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人:
|
常勇
|
建 议 号:
|
438
|
标 题: |
关于在所有人行横道线两头设置信号灯及联动延时按钮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苏州是一座美丽的千年古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已是阡陌纵横,交通管理问题跟许多发达城市一样,成为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来看,苏州在交通管理方面总体做得还是不错的,但是“安全和效率的矛盾”这个客观规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交通管理的效果。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其中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在我看来,目前实行的在人行横道线前标识“车让人”警示标志的做法,出发点是好的,也是符合交规规定的人行横道线前要停车观察的要求,但是这个标识对主干道通行效率影响很大,对行人通行安全的保障也不够,更是不符合苏州这个蝉联多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形象。
我建议在所有人行横道线两头设置信号灯及联动延时按钮。实际上,在“正常”的十字路口,目前都是有经过交管部门测算过流量而设置的信号灯,但是在一些主干道和次要道路交叉的路口以及一些小区、学校、商贸中心等用来穿越主干道的人行横道线两端大部分是没有设置信号灯的。这应该是考虑到了通行效率。而即使设置了信号灯,我认为也不能很好地平衡通行效率和安全。
因为,既然是主干道,其上的车流量肯定是很大的,那么保证主干道的畅通应该是首要条件,主干道的信号灯应该是常绿的。那怎么来保证过街行人的通行安全呢?我觉得在人行横道线两头设置信号灯及联动延时按钮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也就是行人在需要过街的时候,按一下按钮,主干道的信号灯就会在若干秒之后变为红灯,同时过街的信号灯变为绿灯,并延时若干秒(具体可以由交管部门根据不同路口的人流量分别设置)。这样,既能保证主干道车辆的快速通过,又能保证过街行人的正常通行权和通行安全。
|
承办单位:
|
主办 | 苏州市公安局 | |
协办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2-07-26 14:04 |
办理类型: | A: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A 对外公开 苏州市公安局文件 〔2022〕公办函字第66号 签发:魏杰 ━━━━━━━━━━━━━━━━━━━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 第438号提案的答复 常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所有人行横道线两头设置信号灯及联动延时按钮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公安局一直持续关注市区主要路段的交通运行状态,排查出流量较大尤其是车道多的路段上行人过街路口,纳入信号灯建设计划,同时也参照国家标准不断优化人行横道及信号灯的设置,摸排整改市区内间距过近、冲突严重等设置不合理的人行横道。去年以来,已对干将路西(人才市场门口)、桐泾北路(8号营区段)、广济北路新民桥菜场路口、塔园路(邓尉路至何山路段)等路段的人行横道进行撤除、整合,提高路段通行效率。 为进一步保障行人过街安全,提高主干道机动车通行效率,市公安局正在研究试点触摸式行人过街信号灯。目前所使用的行人过街按钮的工作原理为,当行人有过街请求时,可以按下行人过街按钮,请求信号就会被传递至信号机,信号机根据预先设置策略做出反应。若当前行人过街相位为红灯时,信号机会自动检查车辆的通行时间是否已经达到内置的最小绿灯时间,达到了就会马上转绿灯,若未达到,就会一直运行到最小值才转绿灯;若当前行人过街相位为绿灯,则当前相位时间会进行一定的延长。 触摸式行人信号灯在主干道路路段与支路交叉、学校、医院门口等行人穿马路需求较大、时间较为集中的情况下尤其适用。目前,市公安局已在人民路-嘉馀坊、现代大道-万盛街、塔园路-恒达清水园等9处建设应用触摸式行人过街信号灯。同时,市公安局也在不断探索新型智能行人过街信号灯,在高新区邓尉路-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门口开展试点工作,该智能行人过街信号灯采用先进的行人密度及行人动态热成像检测器,可对多个检测区域进行行人存在检测和区域内占有率检测。经过检测设备对过街行人需求的计算,结合设定的触发阈值,信号灯可智能调节行人过街和等候的时间,有效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及通行效率,又保障主线机动车的畅通通行。 今年,市公安局制定了城市交通“苏畅工程”实施方案,其中,友好交通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接下来,将针对儿童、老人等不同群体的差异化出行特征和多样化出行需求,优化人行过街设施和信号配时,兼顾机动车通行效率,推动慢行友好交通建设,改善行人慢行交通出行体验。 感谢您对公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苏州市公安局 2022年7月26日 联 系 人:沈霏 联系电话:69371109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