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277.关于多部门联动,推进苏帮菜博物群建设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建 议 人:
宋卫健
建 议 号:
277

标 题:

关于多部门联动,推进苏帮菜博物群建设的建议

建议内容:
  参与苏州涉餐社会组织及部分餐饮龙头企业调研。

  国内现有涉餐博物馆超过120家,其中备案博物馆不足30家,苏州市苏帮菜餐饮文化博物馆(简称苏帮菜博物馆,同时挂中国大运河饮食文化博物馆牌子)是唯一一家由餐饮协会举办的行业博物馆。该馆于2018年开馆后,虽因其拥有稀缺文化IP属性,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但限于其非国有、非私有的捐助法人属性,在发挥文化引领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举办机制先天不足。苏帮菜博物馆建设源于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的苏州两会意见提案。由于苏州饮服公司早已改制,无法参照杭州、淮安等地由政府投资兴建。后由苏州餐饮协会(全称为苏州市大众餐饮行业协会)会同江苏国泰旗下南园宾馆以馆园一体的形式合作举办,并于2018年获得省级备案。按《博物馆条例》规定,非国有馆的举办单位应承担该馆建成后的运营经费,而苏州餐饮协会是非经营性行业组织,无法履行这个义务,直接导致该馆发展后劲不足。二、扶持政策兑现困难依据苏州现行政策,非国有、非私有博物馆可以享受门票、房屋、展览财政补助,该馆由于场地为南园宾馆免租提供,苏帮菜博物馆无法提供房屋发票,财政就不兑现房屋补贴,加之临时展览补贴被取消,非国有馆仅靠门票补助经费无法支撑该馆基本运维。三、举办机构缺乏合力。苏州餐饮协会与国泰南园宾馆当初合作基于文商旅融合资源互补,共同提升。但由于受场地及隶属关系不同所限,继续提升很困难。

  多部门联动,引导苏帮菜博物馆健康发展。一、由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联动,协调相关机构,参照苏帮菜博物馆在石湖景区南门游客中心办展的方式,鼓励利用即有国有存量场地资源,完成苏帮菜博物馆主馆基本陈列提升改造,并依托苏帮菜博物馆稀缺文化IP,在苏州大市范围推进苏帮菜博物馆群建设,实现文化引领经济发展的市场价值最大化。二、出台并兑现扶持政策。《苏州市民办博物馆扶持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利用租赁或自有物业作为民办博物馆,建筑面积在700平方米以上的,经评审认定,按照民办博物馆所处地区同类物业平均年租金的20~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年的规定,建议主管部门对国有馆和非国有馆一视同仁,依法依规兑现财政扶持政策,保证非国有馆正常运行经费,支持擦亮苏帮菜餐饮文化城市名片。三、建立完善非国有馆经费筹措和展陈运营监督机制。苏帮菜博物馆近年来依托举办单位苏州餐饮协会行业资源,相继在十全街推出“品味江南˙苏州人的一天”特展,在南石湖游客中心推出“品味江南˙运河飘香”暨苏州餐饮时代工匠成果等系列主题展览,在吴中、姑苏、昆山等地建立苏帮菜研究基地,率先尝试利用博物馆化手段打造“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建议文物主管部门指导行业协会建立博物馆群建设招投标、经费筹措、财务管理监控等运行机制,保证项目有序健康推进。四、鼓励融合既有社会多种主体,发掘苏州美食地标资源,导入博物馆化手段,打造兼具历史见证物征集、科学研究,饮食习俗展示、传播,社会教育与餐饮人才培养,文创和品牌建设功能,可体验、能互动、活化的、富有苏州江南文化特质的苏帮菜博物馆群建设。

承办单位:
主办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协办 苏州市财政局;苏州市商务局;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2-07-27 20:33
办理类型: A: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

277号提案的答复

 

宋卫健委员:

您提出《关于多部门联动,推进苏帮菜博物群建设的建议》收悉。结合苏州市财政局、苏州市商务局的协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博物馆建设情况

