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关于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育内涵建设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张进平
|
建 议 号:
|
229
|
标 题: |
关于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育内涵建设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引发广泛热议和强烈反响。“双减”一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二减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执行一段时间以来,其主要外部形式是强行关闭社会教培机构,二是延长中小学学生在校时间。但从内涵建设角度看,远没有达到预期,甚至引起很大的负面效应。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尽管有很多校外教培机构被取缔,但在升学的强大竞争压力下,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不得不偷偷摸摸私下找一对一辅导,反而花费更昂贵的费用去给孩子补课,还要承受很大的心里压力。
2.学生并没有因为作业减少而感到幸福,反而是放弃了教培的课后补习,平时功课得不到及时的辅导,而考试难度没有下降,从而呈现考试成绩普遍下滑的现象。
3.由于在校时间延长,但延长的时间并没有高效率利用,反而让学生在延长时间中感到寡然无味。
4.教师同样需要照顾自己的孩子,延迟放学给中小学教师本身带来一堆生活问题。
5.延长时间后的放学时间和社会下班时间交叉,导致严重的交通堵塞。
对这一些列的问题的深层次分析,主要还是对双减的根本认识不足。
对此,我建议:
1.对中小学教师实行职能分类:为延迟放学时间段学生配置专门的辅导老师,正如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一样,进行不同分工。正常时段和延迟时段教师用不同类型的老师,延迟时段主要让帮助学生辅导功课和兴趣引导和教育的老师上岗。可以是大学的实习教师、刚入职的年轻老师。从而解决因延迟而给有小孩需要照顾的老师的家庭困难。
2.解决学生放学时段的交通问题:双减实行后,尽管解决了家长要提前下班接送孩子的烦恼,但由于下班时间和放学时间发生重叠,导致严重交通堵塞,这一问题已成社会交通问题,建议一是严格按照学区段就学,二是政府给学校购置校车,由学校统一接送,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错峰放学,三是在放学时间段实行单行道行车。
|
承办单位:
|
主办 | 苏州市教育局 | |
协办 | 苏州市公安局;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2-07-30 17:22 |
办理类型: | A: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见附件 |
||
〔2022〕苏教办复第139号.pdf | |||
〔2022〕苏教办复第139号.doc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