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007.关于加速推进“电子签”数字科技应用落地,加快我市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渗透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建 议 人:
市九三学社
建 议 号:
007

标 题:

关于加速推进“电子签”数字科技应用落地,加快我市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渗透的建议

建议内容: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电子签名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国务院、发改委、最高法、银保监会、人社部、司法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等多部委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举措,鼓励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电子合同在各行业的推广和使用。2020年、2021年,上海、深圳、广东、北京先后出台了相关文件,支持电子印章、电子合同、在线签署等模式创新。电子签名在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必备利器,正加速向各行业领域渗透,尤其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物流、不动产交易、房屋租赁、智能制造、金融等领域,渗透率快速提升。电子签名帮助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的作用显著,以制造业、物流行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签署费用成本平均节约超过五成,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提升更加明显。      

     目前苏州数字经济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关键数字技术基础研究推广程度较弱。虽然苏州数字技术应用较为广泛,但在核心技术基础研究方面还有待提高,技术产业体系薄弱,关键数字技术如区块链、大数据等关键数字技术应用推广程度不高,在生产效率、创新能力、场景供给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差距。二是数字经济融合渗透深度不够。苏州各领域数字经济应用存在差异,以数字科技产品电子签约为例,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融合渗透深度还不够,在政府规划与场景落地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三是数字科技应用及供给体系不完备。作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重要组成的制度与支持体系相对缺乏,本土供给与需求方未形成高效的的供给关系,在创新研究、场景融合、联合攻关等方面未形成规模效应。   

     为此,建议苏州市应大力推广科技应用“电子签”,加深而快速渗透苏州数字经济,全面提升服务数字经济能力。   1.加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数字技术创新投入   持续加大数字领域的研发投入,采取提高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等多项政策措施,推动以高校、科研院所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集中攻关,补齐基础研究短板,开展核心技术、非对称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战略性前沿技术攻关,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推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研究。   2.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数字化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需要落地场景,只有进行商业化运营,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科技企业的积极性和最大化支持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应充分利用苏州数字经济规模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如“电子签约”等数字科技应用与服务业、金融业、工业的交叉跨界融合广度与深度,拓展数字经济在行业中的运用,推广数字化科技应用,重塑产业传统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一些典型的场景,比如大型企业的智能合同管理平台,工业制造中的电子签约在供应链中的应用,人力资源方面电子签约在人力资源劳动合同中的应用等等。   3.以产业化方式落实创新,加强产业技术攻关与人才梯队建设   以市场化手段,推进科技应用在苏州本土落地,助力苏州优势行业如工业制造、人力资源等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通过建立创新支撑体系,与苏州本土科研院所形成合力,发挥科研智囊作用,提供创新支持。通过落地项目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引进行业紧缺人才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建设人才高地;同时,挖掘优秀的创新项目,建立项目辅导与支持政策,支撑技术产业和市场应用落地和推广。组织本地实施服务团队,组织技术人员、市场推广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在研发、推广、客户服务等诸多环节推进项目落地。   4.建立高质量的数字经济供需关系   深化数字经济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政府协同,推动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跨行业的协同联动交流机制,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场景落地,提供数字化转型供需双方的交流交易机会,搭建企业撮合交流交易平台,为数字化企业与需求方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   

承办单位:
主办 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协办 苏州市科学技术局;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2-07-21 14:27
办理类型: A: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附件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007号提案的答复(正式版7.20).doc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