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人:
|
林萍
|
建 议 号:
|
138
|
标 题: |
关于深化大数据应用,助力普惠金融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苏州有近250万市场主体,其中纳税1.5万元以上的小微企业数量超过16万户。调研中,我们发现,中小市场主体通过银行渠道获得融资的比例并不高,仍有相当大一部分通过民间借贷或者网络借贷融资,还有不少通过资金中介去获取融资渠道。在苏州这样金融服务相对充分的市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
当前市场环境下,对于广大中小市场主体,一方有服务意愿,另一方有融资需求,供需失衡主要源于信息不对称。对于银行而言,一方面,鉴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特点,获取全量信息比较困难,相应地,也就造成银行放贷相对谨慎;另一方面,银行靠线下走访、线下审批,客户触达效率不高、速度不快,最终达成合作的比例较低、服务覆盖面不高。对于中小市场主体而言,虽然各家银行的产品体系都越来越丰富,但是信息的传递是零散的、碎片化,大部分中小市场主体没有有效的信息获取渠道,缺乏主动发掘并筛选银行产品的时间和能力,因而也就滋生了资金中介。
小企微企业是稳增长、促就业、保民生的重要力量,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世界性的难题,但中国金融业有率先破题的可能,破题的关键就在于大数据的应用。中国有海量的企业信息数据沉淀在政府部门或者信息公司,这是一个待挖掘的巨大宝库,应用到普惠金融领域将迸发巨大的能量。未来,服务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一定会从线下转向线上,一定是建立在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建模、应用的基础上。基于几点考量:
第1,微众银行的成功实践。微众银行以海量商户数据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普惠金融实现“广覆盖、深下沉、易获得”,其各类信贷产品的主要特点就是:“信息流量支撑、小额短期高频、纯线上”。截至2021年末,“微粒贷”产品已经触达270万小微企业,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超过1万亿元,触达的客户很多是“首贷户”。“微业贷”供应链金融产品,通过与核心企业合作,已经触达13万家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从不良率看,微众银行的小微不良率也远低于银行平均水平。微众银行的成功实践让银行业看到了普惠金融的另一种可能。
第2,苏州的先发优势。苏州是经济大市和大数据先发区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成立大数据公司和征信公司的城市,各类数据资源相对丰富。去年,宁波银行与苏州征信公司联合打造了一款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全线上贷款品种“容易贷”,基于企业征信评分,实现了精准筛选、预跑批额度、手机银行申请、纯信用授信,推出八个月来,已经为3000家小微企业提供授信26亿元,让数字金融惠及了更多的中小市场主体。
基于微众银行以及宁波银行的相关实践,建议:
一是共享涉企信用信息。政府部门、银行、保险、担保、信用服务等机构要深化合作,推动各类信用信息平台之间的数据联通,同时要规范信息使用权限和程序。通过数据的碰撞与建模,开发更多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线上金融产品。
二是扩大信息共享范围。目前银行业从各类信息平台获取的信息主要为纳税数据、征信数据等。下一步要进一步打通社保公积金数据、司法信息数据、环保数据、水电煤数据、不动产数据、进出口数据、商标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等相关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帮助银行实现贷前调查及贷后风险监测,解决服务小微企业的后顾之忧。
三是丰富信息传播渠道。要以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载体,搭建银行与广大市场主体之间的链接桥梁。银行在平台发布产品信息,市场主体发布金融需求,系统能够做到自动匹配推送,提高双方对接的成功率。同时,进一步丰富权威的信息传播渠道,让广大市场主体知道平台、使用平台。
|
承办单位:
|
主办 | 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 |
协办 | 人民银行苏州中心支行;苏州银保监分局;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2-07-29 09:07 |
办理类型: | A: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 第138号提案的答复
林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大数据应用,助力普惠金融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大数据助力普惠金融情况 为解决金融机构与企业信息不对称、金融市场供需失衡、融资对接效率低等问题,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苏州于2014年在全国率先设立全国资的苏州企业征信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地方企业征信平台。并于2015年启动建设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与地方企业征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运用,在平台合作机构成立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中心,加上配套政府支持政策,逐渐形成“企业守信用、机构有创新、政府有推动”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2018年,苏州股权融资服务平台作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二期项目正式上线。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通过搭建平台、依托征信数据多维度发掘企业价值、配套奖励政策降低机构投资风险、延伸服务体系加强配套服务,打造形成“平台”+“征信”+“政策”+“配套”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载体。综合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发挥支持政策鼓励引导、综合运用多项金融工具,破解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小微服务团队不健全等困局,对普惠金融落地落实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一是支持政策“精准滴灌”。围绕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推出“信保贷”政策,通过设立首期规模10亿元的信用保证基金,与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共担风险,为有成长性、轻资产的创新企业融资增信。