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097.关于以环太湖科创圈建设为契机推动苏锡两地协同发展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建 议 人:
丁龙清
建 议 号:
097

标 题:

关于以环太湖科创圈建设为契机推动苏锡两地协同发展的建议

建议内容:
  2020年国家科技部印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环太湖科技创新带发展”。2021年5月,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正式提出“共建环太湖科技创新圈”的战略目标,其中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尖子生”的苏州、无锡两市,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达36721.58亿元,占当年度全省总量的31.56%,经济密度领先于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

  在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更大力度推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助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此,我们建议以环太湖科创圈建设为契机,推动苏锡两地协同发展步伐。

  一、优化毗邻区域布局,促进两市协同发展   进一步解放思想,持续深化首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成果研究,尝试打破区域行政边界寻求互利共赢合作。以苏州市发改委牵头撰写的《苏州环太湖科创圈战略规划研究》和无锡市资规局编制的《苏南硕放机场周边地区(苏州-无锡)协同发展概念规划》为蓝本,结合两地总体规划,优化交界片区的功能用地布局,协同研究苏锡两地望虞河沿岸土地交错资源综合利用,共同推动苏锡协同发展区规划建设。   二、拓展多维交通规划,增进板块有效连接   做通“大交通”篇章,推动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区域间道路。首先,注重市域范围内道路贯通,提升苏州相城区与苏州高新区交通紧密度,将相城区境内福杭路南延至浒关大道,同步实现京杭大运河苏州西段沿岸交通路网贯通;以高新区境内浒关高架西延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延伸至相城区沙墩港大桥,实现沪霍线苏锡两地衔接段全程快速化。其次,提升苏锡两地互联互通,打通苏州市相城区华宇路与无锡市新吴区鸿祥路,实现物流产业与空域资源紧密关联;延伸苏州境内北太湖大道至无锡境内,实现两地湖岸资源串点成片、共享共美;加快打造硕放机场连接线,建立直通苏南硕放机场、苏州北站和苏州高新区的地铁沿线;支持苏锡常城际铁路建设在相城区望亭镇设立站点,实现区域内航空、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   三、发挥优势特色产业,构建集聚发展体系   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动苏锡协同区域从企业集聚向产业集聚、知识集聚升级。建议以苏南硕放国际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及附属工程建设为新起点,优先发展航空航天、航空物流、临空服务业等临空产业,推动跨境电商平台规模发展,同步研究综合保税区方案嵌套,打造独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产业集群。依托知识产品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非排他性,建立苏锡两地基础科学研究共建共享机制,新增苏州境内环太湖区域大学、研究机构及以研发中心和核心的企业布局。深刻把握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内核,聚力发挥苏州市相城区的“数字经济”和同属区内的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位于科研优势,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促进苏锡协同发展全面迈入知识集聚阶段。   四、打响太湖品牌效应,带动旅游业态发展   持续激发太湖水韵风光特色。依托北太湖沿岸省级旅游度假区,开展资源整合,通过特色旅游线路提升地方可识别性,如稻香休闲游线、古镇寻觅游线、太湖风光游线等。打造“北太湖一号公路”,设计形象LOGO,串联起苏州高新区、无锡新吴区,提升北太湖整体旅游形象。协同做精做靓大运河文化带,进一步丰富驿、站、桥、亭、街、集、场等内涵,挖掘沿岸工业、文化资源,开辟特色线路。加快太湖无人驾驶测试道路建设,以智能驾驶为载体,串联各文旅节点,打造沉浸式体验游玩线路。引进高端医疗机构、养生机构、康复机构、中医体验等业态,融合中医医疗,打造北太湖康养地带。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三产绿色发展   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争创“绿岛”项目,坚持“政府引导、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的原则,配套建设可供多个市场主体共享的环保公共基础设施,实现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的集中点(片区)。统筹实现全域旅游资源的生态融合,全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全域项目建设及产业准入门槛,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着力改善生态质量。   (建议由两市政府牵头,组织发改、科技、工信、住建、交通、资规、农业农村、文旅、生态环境系统、相关区镇街道共同谋划建设)

承办单位:
主办 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协办 相城区政府;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苏州市交通运输局;高新区管委会;苏州市科学技术局;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吴江区政府;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吴中区政府;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2-07-26 14:56
办理类型: A: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

97号提案的答复

 

