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474.关于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建设青年就业创业数字应用平台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建 议 人:
袁方
建 议 号:
474

标 题:

关于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建设青年就业创业数字应用平台的建议

建议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要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国务院《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明确要求,健全校内校外资源协同共享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多元化服务机制,实施常态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精准组织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活动。   响应党中央关于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指示,苏州将建设“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   综上所述,遵循数字经济的发展理念,把就业工作数字化,联合起来为就业工作提供数字来源和数字工具并深入结合到人力资源产业,符合国家战略方向。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076万人,江苏省超60万人,苏州市预计7万人,均创历史新高,十三五期间全国高校毕业生中累计自主创业的人员约50多万人,苏州约有几千青年大学生参与创业,整体就业创业形势依然严峻。《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届毕业生创业的通知》中也要求促进网络招聘市场,加强就业统计核查和反馈,探索完善市场化等工作。   通过对部分团委、高校就业办、人社局、用人单位、科技园孵化器等单位的调研认为,现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需要更精准的数据分析和长期追踪促进需求双方信息互通,进而反向完善高校教育方式。   二,就业创业数据跟踪服务机制缺失,数据统计工作不统一,尤其对毕业一年后的应届毕业生缺少持续服务,针对性和持续性需加强。   三,就业数据统计方式单一且缺乏可靠验证,在目前以“就业协议书”为主的就业统计方式下,存在许多为了充数的“就业协议书”。

  一、建设青年数字应用平台,推进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服务。   结合青年服务云平台,建立高校学生的数据应用和共享平台。并将高校“第二课堂”与团团微就业的数据资源整合和治理,通过数字工具实现各方的工作协同,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得到青年人群的多维数字画像;并且合理使用区块链、数字签名等技术手段保障数据确权和数据安全,进而开放标准化数据通道,方便企业和其他行政部门能合法合规利用数据资源发展和提升自身业务。灵活使用AI技术,优化数据分析沉淀机制,通过智能结果反馈体系,指导优化和数据平台及承载应用的不断升级。   二、推动相关数据的互通共享。   利用上述平台的数据来源和整合优势,推动企业及其他政府机构接入,运用平台数字工具,实现自身的业务诉求,推进高校学生就业创业领域的服务应用,鼓励建设多方位、更精准的就业互通应用场景;使人力需求方能更便捷获得可信、全面的人才数据,同时减少用人单位招聘成本;包括与企业征信平台数据互通,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岗位单位经营情况;就业相关的政府职能单位通过数据工具来监督就业市场,得到详细精准的统计数据,能给予优秀就业创业服务模式精确支持。   三、提高数字就业平台的有效使用率。   通过全市20所高校的团支部、就业处、学工处、招生办以及团市委、人社部门进行及时跟踪、调整总结,适时推广。出台政策鼓励高校、各学生组织、用人企业、青年个体积极完善人才信息,使用平台数字服务。在苏州率先实现青年人群的全要素数字化,为苏州的就业、创业、高等教育、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提供发展动力,助力苏州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   四、完善就业数据分析和统计,建立长效反馈机制。   将就业创业情况和企业用人需求的数据分析反馈给教育部门和各高校,鼓励各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与知名企业合作进行教学内容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合作共建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做好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跟踪。

承办单位:
主办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协办 苏州市教育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州市委员会;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2-07-26 14:29
办理类型: A: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详见附件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474号提案的答复.doc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