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关于提升高耗能企业的综合治理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仲新春
|
建 议 号:
|
264
|
标 题: |
关于提升高耗能企业的综合治理建议 |
||
建议内容: |
目前,高耗能企业(区域内的水泥、钢铁、建材、化工企业)一般都是高排放企业,高耗能企业在为国家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影响,首先是对资源的影响,供电量剧增,引起了工业结构深层次矛盾,而其中的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过大,对未来的能源危机埋下了隐患,其次是对周边的居民的生存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高耗能企业作为大气排放的重点污染控制源,是国家重点监控的对象。
对于高耗能企业的排放管理,国家有相应的排放控制标准,一般都有相应的管理。然而,这些高耗能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利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问题1:企业减排的积极性不高。目前企业的减排方式一般为被迫型参与,企业参与减排需要投入时间、人力、物力,部分企业认为投入资金购买节能减排系统成本高,而且短期内看不到其他效用,是否投入产出平衡均为未知数,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节能减排的风险,收益比率难以控制。
问题2:部分企业节能减排意识淡薄。部分企业认为,自身对全社会节能减排目标的影响微乎其微,没有必要采取节能减排行为,这就导致企业减排刚满足最低要求即止,不会进一步降低更多的排放量,进而“短斤少两”甚至偷排现象的产生,甚至出现小部分企业“白天冒白烟,晚上冒黑烟”。
问题3:企业缺乏技术支持。企业仅在生产工艺的末端,即临近排放端,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管理模式,无法准确及时的了解和选择节能降耗技术产品,进行技术革新及排放控制,造成“治标不治本”,导致待处理排放物总量居高不下,废物处理成本居高不下,始终走不出恶性循环的怪圈。
节能意味着减少工业过程的原料及相应能源的投入,自然而然减少了相应比例的污染物排放及碳排放,进而提升了企业效率及经济效益。要做到这点,必须提高科学技术能力,改进工艺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加强技术革新创新,推动技术升级换代。因此,应从多方面着手,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树立以节能为先导,以循环经济及配套政策来激励,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好环境排放控制,全面完成各项节能减排的任务,促进能源与环保协调发展。
建议一:采用资源可回收方式。在污染物排放治理时,采用资源可回收方式的技术路线作为优先策略,通过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使得企业在加大环境投入的同时,实实在在地尝到“节”和“减”所带来的好处,实现“循环经济”,使得环境治理的成本降低,收益比率可控,相应地增加了回报,减低企业节能减排风险,从而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治污积极性。
建议二:对于高能耗企业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装置时,政府应给予大力推动和支持,并结合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激励政策以及配套补贴措施。从而推动新技术迅速占领高地,发挥技术优势,转化生产力,形成示范效应,以便于以点带面,形成群体效应;同时,对于查处不合格企业给予问责、惩罚公示等。
建议三:政府或者环保行业协会通过定期宣传政策措施,营造节能减排的良好形势和友好环境,带动公众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和自觉监督意识,加强群众的环保监督意识,特别是针对具体的企业运行经营过程、环保治理技术、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对公众定期开放,接受公众的参观了解、监督监管,形成人人环保的意识。
|
承办单位:
|
主办 | 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
协办 | 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苏州市生态环境局;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2-07-21 14:21 |
办理类型: | A: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附件 |
||
政协264号提案主办意见 - 1.doc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