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449.关于在我市推广安宁疗护理念,加速建设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建 议 人:
徐军
建 议 号:
449

标 题:

关于在我市推广安宁疗护理念,加速建设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的建议

建议内容:
  安宁疗护,又称“缓和医疗”,旨在通过由医生、护士、志愿者、社工、理疗师及心理师等人员组成的团队服务,为那些不可逆疾病的临终前(末期)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帮助,减少患者身体上疼痛,同时更关注患者和家属的内心感受,让患者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自1967年在英国创办了世界第一家临终关怀机构St.Christpher’sHospital后的几十年里,安宁疗护的理念和相应的疗护体系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医疗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得到普遍接受和推广。1988年,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在天津成立,之后内地一些城市也逐渐确定试点医院,提供临终关怀床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2000万人需要生命末期的安宁疗护服务,但有90%的人得不到妥善的照顾,在不必要的痛苦与窘迫中离去,大多数人在生命即将结束时经受他们不想要或者不愿意的照顾和治疗。据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9亿,约占总人口的13.5%,但是目前老年医疗机构、康复机构、护理机构及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服务能力严重不足,这和老年人的迫切需求差距非常大。为此,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关乎医学价值取向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一个重要民生问题。   国家对于安宁疗护的发展越来越重视。2017年10月,第一批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在北京市海淀区等5个市(区)启动。2019年5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通知》,在上海市和北京市西城区等71个市(区)启动第二批试点。但是苏州一直没有进入试点名单。2019年10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作为我国第一个关于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性文件。安宁疗护也被列为完善老年健康服务的六大环节之一。   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推进安宁疗护工作是满足越来越多的社会需求,也是重要的地方民生工程。目前,北京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机构已有74家,开放安宁疗护床位901张,北京已建设了2所安宁疗护指导中心、9个安宁疗护示范基地。根据《“十四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规划》,到2025年,每区至少设置1家安宁疗护中心,北京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床位达到1800张。2020年上海市发行《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规范》,作为地方标准,2021年,太原市出台“安宁疗护机构服务规范”,2022年1月,南京市发布了《安宁疗护服务规范》。   苏州市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总户籍人口达到744.3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25.32%,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苏州经济发展和外地人口的不断移入,老龄化趋势将越来越严重。由此市民对于一些不可治愈疾病如恶性肿瘤,阿尔茨海默症的安宁疗护需求也将快速增加。但目前苏州市尚未建立相应的地方法规和标准,拥有的安宁疗护病房数量和专业人员数量尚无统计数据。   

  由此,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法律保护和政策保障,支持保障安宁疗护的发展。2017年国家卫计委按照国务院要求,出台了《安宁疗护实践指南》和《关于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建议尽快研究制定和细化相应的地方法规,建立相应的的行业服务和收费标准和支付方式。同时可以借鉴国外经验,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设立非营利性安宁疗护机构的具体措施等,探索市场化专业化道路,实现多方共赢。   2.健全相应制度,着力于在人财物上对于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的长远建设。增加安宁疗护专业机构的设立和专业医护人员的培养体系和人员体制的建立等。对于建立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初期实行财政倾斜,同时依靠地方财政支持和社会慈善资金支持。随着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的发展,最终可以优化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缓解医疗资源的紧张和节省医疗开支。一个人一生健康投入的80%用于生命的最后一个月,推广安宁疗护,必能节省医疗开支,减少医疗浪费。   3.建设全市上下各级医疗机构的协作联动机制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根据国家卫健委关于构建市、县(区)、乡(街道)多层次服务体系,形成医院、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和远程服务5种模式的要求,在苏州尽快建立由公立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院,医养机构,居家护理联动机制。鼓励市级综合医院建立专门安宁疗护病房,支持社区医院开办家庭式安宁疗护。多层次按宁疗护服务体制的建立也可以减少患者末期无望救治,达到减少医患矛盾,保障末期患者拥有自主生命权以及缓解患者家属经济和心理上的压力的目的。   4.加强安宁疗护理念的宣教,促进医护人员和民众对于安宁疗护的接受普及。现代医疗价值模式是促使社会关注的视角从“以疾病为中心”转为“以病人为中心”。在医学院开设安宁疗护的相关课程和死亡教育课程,培养专业医护人员;对专业医疗机构中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安宁疗护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和能积极应用和传播推广安宁疗护的积极理念,以及志愿者和社工队伍的建立。同时,宣传“生前预嘱”的法律知识,开展民众“生命教育”。通过教育,使人们认识到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的问题,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快乐地度过一生。   