完善“信用贷”政策,通过信用风险对冲的方式,鼓励银行以线上审批形式,向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纯信用贷款,缓解轻资产企业的融资难题。出台“投贷联动”政策,鼓励投资机构和银行建立“投贷联动”合作机制,共同为企业提供“股权+债权”的综合融资服务。出台“首贷”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创新产品和服务,助力企业实现首次融资。截至2022年6月,通过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4.4万户企业获得1441亿元“首贷”,3.4万户企业获得2554亿元信用贷,10778户企业获得1063亿元“信保贷”融资。 二是征信平台“高效服务”。征信平台建立之后,积极开展信息采集,推动与多部门、机构的合作和信息接入共享。截至2022年6月,完成与全市82家政府部门、公用事业单位和108家金融机构的信息对接,征集27.5万户有贷企业授权,采集包括社保公积金信息、财务信息、纳税信息、水电气信息、进出口信息、司法信息等在内的信息共计6.58亿条,为金融机构提供查询服务324.26万次。16家银行的内部信贷审批、风险管理等系统和苏州征信公司系统数据和产品已无缝对接,将原来靠人海战术解决的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尽调、风险控制,交给客观公正的征信信息来判断。与此同时,依托征信大数据资源,不断推出多元化、个性化应用场景。例如在信贷领域,依托征信数据、评估模型,开发了专门解决小微、民营企业500万元以下融资需求的征信贷产品,为4309户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需求70余亿元。多家银行机构积极与征信平台合作,推出征信金融产品,宁波银行与征信公司联合打造的“容易贷”八个月内为3000家小微企业提供授信26亿元。 三是综服平台“高效对接”。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集中展示了金融支持政策、热门政策产品、31家银行机构的500余款金融产品、40余位金融顾问联系方式,帮助企业及时了解金融支持政策、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金融机构和针对性金融产品,给企业提供金融咨询服务,大大提高融资对接效率。同时,通过成果展示、特色专版的开设和与其他平台的链接,给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方面多维度信息,提高其信息获取速度和广度,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截至2022年6月,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注册企业累计超23万家,共为6万户企业解决1.1万亿元融资。疫情期间推出“疫贷码”畅通融资渠道,平台金融顾问共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咨询服务1600余次,帮助321家企业获得融资近14亿元。 四是支持中心“高效运转”。突破传统服务模式,推动金融机构在内部设立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中心。支持中心设立要求符合“5个单”原则,即单独人力资源、单列信贷计划、单独信贷评审制度、单独考核机制以及单独尽职免责制度,通过差异化的制度安排,解决金融机构在面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时因为缺少专业团队、授信评审体系滞后、风险容忍度偏低、缺乏差异化考核制度等原因造成的“不敢贷、不愿贷”问题。全市共有44家金融机构建立了金融支持中心,其中:银行34家,保险9家,金融租赁1家。2019年起,通过对金融机构在包括普惠金融方面的信贷支持、资本市场、数字金融、综合服务等方面工作情况的综合评价,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渠道。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优化升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按照“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化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目标,建设“集成化、数字化、品牌化”平台的思路,推动将各部门与金融相关的政策产品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集成展示接入,并按照市域一体化理念逐步实现纵向联动,实现我市政策性金融服务一口接入、一站式服务;发挥征信大数据作用,深化线上金融产品创新应用,丰富“征信+金融”线上多元融资产品,延展金融政策计算器、智能投顾等功能,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的覆盖面、满意度,提升对重点领域融资支持的精准性、有效性;完善平台网页端功能、打造“苏融通”移动端载体、转换“疫贷码”职能,形成“一网一通一码”多个线上平台载体,实现简单易用、便捷高效、安全可控,提升用户体验感的同时更好发挥综合金融服务质效。 (二)加强与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合作对接 加强与省综服平台合作对接,从提升企业便利度的角度出发,探索运用技术手段实现苏州综服平台和省综服平台企业用户互认,使企业在一个平台注册,享受两个平台服务。沟通省风险分担机制苏州落地方案,促进苏州综服平台与省普惠平台的联动,实现省综服平台相关政策性产品在市平台展示、对接,帮助更多苏州企业获得省级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省市两级综服平台的业务统计数据报送内容,实现与省级综服平台业务数据的适时对接,畅通数据交流渠道,提升沟通效率,协同发力。配合做好省市两级联合宣传,共同办好“普惠金融县区行”等活动,省市联动,相互补位,充分利用省综服平台的政策资源优势,赋能苏州综服平台迭代升级,让普惠金融服务触达更多苏州企业。 (三)进一步推动信息的采集运用 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不断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清单,扩大信息共享范围。继续深化部门合作,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等的合作联系,推进与“苏商通”等平台的对接,进一步拓展信息采集渠道。积极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各板块政府部门、各金融机构开展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宣传推广,通过“普惠金融县区行”“金企联沙龙”等活动,发挥多部门、多单位、多行业宣传推动作用,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平台注册,通过发布融资需求,实现融资发展。继续发挥“信保贷”“首贷”等支持政策作用,通过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评价等方式,推动金融机构落实普惠金融要求,运用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2年7月24日
联 系 人:张翼飞 联系电话:67339631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人民银行苏州中支、苏州银保监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