游巴士线路后带来的繁华相比,将两处水堰的管理权移交给游船运营公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在苏州火车站南面设置环古城河水上游船码头,进一步提升苏州城市形象,拉动经济增长   在苏州火车站南面设置游船码头,使得到了苏州火车站的游客一下高铁便能乘坐换古城河的游船进行游览,这将大大提高苏州的城市形象,同时,也将拉动古城河两案的旅游消费,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分段逐步加快恢复古城墙城门并形成闭环连接   近年,已陆续恢复胥门、阊门、平门、齐门、娄门、相门、赤门段城墙。综合来看,已具备逐步将各段串连起来的条件,建议市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和恢复齐门的城门,并早日修建现有城门所缺失的城墙并使之连接到一起。

承办单位:
主办 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协办 苏州市水务局;姑苏区政府;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2-07-27 15:07
办理类型: A: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唐丽艳委员:
您在苏州市人大十七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完善大运河高质量功能,提升名城江南文化魅力”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环古城河水上巴士线路环通
水是苏州城市的“灵魂”,也是“江南文化”的底色。我集团高度重视苏州水上旅游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十分认可“水上巴士”对于缓解古城陆运压力、展现水城独特魅力的重要意义。
2019年,我集团推出了兼具观光、交通双重功能的“水上观光巴士”1、2号线。后受娄门堰和阊门堰两道溢流闸影响,通航难度增加、行驶区域受限,暂停了“水上观光巴士”。为了更好满足游客自由上下、逐点游玩需求,我集团借鉴“水上观光巴士”上下客模式,升级了“畅游苏州”游线。
针对您提出的“阊门堰”、“娄门堰”相关建议,我集团已与水务局、航道管理处等相关单位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与探讨。两道堰是苏州城区活水自流工程的重要节点,承担着城区防洪排涝和水环境调控的重要任务,在历年防汛防台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是专业的水工程,日常操作和运维需严格按照水利部和省水利厅水闸管理规范开展,暂不适合移交管理。为实现古城河道全面活水、持续活水、自留活水,更好地提升水质、助力水上游,水务部门正在加紧推进防汛、蓝藻防治等工程,现阶段暂不具备全面不设限开放闸区。待工程完工、条件成熟后,或将有序开放闸口。我集团会持续密切跟进,研发设计配套“水上巴士”线路,推动环古城河水上游线早日环通。
针对您提出的“在火车站南面区域设置游船码头”相关建议,我集团为进一步提升环古城河水上旅游形象,根据2018年苏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要求,我集团高标准、严计划、重效果,完成了留园码头、相门码头、觅渡桥码头、人民桥码头、一丝厂码头、盘门码头、新市桥码头、胥门码头、演艺中心码头、白居易码头、虎丘码头、齐门码头、火车站码头13个码头的改造建设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西线留园码头以及北线齐门、平门码头等相关流域码头建设工作。
2021年,为打造水上旅游核心夜游产品做,优环古城河水上旅游品牌,我集团启动了“姑苏夜画”北线演艺项目,以定制游船为载体,梳理整合苏城古今记忆,运用现代化科技、光影手段打造打造集历史人文、休闲游乐于一体的夜间水上旅游新体验。目前,项目正在规划建设当中。后续将根据各码头实际经营状况和接待游客的特点,精准发挥码头片区管理职能,有序开放相应码头。
(二)古城墙、城门闭环连接
苏州,是我国唯一一个2500多年城址未变的古城。苏州的城门有多老,姑苏的历史就有多悠久,它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者,是苏州人心目中的文化符号,也是发展古城文旅产业的重要资源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化和学术价值。受多重因素影响,除盘门、胥门、金门和部分城墙得以保存外,其余城门城墙被逐渐拆除。2013年,为进一步挖掘文化、提升保护水平、彰显苏州特色,苏州市实施了古城墙保护修缮二期工程。我集团认真贯彻市委工作部署,于同年底完成齐门桥以东段城墙建设。
除相关建设外,我集团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苏州市古城墙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高效落实《姑苏区古城墙保护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做好权责范围内的城门、城墙保护和修缮工作,在相门城墙南段中空部位修建了苏州城墙博物馆、启动了盘门城墙研究性保护项目。
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相邻,河道平行”的双棋盘城市格局是苏州城最重要的特征。我们十分理解您提出的“加快恢复古城墙门并形成闭环连接”的建议,但古城门、城墙毗邻世界文化遗传大运河,施工建设前,需对周边区域进行考古调查、文物勘探,并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如后续相关部门对城墙保护和修缮有再提升规划,我集团愿意全力配合,共同推进古城保护发展。
感谢您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和改进我集团的各项工作

苏州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2022年6月26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