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人:
|
夏靖
|
建 议 号:
|
420
|
标 题: |
关于大力发展我市预制菜产业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预制菜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是推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的新业态,是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对促进创业就业、消费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具有积极意义。预制菜产业一头连接产地田头,一头连接市场餐桌,是推动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有效手段。
预制菜苏州发展很早,最初从传统苏帮菜名店开始,得益于苏州饮食文化的兴盛。但苏州起步早却发展相对滞后,一是从全国市场和全国物流的视角去看,行业本身可以形成不局限于苏州范围的优质产业生态,二是从发展苏州本身的农文旅体事业与乡村振兴的视角出发,如何以苏州强大的文化支撑、地理区位优势出发,走出一条有效链接城市相关资源的有益路径非常值得探讨与深挖。
消费升级、年轻人消费观念转变等诸多因素推动着国内预制菜行业加速发展。简单易上手的预制菜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的便捷餐饮新时尚。去年,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创新发展农商直供、预制菜肴、餐饮外卖、冷链配送等业态,开发推广“原料基地+中央厨房+物流配送”等模式。
预制菜产业极为火爆,但行业标准缺失的问题已成为行业痛点所在。今年两会期间,就有代表提出,目前预制菜产品的快速发展,造成了预制菜行业的无序竞争,产品标准不统一,鱼龙混杂,很多非预制菜企业也纷纷挂上预制菜的名头,混淆了预制菜概念,造成了行业的乱象,并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早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准入条件,对预制菜原料、加工工艺、包装、标识、储存、冷链运输、微生物指标、添加剂指标、农药残留指标等作出统一规定,引导企业步入科学管理轨道。
随着预制菜产业发展热潮,国内各省市相继对预制菜赛道进行重点规划,并尝试建立行业规则。2021年11月,广东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发布了预制菜产业发展十条措施;2022年2月,山东成立了山东预制菜产业联盟,构建起以高校院所为技术支撑,以协会组织为纽带,以省内农牧渔业、食品加工业、物流配送业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河北保定成立了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联盟;福建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成立预制菜委员会;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研究制定的《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明确了预制菜升级的发展方向。
苏州作为全国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先行者,发展早、起步高、具备区域品牌优势。但近年来,苏州在产业顶层规划、资金扶持力度、专业人才培育、产业资源要素等方面投入和规划不足。
(一)发挥区位优势,壮大预制菜产业集群
制定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以及发展现代农业与食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构建,予以重点扶持培育,建设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园,形成预制菜产业集聚效应。发挥苏州特色农业优势和品牌优势,推动预制菜产业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入园发展。支持预制菜产业园区科技平台、进出口平台建设。
(二)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
着眼高标准引领高品质预制菜发展,组织开展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逐步制定完善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系列标准。推动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和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指南、预制菜中央厨房建设指南、预制菜包装通用要求、预制菜冷链物流运输要求以及预制菜分类基础标准、预制菜品质评价检测标准等基础通用标准,鼓励有关社会团体、企业制定预制菜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推进预制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在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方面,把好企业关、平台关、监督关,建立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原材料、生产加工各环节的检验检测工作,确保食品安全符合质量标准。
(三)培育预制菜示范企业
培育一批涵盖生产、冷链、仓储、流通、营销、进出口以及装备生产等环节的预制菜示范企业,充分发挥产业链企业作用,引导预制菜中小企业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建立苏州市级优质预制菜企业培育库,重点扶持以“菜篮子”产品预加工为核心,牵引上游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下游餐饮以及配套制造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预制菜企业发展壮大,培育苏州预制菜十强百优企业,充分发挥其在新发展格局中促消费、稳增长的重要作用。
(四)培养预制菜产业人才
预制菜产业蓬勃发展需要做好技术研发和职业技能人才支撑。建议鼓励支持大专院校、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相关企业深度合作,为预制菜产业走得更远、更稳提供基础科技支撑。鼓励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和普通高校增设相关专业课程,推进预制菜“产学研”基地建设。同时,发挥餐饮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组织开展预制菜产业发展相关职业(工种)技能人才培训和职业技能评价,大力培养预制菜相关人才。
|
承办单位:
|
主办 |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 |
协办 | 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2-08-01 11:20 |
办理类型: | A: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 第420号提案的答复
