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人:
|
朱金风
|
建 议 号:
|
462
|
标 题: |
关于进一步扩大江南文化影响力及活态运用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null null null |
承办单位:
|
主办 |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
协办 | 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2-07-27 20:50 |
办理类型: | A: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 第462号提案的答复
朱金凤 (等)委员: 感谢您和姚向东等委员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扩大江南文化影响力及活态运用的建议》提案,我局已收悉,感谢您们提出的宝贵意见,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诚如您们所说,江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2500多年,氤氲出千年底蕴。文脉赓续,吴风悠扬;民情雅致,生活怡然。苏州全面打响江南文化品牌,进一步扩大江南文化影响力及活态运用,对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锻造属于苏州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布三年行动计划,高效推进江南文化品牌塑造。 2021年初,苏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全面打响“江南文化”品牌,重塑江南文化核心地位,并发布《“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即从2021年到2023年,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使苏州成为江南文化的核心叙述者、传播者和引领者,全面提升苏州在江南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首位度和辐射力,建设古今辉映、特质鲜明、影响卓著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今年是实施《“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二年,根据市领导工作要求,今年将在持续推进“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围绕苏州代表性文化特质进行深化拓展,全面推进包括古城文化、丝绸文化、园林文化、水文化、非遗文化、书香文化等6个专项的70个江南文化专项项目的建设。 二、重磅组合,让江南文化成为苏州最大IP。 1.抓好文化传承保护。做好昆曲、评弹、苏工苏作等保护,积极开展“故宫苏作工艺重振计划”,擦亮“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品牌,推动苏州传统工艺振兴发展,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让苏州优秀传统文化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扬光大。同时推动江南文化“走出去”,持续提升江南文化美誉度、影响力。 2.做新古城保护利用。发挥“世界遗产典范城市”效应,探索江南特色文化元素与城市规划建设有机融合,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古建老宅、历史文物有机串联。一方面持续打造“四季苏州、最是江南”文化旅游品牌,积极推进地方特色文化演出进酒店、进景区、进特色街区,彰显最具江南韵味的“诗与远方”。另一方面高标准打造建设吴门望亭、浒墅关等一批有生命力的运河地标项目和标志景观,构建“水韵古城”和“水乡古镇”国家文化公园两大核心品牌。 3.做强数字文化产业。聚焦动漫游戏、影视制作、网络文化等细分行业,拓展创意设计、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数字文化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构建具有苏州文化特点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4.促进江南文化传播推广。一是推动“江南文化”题材的文艺产品创作,加强“江南丝竹”研究和传承利用;二是打造高端文化传播交流平台,积极促进江南文化品牌“走出去”。 三、搭建平台,助推“江南文化”活态传承。 1.重大活动平台。近年来,苏州成功举办了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等重大活动平台。以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为例,展会为文创产业搭建了宣传、展示和交易的平台,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高端制造业、旅游业、工美、制造业、艺术及衍生品产业等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充分发挥了创意设计的产业引擎作用。累计吸引130多万创意设计专业人士、文化产业从业者和市民群众踊跃参观、对接、洽谈,集聚了一批高层次文化人才落户苏州。 2.重大载体平台。线下载体方面,目前,苏州已建成镇湖苏绣、国家动画基地、阳澄湖数字园、昆山软件园、张家港软件(动漫)园等10个国家级、25个省级和63个市级文化产业基地(园区)。由科技部、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共同认定的21家第三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名单中,“苏州高新区”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的集聚类示范基地,且位列榜单之首。 线上载体平台方面,苏州智慧文旅平台——“君到苏州”是市民和游客进入美丽苏州的文化和旅游总入口,集信息查询、线上导览、在线预订、信息推送和公共服务于一体,有效整合服务资源、景区资源、政府信息资源,是各类文化和旅游品质服务信息交互的总平台,为用户提供串联式、高品质的文旅产品和服务。 3.资金支持平台。《关于落实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的扶持政策》明确提出:“市级财政每年投入1.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文化产业,重大项目“一事一议”。县级市、区级财政落实文化产业资金总额不少于1.5亿元。”“十四五”期间,苏州全市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规模,整体上可以达到15亿元。同时,设立规模10亿元的“苏州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其下设的子基金将有70%返投于苏州文化产业,对未来苏州文化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下阶段,苏州将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历史性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融合发展为主线,在不断推进城市更新、文旅产业转型,进一步扩大江南文化影响力及活态运用等各方面,再上新水平。 您提出的相关建议对苏州文旅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我们将积极行动,也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批评指导!再次感谢您的建言献策,感谢您的关心和支持!
2022年6月16日
联 系 人:钟芸菲 沈 斌 联系电话: 69823047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市工业和信息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