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361.关于我市“智改数转”行动计划中加强工业网络安全保障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建 议 人:
王发华
建 议 号:
361

标 题:

关于我市“智改数转”行动计划中加强工业网络安全保障的建议

建议内容:
  1、苏州市工业现状:   (1)苏州制造业在长三角地区地位显著、在全国工业产值名列前茅;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主导,经济结构上以外资或“三资”企业为主,民营企业次之。   (3)行业分布以电子信息为主导,汽车制造、医药生物、化学化工及新能源等先进产业。   2、苏州市工业互联网现状:   2018年以来,苏州全面开启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发展,围绕“工业互联网看苏州”为整体工作思路,苏州在“两化融合”推动工作上在国内具有示范效应,在省内,苏州的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数、星级上云企业数、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省级“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数均居全省第一。   3、苏州市工业信息安全现状:   在工业互联网兴起后,为了提升工业企业及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安全防护能力和水平,我省于2020年开始了江苏省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星级企业的评定,截止2022年,苏州已有87家入选;   但是苏府办〔2022〕2号《苏州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2022年行动计划》中没有对2022年工业信息安全保障工程作出明确指示。

  1、苏州作为全国第一大工业城市,伴随着“两化融合”及“智改数转”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也势在必行,然而,大量的企业在工业网络区域普遍缺乏安全有效的防护手段和感知能力,数据传输几乎是“裸奔”状态;   2、而对于部分先进制造业,涉及到的工业控制系统软硬件设施,多数是直接采购国外产品,常常面临被一起捆绑使用国外工控安全防护产品,企业缺乏一道真正的安全屏障,一旦被利用后门直接进入或攻击到核心生产网络,后果不堪设想;   3、苏州市缺乏专注于工业安全领域的头部企业及安全人才。由于安全市场规模小,回报周期长,很少有企业愿意在it/ot安全领域投入时间和精力,导致目前信息安全无论在软件、硬件还是人才方面都与目前苏州的大数据产业严重不匹配。   4、苏州市作为工业大市,政策面上,在引导企业在工控安全评估、整改、建设、加固,及安全优化等方面的奖励补助上不够充分,激励政策不够全面,推行力度不够强硬。

  1、加强苏州市工业企业工控系统软硬件供应中国化、本土化、苏州化;   2、完善苏州市对于工业企业工控安全评估、整改、建设、加固、及安全优化等诸多方面的扶持政策;   3、制定符合苏州工业强市定位下的工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标准建设工作,出台相关文件,强化我市工业企业工控网络安全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设立相关监管部门,督导工业企业开展工控安全建设;   4、设立专项资金,提高补助及奖励力度,引导工业企业加强加大工控网络安全建设,为保障我市各类重大工业生产活动平稳运行添置一台真正的“防火墙”;   5、加强苏州市工业信息安全服务企业的培育和引进,从自主研发、人才及税收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和奖励;   6、完善以苏州市政府监管为基础的政府侧的工业信息安全态势感知网络大平台,将苏州市打造为全省工业信息安全标杆示范城市,做到“工业信息安全看苏州”,为持续提升“苏州制造”核心竞争力保驾护航。

承办单位:
主办 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协办 苏州市财政局;苏州市税务局;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2-08-12 13:19
办理类型: A: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附件

361号提案的答复.doc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