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关于推动我市中小型制造企业降碳目标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顾明华
|
建 议 号:
|
108
|
标 题: |
关于推动我市中小型制造企业降碳目标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政府也专门成立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基于“双碳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如推进重点领域和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推进地方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引导重点企业积极参与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等。
对我们制造型企业来说,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是未来双碳工作当中创新的主体,我们不仅要思考如何做好产品,更要将低碳环保提升到企业战略高度,通过技术创新、可再生能源转型等一切可达成低碳环保的措施出发,为国家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在“双碳”政策下,中小型制造企业如何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低碳环保践行社会责任,具体建议如下:
1.在5G、互联网时代,工业企业实现模式创新和生产效率提升的关键,在于与互联网相结合,工业互联网作为产业效率提升的增速器,同时也在“双碳”目标、绿色制造扮演着重要角色。
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以及手段、通过链接应用以及制造业企业,实现数据贯通、要素汇聚、价值创造等,促进生产效率以及节能减排的提升。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机器结合,建立起最优能效的生产方式及模型,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最终达到节能减碳的效果。
2.利用好各级节能减排的技术和平台;一方面,企业内部要在:研发上勇于探索低能耗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寻求低碳替代产品,生产经营方面,要多管齐下,绿色生产、循环经济是核心,全力打造高质量、绿色供应链;另一方面,要依托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的能耗智能监控等平台,通过在线采集用能设备的能耗、运营和控制信息等数据,运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寻找能耗漏洞,提出并实施优化措施,实现对能耗的监测、设备的运营优化,降低负荷,最大化企业的能效价值。
3.推动企业自建分布式光伏电站和储能电站;光伏作为“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通过在闲置的屋顶上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把毫无利用价值的屋顶,变成了随时变现的资产,同时,开展分布式光伏电站和储能电站建设,有利于整合资源实现集约开发,有利于消减电力尖峰负荷,有利于节约优化配电网投资,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重要措施。
4.推动建立工业产品的碳排放认定和碳码体系;
依托能源大数据中心,以破解碳效测、评、治为导向,通过对水、电、煤、气等不同部门/层级的数据进行共享与融合,通过解构碳排放“基因序列”,进行企业碳排放数据统计与核算,根据行业碳排均值划分碳效等级;把碳效码底层平台与企业码打通,为每家规上工业企业描绘“碳画像”,把标识信息放在企业码端口上,实现了工业企业碳效查询“一码了然”。加强对欧盟“碳关税”的跟踪研究。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对国家的环境治理、统筹协调的一场大考,更是对当前国内工业领域的一场生产效率再变革,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则是实现绿色发展下的生产技术创新。
|
承办单位:
|
主办 | 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
协办 | 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2-07-18 14:12 |
办理类型: | A: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附件 |
||
08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108号提案的答复.doc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