夏靖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大力发展我市预制菜产业的建议》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预制菜产业的关注与支持,现答复如下: 随着消费升级步伐加快以及冷链物流快速布局,国内预制菜市场规模得以迅速扩大。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成为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向。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一方面离不开技术研发和职业技能人才储备;另一方面离不开构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动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加强预制菜主体培育 鼓励农业企业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初加工设施,推动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大力支持县域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将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村镇和加工强县,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域,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增值收益。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预制菜生产企业在加工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上下功夫,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设加工技术研发中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预制菜生产企业,积极探索推广产销模式,引导企业开发多元化产品。 二、落实“菜篮子”工程 1.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提高洁净蔬菜生产能力。继续加大投入,重点支持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高标准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和“美丽菜园”创建。 2. 构筑新型流通业态,提高洁净蔬菜市场比重。重点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和构筑多种形式的新型流通业态,畅通洁净农副产品的产销对接。 3. 优化为农服务方式,畅通洁净蔬菜进城渠道。为服务好地产蔬菜基地、加工配送企业运送洁净蔬菜进城,我局联合市商务局做好“菜篮子”通行证前置审核工作。 三、加强预制菜专业建设 鼓励职业院校开设预制菜相关专业,为适应地方餐饮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以具体的企业工作任务为引领,深化教学模式改革,邀请企业及行业专家共同制定建立预制菜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预制菜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把预制菜专业课程建设成为能够实现职业岗位第一需要,将教学实际与企业需求融为一体,加强岗位实用能力教学,打造培养预制菜专业人才的示范性专业课程。 四、“行、企、校”共同开发课程相关资源 以预制菜专业人才培养对接企业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烹饪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将预制菜专业分解成若干个岗位,再将每个岗位分解成若干个技能元素。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结合预制菜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科学、合理提炼岗位核心技能,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共同研究制定教学大纲,编写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高质量培训教材,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五、加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人才培养双导师制,优化预制菜专业师资。促进校企双方密切合作,打破现有教师编制和用工制度的束缚,探索建立教师流动编制或设立兼职教师岗位,加大职业院校与预制菜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的力度。企业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到校承担教学任务,学校教师定期轮流进入预制菜企业学习行业前沿知识,掌握最新预制菜加工技术,优化课程教学。 六、提高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一是推动专业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培养预制菜加工技术技能人才,在相关职业院校建立预制菜技术研发中心,鼓励教师参与预制菜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推动产业发展。企业可利用学校的技术知识资源及学生资源,将一部分项目的前期调查及研发或工作量较大的非核心技术任务交学校完成,以降低成本,达到双赢。 二是组织开展预制菜产业发展相关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和职业技能评价。发挥职业院校社会培训职能,定期组织合作企业员工技能、安全、卫生、职业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建立起有企业参与的第三方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标准及其评价体系,重点考查产教融合成果的转化、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毕业生社会声誉等。通过不断反馈和修正,引导和规范产教深度融合,培养更多优秀的预制菜产业人才。 七、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力度 目前,苏州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472家,涉及预制菜相关食品生产企业约80家。我局以突出监管重点、排查风险隐患、保障食品安全为原则,加强预制菜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日常监管工作。一是督促企业落实原料索证索票制度。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对采购的食品原料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确保食品原料的质量安全。二是依照现有标准强化监督管理。依据现有国家《速冻调制食品行业标准》(SB/T 10379-2012)、《冷藏调制食品行业标准》(SB/T 10648-2012)和江苏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方便菜肴》(DBS 32/005-2014)等标准规定,将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控制、食品添加剂使用、贮存运输等重点内容确定为监管重点,切实加强监督管理。三是邀请食品安全专业机构开展第三方风险排查。切实帮助生产企业强化制度管理,防控风险隐患。四是强化预制菜企业产品质量抽检。结合省、市、县三级食品生产企业产品抽样检验,对全市涉及方便菜肴、冷冻(冷藏)调制食品企业开展全覆盖抽样检验工作,最大程度保障预制菜食品安全进入百姓餐桌。 八、加强预制菜食品经营安全监管 运用“苏源e码通”平台,强化预制菜原材料质量安全监管。针对大型餐饮单位、商超、第三方网络平台等重点场所,组织开展“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督促预制菜销售和使用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九、积极参与预制菜规范标准研究 针对当前预制菜行业还存在有关规范标准尚需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等问题,近日,长三角三省一市召开了相关会议,组织开展针对预制菜生产企业制定审查方案及相关规范标准的研究工作,我省主要负责特色产品和原料的标准研究工作,此项工作启动后,我局积极参与,已组织我市9家预制菜生产企业参加相关调查研究,共同推进预制菜行业规范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工作。 最后,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并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联系人姓名:殷 昊 联 系 电话:663533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