承办单位:
主办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协办 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民政局;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2-07-27 16:31
办理类型: A: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

449提案答复

 

徐军委员

提出的关于在我市推广安宁疗护理念,加速建设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提案已收悉。经商苏州市民政局、市教育局,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一)加强安宁疗护服务的顶层设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分工合作,为公民提供预防、保健、治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等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2017年《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在医疗机构的类别中增设安宁疗护中心;《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等文件相继出台,对安宁疗护中心的床位数量、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建筑要求、设备配置等提出要求,对安宁疗护的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精神和社会支持等服务予以规范。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印发《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强调根据医疗机构的功能和定位,推动相应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患者“充分知情、自愿选择”的原则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建立完善安宁疗护多学科服务模式,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等服务,对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稳步扩大安宁疗护试点。今年2月我委出台《苏州市“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积极探索安宁疗护服务。推动老年医院、护理院、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和医养结合机构等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安宁疗护床位,鼓励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建立健全机构、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形成畅通合理的转诊制度。加强安宁疗护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生命教育和安宁疗护常识宣传,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校健康课程,提高社会对安宁疗护理念的认可和接受度。”

(二)组织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市吴江区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安宁疗护工作试点地区。同年10,八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松陵卫生院八坼分院)安宁疗护病区正式启用。作为第一批安宁疗护试点地区,吴江区整合优质资源,依托区域医联体,构建上下联动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吴江区以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肿瘤科为安宁疗护中心,发挥其对区内安宁疗护服务提供双向转诊和技术支撑作用;以八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开设安宁疗护试点病区,形成以安宁疗护中心为支撑,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的“一个中心+一个病区”的服务发展格局。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定期安排肿瘤科专家至八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病区进行医学指导,及时为患者调调整疗护方案;开展培训讲座,不断提升基层医护人员专业诊治和服务能力。八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医护人员赴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进行业务学习。双方建立起有效沟通机制,通过微信工作群、电话等途径及时进行业务交流与指导。八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格执行安宁疗护服务规范与质控标准,配备专业医护团队,制定医疗安全管理、查房、知情同意等制度,以提升临终患者生命质量为目标,融合医疗、护理、心理疏导等内容,为入院患者提供贴心、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昆山市、太仓市均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

(三)完善安宁疗护体系建设。市民政局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进一步扩大我市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坚持打造“居家社区机构相结合,医养康养相协调”的“苏式颐养”养老服务体系。目前,根据《苏州市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江苏省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评分细则(第一版)》等文件和标准要求,养老机构的等级评定中设置了对安宁服务的评分要求,提供安宁服务是养老机构参与等级评定的必备项,要求养老机构开展安宁疗护工作,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市卫健委不断推进安宁疗护工作,扩大安宁疗护试点范围,制定安宁疗护工作规范,组织安宁疗护业务培训,提高安宁疗护工作质量。并在今年工作要点里明确要求,年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占比要达到30%以上。

二、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一是加强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支持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二是进一步加大安宁疗护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对医学生、医护人员的安宁疗护理念和知识教育,引导更多医护人员、志愿者参与安宁疗护工作。同时,以重症疾病患者及其家属为主要目标人群,加强对全社会的生命教育,为推动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会同各相关部门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会同财政部门结合实际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会同医保部门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安宁疗护付费和医保政策,根据医疗技术发展、本地区医保基金运行等实际情况,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与安宁疗护相关的诊疗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下一步,我委将不断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居家期上门服务、稳定期生活照料、康复期医疗护理、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全周期健康养老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再次感谢您对卫生健康的关心支持。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727

 

联系人:蒋帅

联系电话:65232544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