一直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和人大、政协领导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近期,曹书记、吴市长、金部长就博物馆建设多次作出批示,强调要将博物馆建设作为重要文化建设任务。前阶段,查颖冬副市长专门就博物馆之城建设和民办博物馆建设召集相关部门专题研究相关政策,计划出台具体意见。政协曹后灵副主席专门对博物馆建设进行现场调研,就提案议案件进行督察。市委常委会于2012年,审议通过《十大文化工程方案》,提出博物馆城建设推进工程201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文化繁荣兴盛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用三年时间使全市博物馆总量达到100家左右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博物馆103家,其中备案博物馆45家(一级馆2家,二级馆6家,三级馆1家),馆藏珍贵文物总量1.4万余件/套(国家一级文物326/套、二级文物1741/套、三级文物12596/套)。20211月,市政府召开百馆之城发布会,率先打响一城百馆、博物苏州城市品牌。全市博物馆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国有建设运营为主。据博物馆建设运营主体分类,全市国有馆75家,占比73.5%,非国有馆27家,占比26.5%。行业主管部门办馆踊跃,32家博物馆隶属各级政府部门,其中直属市文广旅局4家,市教育局2家,市党史办2家,市园林局、市体育局、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市住建局各1家。二是馆陈主题类型丰富。根据展陈内容分类,全市综合类博物馆8家,占比7.8%,特色专题类博物馆94家,占比92.2%,包括吴文化、昆曲、丝绸、状元、碑刻、砖雕、苏扇、红色文化等一系列特色专题,形成错位发展、百花齐放的格局。三是办馆策展水平持续提升。2019年,全国95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中,苏州博物馆排名第三,是唯一跻身优秀等次的地级市博物馆,并获得国家文物局授予的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博物馆称号。十三五以来,全市博物馆接待观众3624万人次,举办各类展览1.2万场次,策划各类文化教育活动8000余场次。

二、当前全市博物馆工作重点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市委领导批示精神,进一步丰富百馆之城内涵,提升整体品质,打响独特品牌,切实将博物馆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全面推动苏州市博物馆高质量发展。近期,我局正在认真起草《关于鼓励和促进苏州市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动苏州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实施意见》,经研究通过后,将全力推进、狠抓落实。一是在博物馆之城建设方面:注重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确立发展目标,明确工作任务,其中重点强调包括国有博物馆推动发展和各类主题馆、特色馆的高品质建设。二是在民办博物馆发展方面:着重强调围绕弘扬苏州特色地方文化,收集整理和挖掘利用苏扇、珍珠、刺绣、玉器、砖雕、核雕、红木家具、苏帮菜等苏工苏作非遗文化资源,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并明确提出,将民办博物馆纳入苏州百馆之城名录的同时,对符合条件的,享受备案博物馆市级扶持政策,致力于建设富有苏州文化特色的民办博物馆体系,激发和释放社会办馆的信心与热情。

三、积极主动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博物馆建设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结果,综合类博物馆都以政府建设为主,主题馆或专一博物馆大多依托各方力量,我市园林博物馆、教育博物馆、城建博物馆、警察博物馆等行业博物馆,均由主管部门或机构企业出资建设,并负责博物馆日常维护和运营工作。近年来,我市也涌现出苏帮菜博物馆、南社纪念馆、砖雕博物馆、六悦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均由收藏家本人或相关社会资本筹集建设。作为博物馆主管业务部门一直致力于推动百馆之城建设,一方面,积极谋划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在全省率先出台民办博物馆扶持实施细则,引导社会资本和多方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另一方面,根依据《博物馆条例》和工作职能,市文化广电和旅游部门对博物馆建设负责技术指导、行业管理和评审评定等,根据行业管理部门或社会组织及学校、企业、个人的意愿,对所有新建博物馆都将积极配合建设主体做好相应工作,并在注册申报、陈列布展、人员培训、藏品管理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指导。再者,就苏帮菜博物馆群建设,发挥现有苏帮菜博物馆先发优势,对有办馆意愿的组织、企业或个人进行技术帮带、提供办馆经验、组织研讨交流;我局也将结合平时工作,多方摸排资源,鼓励社会各方共同推进苏帮菜博物馆群建设,并在政策扶持方面优先保障。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2628

 

 

 

 

人:陶立

联系电话:69823128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