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206.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州旧改工作中智慧社区建设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建 议 人:
吴永发
建 议 号:
206

标 题:

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州旧改工作中智慧社区建设的建议

建议内容:
  2020年7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旧改中的部分完善类和提升类改造属于智能化改造,升级版智改小区可以进一步建成智慧社区。   2019年,苏州被列为住建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1273个城镇老旧小区,实施改造144个,建筑面积5187.6万平方米,受益居民53.6万户,累计投入144.3亿元。这些改造中,真正达到智慧社区标准的可谓凤毛麟角。这种现状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需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快智慧社区建设步伐。   

  一、必要性   1、试点城市的样板作用   苏州是全国旧改试点城市之一,又是GDP位列前七名的经济发达的城市。苏州老旧小区较多,自然要加快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2、安防的需要   苏州的老旧小区多建设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多没有安防的设备。老旧小区的各个方面都已经落后于时代,安防的缺失尤其明显,必须要对之进行智能化改造,从而能跟上现在的安防需要。   3、提升物管服务的需要   以往的老旧小区有些是没有物业的,有些物业的小区却只提供保洁、门卫的基本服务,不能满足居民全方位物业管理的需求。所以必须进行智能化改造,从而提升老旧小区的物业服务品质。   4、防疫控制的需要   目前新冠疫情仍有不时爆发的可能,所以防控不能少有松懈,而老旧小区无疑是重点所在,也是难点所在。智慧社区建设,能更好地满足疫情防控的需要。   二、可行性   据统计苏州一千多万人口中外来人口占半,流动人口巨大。流动人口中相当数量租住在老旧小区,这增加了人员管理难度。而建设智慧社区能有效提升人员管理的效率,对此,老旧小区居民广泛认同与支持。   目前,苏州旧改中已经有较多成功的智慧社区建设案例,如昆山周市镇更楼新苑小区、太仓恒通花园小区等。虽然智改内容有所不同,但都达到了智慧社区的基本要求,从中可以看到进一步加快苏州智慧社区建设无论在设备供应、技术运营,还是在维护保障等方面都已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如何加快苏州旧改工作中的智慧社区建设?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三、具体建议   (1)规范智慧社区建设标准   调研发现,在全国一、二线城市老旧小区智能化改造及智慧社区建设中,如上海、广州、成都等都有相应的标准和有关技术导则。苏州有必要尽快制订并推广可适应性的、可操作性的规范技术标准,从而确保其工作具备可遵循的技术规范与可考核的量化细则。   (2)创新项目运作模式   要进一步加快苏州智慧社区建设,除了财政资金外,还要创新运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这方面的创新,全国有成功案例:如上海放宽土地用途更改审批、建筑密度、高度和容积率等方面的限制来吸引社会资本……苏州可以学习借鉴,创新出符合自身特点的项目运作模式。   (3)充分发挥国有运营商的引领示范作用   调研发现,苏州建设成功的智慧社区,智能化系统设备供应、运维大多是国有运营商。在苏州实施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战略的当下,在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时期,要进一步加快苏州智慧社区建设,需充分发挥国有主流通信运营商的引领示范作用。   

承办单位:
主办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协办 苏州市民政局;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2-08-22 16:20
办理类型: A: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A

 〔不公开〕

 

 

 

 

 

 

2022)苏住建复字第84号                  签发:王晓东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

206号提案的答复

 

吴永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州旧改工作中智慧社区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规范智慧社区建设标准方面

2021年,市住建局出台《苏州市城镇老旧住区改造提升技术导则(试行)》(局宜居办〔2021〕6号),其中将智慧住区列为改造四大愿景之一,并就智慧化改造、智慧管理提供了规划要求和建设指引,以期达到在社区服务层面引入智慧社区概念,实现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的“互联互通”,优化社区内的资源配置。近年来,我市在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管理和服务智慧化方面做了些有益尝试,建成了一批智能消防、智能门禁、智能报警、智慧停车、智能照明设备设施和智慧养老和物业服务APP等系统。2021年,我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设置移动通信设施(基站)52个,实现光纤入户居民户11894户;建成智能快件箱45个,高清视频图像采集系统527套,具备车牌抓拍与识别功能的停车库(场)41个;安装智能门禁系统488套。苏州作为全国9个智慧物业试点城市之一,正在有序推进智慧住区(物业)建设各项工作,按照《苏州市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以及住建部关于智慧物业工作的统一部署, 精心做好“智慧物业”全国试点工作,2021年5月选定22个物业管理项目开展试点工作,试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侧重于车辆识别、异常行为分析、高空抛物、智能梯控、消防通道监控、设施设备实时远程巡检等内容。目前,各试点项目建设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二、创新项目运作模式方面

目前我市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多以市、区两级财政资金为主,面对出资难题积极探索实现“多方共担”。一是邀请招商地产、万科等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国开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多角度研究市场化介入和金融支持方式,昆山中华园项目获得建行4500万金融贷款,是建行全国首个老旧小区融资案例。二是引入阿里菜鸟等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参与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全国首个菜鸟驿站——便民综合服务站落户昆山。三是激发居民自治热情,实现居民共担,常熟市创新“自选清单”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试点项目甬江西路片区151户居民按照“自选清单”内容,自行出资269.4万元进行屋面改造;张家港市创新建立乡镇企业反哺老旧小区改造机制,在钢村嘉园试点项目中,预计总投资约9200万元,全部来源于村级集体自筹资金。四是积极申请地方政府债券,2022年,已申请发行专项债1.5亿元。

下一步,市住建局将激发多方协同参与改造,通过联合市通管办、五大运营商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合理制定改造计划,统筹改造需求和实施时序,在行动支部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主体责任;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在智慧住区(物业)试点的基础上,探索相关配套政策,集聚服务资源,激发物业服务企业在多元社区治理中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充分赋能物业服务企业从对物的管理向对人的服务转型和提升;结合城市更新同步加快智慧改造;进一步深化智慧社区理念,探索智慧化建设手段,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对各板块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智慧社区建设指导力度。

 

 

 

 

(此页无正文)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2725

 

 

 

 

 

 

 

 

 

 

 

联系人姓名:卢鑫

65186278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市民政局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              2022年7月25日印发

共印:3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