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092.关于推进环保装备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建 议 人:
刘瑾
建 议 号:
092

标 题:

关于推进环保装备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建议内容:
  环保装备制造业是绿色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基础性产业。2021年主营业务为环保装备制造的在业企业超过10000家,较“十二五”末增长42.8%,总产值达到9500亿元,增长56.6%,利润率7.3%,在机械行业169个细分行业中排在第13位。与此同时,环保行业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矛盾也集中爆发。   苏州作为全国表率城市,在环境治理方面也不懈余力。2021年上半年,全市未出现重污染天气。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4.7%,同比上升1.2%;PM2.5平均浓度为30.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8%。苏州市13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为100%;30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断面有25个,占83.3%,同比上升3.3%,无劣Ⅴ类水质断面;大气和水环境质量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但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也同样发现了部分企业由于环保装备设计不规范、建设不规范、运维不规范的问题,而近期国内接连发生的由环保装备引发的安全事故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环保行业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理论型人才缺乏:环保装备非标化、定制化特点鲜明。环保装备从业企业中,9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营业收入少于1亿),人才结构整体上以经验型为主,理论型人才缺乏;“一套图纸走天下”的现象比较普遍,因而设备方案存在的先天缺陷,难以适应用户现场的特殊性需求,导致环保装备存在设计缺陷。   二、排污企业对环保治理的主观能动性较弱:虽然青山绿水大家都喜欢,但污染治理是排污企业的非盈利投入,在监管宽松时提高污染治理投入的意愿不强,能省则省,因此对于选择环保治理装备时,低价中标成为常态。环保装备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则不断控制装备设计与制造上的投入,降低成本,从而为产品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仅2022年2月,国内已发生两起因设计、建设不规范引发的安全事故,其中某钢厂料仓开裂至4人死亡,某电厂设备倒塌至6人死亡。   三、运维不规范:任何设备只有规范使用、运维,才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杜绝安全事故。而作为本身有可能存在设计或制造缺陷的环保装备,日常运维更为重要,而用户往往在运维方面的投入和管理重视度不够,加之有些故障需要凭经验识别,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2014年8月,昆山中荣的粉尘爆炸事故就是因为设备运维不当造成的。

  一、加大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   企业缺乏理论型技术人员,而过于依赖经验的设计难以适应环保装备的跨行业、跨领域的多样性、非标性需求。虽然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都很大,但环保装备设计所需的人才不但要具备材料、机械、电控等跨专业知识,还要常年深入现场结合经验,方能了解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作业状况,并以此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环保装备现场的环境往往非常恶劣,以至于现在的年轻一代从事该领域工作的意愿不足,人才断层十分严重。   很多企业会从环保装备运维人员中选拔人才进行培养,但该部分人员一般学历不高,年龄偏大,很难享受政府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的相关扶持政策。建议如下:   1、拟定相关技能等级考试标准。从一线选拔培养的环保装备设计人员如不满足工程类职称评定,可进行技能等级考试,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鼓励企业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可对企业出资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或培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多少人后给予一定的奖励。   3、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协会、高校联合开办专业培训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   二、加强行业自律自制,建立“黑白名单”制度。   建设不规范主要是由恶性竞争引起的,虽然环保工程建设有资质要求,但挂靠、层层转包等现象也屡禁不止,而大部分用户对此不胜清楚。为此环保部门可建立“黑、白名单”制度,通过行业协会推荐,政府组织专家评审确定合格供应商,建立“白名单”,政府鼓励和推荐排污企业向“白名单”企业采购;而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资质较弱的环保装备适当采取行政处罚手段,同时为其提供辅导其改进的途径。   三、加大环保装备智能化发展,保障用户人身财产安全。   用户使用、管理不规范有态度的问题,也有能力的问题。针对态度问题,随着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大势必有所改善,而能力问题则可借此新技术、新模式来弥补,特别是通过智能化技术和产品来解决环保装备建设、维护等方面受人为因素约束而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引入智能化监控技术,不但可提高环保装备整体技术水平,同时可有效提高安全隐患有效识别、预判,防患于未然,从而降低社会资源浪费。   现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基础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也不断增加,刷新传统行业的运营模式(工业现场、装备等的数据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共享、反馈决策等技术及服务等早已规模化应用)。因此,推动装备产品向信息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不断加快环保产业智能化整体进程,不但可降低装备制造成本、运维成本,同时,环保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有助于工业碳排放数据监控的精确性、准确性、实时性,为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提供更好的支撑。更重要的是可有效诊断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情况,不但可有效辅助高质量运维,同时减少甚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既保障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也能保障企业和社会财产安全。

承办单位:
主办 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协办 苏州市生态环境局;苏州市教育局;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2-07-18 14:11
办理类型: A: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附件

04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092号提案的答复.doc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