丁龙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环太湖科创圈建设为契机 推动苏锡两地协同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市政府将该提案交由市发改委主办,相城区、虎丘区、吴中区、吴江区政府和市资源规划局、交通局、科技局、文广旅局、生态环境局协办。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太湖科创圈建设和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倡议并于20204月牵头组织召开了首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苏州、无锡、常州市政府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今年以来,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实施苏州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的指导意见》,系统安排环太湖科创圈建设目标任务。基于以上工作情况,经各办理单位认真研究,结合您提出的问题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优化毗邻区域布局,促进两市协同发展。望虞河南段沿岸是苏州和无锡重要毗邻区域,目前市相关部门正通过对环太湖地区(含苏锡毗邻区域)现状建设用地的全面梳理和综合评估,识别具备更新潜力的开发空间,优化空间格局,推动苏锡两地产业协同发展。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实施苏州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连接无锡的通道门户功能,以望亭镇-黄埭镇为主体规划建设太湖临空科创港。下一步,将按照这一区域功能主要导向,进一步协同无锡市,统筹望虞河南段沿岸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强化科创功能空间,优化区域内沿沪宁、苏台高速的产业空间,保护和修复生态空间,将产业优势提升为创新优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关于拓展多维交通规划,增进板块有效连接。一是福杭路连接苏华路。该项目已纳入苏州市跨区域道路建设实施方案考虑,北起相城区现福杭路,向南延伸进入虎丘区界,跨绕城高速后接入现苏华路,目前部分路段已按规划宽度范围实施到位,部分路段由于涉及用地和上跨高速公路问题,需要进一步创造实施条件。二是浒关高架西延至沙墩港大桥并与无锡实现全程快速对接。该项目已纳入苏州市跨区域道路建设实施方案考虑,目前虎丘区马环线已预留好接口,沙墩港大桥对接无锡的快速化方案也进行了初步衔接。由于涉及用地问题,需要进一步创造实施条件。三是华宇路北延。该项目已纳入苏州市跨区域道路建设实施方案考虑,自华宇路北延跨望虞河连通至无锡鸿祥路,要建设跨望虞河桥梁及两侧引坡道路顺接现状道路,计划纳入望虞河集装箱通道建设项目统筹实施。四是北太湖大道北延项目已启动方案研究工作。该项目呈南北走向,规划北起无锡现状村道,向南跨越望虞河后,接现状苏州北太湖大道,采用双向两车道规模,设计道路等级为三级公路(与南段现状一致)。五是推动多层次交通衔接,实现苏锡两地快速交通联系。在轨道交通方面,苏锡两地正积极推动多条轨道线路对接,如苏锡常城际铁路、锡张线市域(郊)铁路、轨道13号线与无锡轨道3号线南延伸段对接;在道路交通方面,积极推动多条高速公路、快速路对接,如锡太高速、G312快速路和多条主次干路。针对您所提到的支持苏锡常城际铁路建设在相城区望亭镇设立站点,实现区域内航空、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的建议,将进一步协调设计单位进行深化研究,尽快稳定苏锡常城际铁路苏州段的线位方案并做好对上争取工作。

三、关于发挥优势特色产业,构建集聚发展体系。一是积极谋划共同发展临空经济。采取苏锡联合申报方式,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围绕苏南硕放机场,以无锡市新吴区、苏州市相城区为两翼,共同创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整体构建以现代物流(冷链物流、航空物流)、航空航天、临空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推动跨境电商平台集聚发展,打造现代产业基地、区域物流中心、科技创新引擎和开放合作平台。二是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合作。我市现正牵头起草《共建环太湖科技创新圈合作协议》,并拟于今年下半年举办环太湖科创圈科技合作大会。积极支持两地创新型骨干企业牵头发起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两地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型龙头企业、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实施科研攻关项目,重点推进国家生物药创新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姑苏实验室、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江苏集萃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无锡超算中心等苏锡两地重大创新载体平台联动发展。加快建设苏州市研发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目前已集聚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仪器设备54970台套、提供各项服务24800余项,其中无锡市入库机构31家,大型科学仪器设施481台套。三是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以实施智慧农业国家级改革试点试验为契机,围绕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服务应用和产业发展体系,统筹推动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结合相城区数字经济优势和苏州市农业科学院科研优势,持续推进信息技术和种养殖业农机农艺融合创新,相城区苏州漕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金澄福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已入选苏州市智慧农业示范生产场景,望亭镇迎湖村已入选苏州市智慧农村示范村。

四、关于打响太湖品牌效应,带动旅游业态发展。一是积极整合旅游资源。苏锡常三地联合推出了苏锡常畅游卡,计划涵盖苏州77个景区、无锡13个景区,年发行量预计约40万张,当前正合力推动景区数量扩容,扩展如鼋头渚等无锡当地头部景区加入。相城区与无锡市新吴区现正协同推进太湖-望虞河-鸿山-漕湖绿色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推动产品互补、服务集成、管理协同,将沿线文化、旅游、生态节点串珠成链,实现整体品牌共建共享。二是协同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我市正进一步协调无锡交通运输等部门,探索在苏州开设无锡机场虚拟航站楼,办理与真实航站楼相同的检票、行李托运、安全初检等各项服务,从虚拟航站楼乘坐机场大巴直接去无锡机场登机,便捷来苏游客出行。同时,结合北太湖1号公路建设,探索推进苏锡公交枢纽、旅游专线和智能化公交系统建设,推动两市实现旅游规划、管理标准、公共服务、资源整合一体化。三是努力破题世界级滨水旅游度假胜地建设。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实施苏州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为龙头,系统整合提升沿湖沿江各大滨水旅游功能区,建设具有东方魅力的世界级生态科技文化滨水旅游度假胜地。按照部署,市文广旅部门正加紧制定文旅融合专项实施方案。北太湖省级旅游度假区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将积极研究吸收您所提出的打造特色旅游线路打造北太湖康养地带等意见建议,依托北太湖丰富文化资源、旅游景点、特色村镇、美食特产,打造标志性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融入世界级滨水旅游度假胜地建设进程。

五、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三产绿色发展。近年来,按照省生态环境厅的部署,为推进我市环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中小企业降低污染治理成本,解决环保难题,我市积极组织申报绿岛建设试点项目。2020年和2021年,我市共向省生态环境厅上报绿岛建设试点项目11个,包括相城区渭塘镇危险废物暂存中心、吴中区危险废物收集贮存项目、张家港市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项目、常熟市沙家浜镇水产养殖专项整治项目、昆山市危险废弃物集中收集贮存项目等。下一步将继续按照省生态环境厅的要求,积极组织上报绿岛项目,帮助市场主体解决环境基础设施难题。同时,协同推动苏锡两地绿色发展,共同抓好大气、水环境联防联控,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促进太湖、长江等重要水体水质向好。

此复。感谢您对环太湖科创圈建设和苏锡合作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苏州市发改委

2022725

联系人姓名:郑志峰

电话:68616066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