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191.关于尽快将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纳入我市学校师生健康教育和考核体系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建 议 人:
孙凌
建 议 号:
191

标 题:

关于尽快将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纳入我市学校师生健康教育和考核体系的建议

建议内容:
  据统计,全国每年心脏性猝死达到54万人,其中80%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我市中小学校园内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学生心脏骤停、猝死事件的隐患。   2017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将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院前急救技能作为大学生健康教育重要内容,提高学生自救与互救能力。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学生考试内容。但据了解,目前我市各级学校尚未全面普及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也无相应的考核要求,多数师生缺乏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不会实施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心脏停搏和心脏猝死开始发生时最重要的抢救措施。心肺复苏的开始时间,直接决定了抢救成功率的高低。心脏骤停1分钟内复苏,成功率>90%,4分钟内复苏,成功率60%,一旦超过4-6分钟,抢救成功率就会直线下跌至极低水平,存活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而医护人员(含120急救中心的专业急救医生)往往无法在4分钟内抵达现场,因此在场人员是否具有心肺复苏技能就成为倒地患者的生死存亡的关键。

  因此呼吁尽快将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纳入苏州市各级学校师生健康教育和考核体系,让每一位师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建议如下:   1.小学和初中:将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操作纳入基础教育相关课程和理论必考知识点,让学生充分认识心肺复苏重要性,学会识别和呼救。每学期期末进行理论考核。   2.高中/职业学校/大学院校:学生入学后即定期加强心肺复苏技能操作的培训,每学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率达90%以上,有效提高自救与互救的意识和能力。   3.各级学校的校医及教职工:每半年培训和考核心肺复苏技能操作,确保人人熟练掌握,作为年终考核基本内容。   4.每所学校成立1-2个年级或校级意外急救队(校医+教职工),并制定应急预案,将意外事件急救流程广而告知全校教职工和学生。要求每个急救队成员均经过急救知识和心肺复苏等技能培训,具有熟练的急救操作技能,可以紧急响应学生意外事件的呼救求助,并能及时到达现场采取相应有效的初步急救措施。   5.有条件的学校逐步添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让科技使心肺复苏如虎添翼。   

承办单位:
主办 苏州市教育局
协办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2-07-22 14:50
办理类型: A: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见附件

〔2022〕苏教办复第118号.doc
〔2022〕苏教办复第118号.pdf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