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人:
|
谢剑峰
|
建 议 号:
|
123
|
标 题: |
关于开展“认知症”老年人早期识别和干预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认知症”是由于脑血管疾病、阿尔兹海默症等各种原因导致脑形态变化,引起记忆、思考、行为和日常生活能力衰退的一种综合征。认知症是老年人极易发生的疾病之一,随着老龄化的程度逐步加深,患“认知症”疾病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对认知症老年人早期识别,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患者来说,有机会保持或最大限度地保持功能,预防不必要的残障;对于患者家人来说,可以获取培训,并得到咨询、喘息服务;对于政府来说,可以节约公共服务成本,维持社会的稳定。
目前,“认知症”老年人早期识别和干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患病率高。我国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性认知障碍患病率为5.56%,据《柳叶刀》预测,三十年后,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会是现在的三倍之多。二是认知程度低。很多人以为认知症是老人衰老后“正常”的记忆衰退表现,并未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病,是需要多种手段加以治疗的。三是就诊率低。在我国,尽管病患群体庞大,但就诊率低,接受规范治疗的少。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诊疗现状调研报告》中显示就诊率可能不到20%。参加体检或筛查项目进一步就诊的比例仅为10.06%。四是社会支持体系尚不成熟。认知症的治疗,不单单是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是需要得到关心、爱护、陪伴。
苏州作为全国养老服务的领头羊城市之一,这些年来在不同的养老模式上都有不小的成就。但是在“认知症”方面,还是缺乏成熟的社会支持体系。特别是《江苏省“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中提到“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巩固夯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性地位,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普遍建立,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更加完善,让老年人享有‘身边、家边、周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为此,建议从社区这个“小剖面”下手,通过筛查获取基础数据,作为公共资源配套的依据,同时,排摸调动社区内的养老和卫生资源,构筑一道闭环——从最前期的社区宣导,到诊断前的早期筛查、社区预防,再到诊断后的家庭支持、专业干预、照护机构入住等等,衔接起各个环节,最终建立健全“家庭和社区认知症全链条服务模式”,让认知症老人们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下去。
一是加大大筛查力度。将开展“认知症”老年人早期筛查列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供给内容,以社区为单位,通过家庭自查、社区医生初步评估和专科医生确诊路径,对辖区内的老年人进行早期筛查。将阿尔茨海默病初筛检查列入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体检必检项目,做到筛查全覆盖。
二是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财政支持和场地支持,助力“认知症”识别、干预、照护等工作的开展。加大医疗投入,改善医疗资源条件,并增设认知症专区,设置认知症床位,开设相应专科门诊。
三是构建认知症老人照护的医联体。在市级医疗机构建立市级的认知中心,在养老机构设立认知症照护专区,在社区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设立“认知症老人照护单元”,为“认知症”老人提供治疗、护理、康复、随访管理、健康指导及家庭病床等全方位个性化整合式照护服务。
|
承办单位:
|
主办 |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协办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2-07-29 09:55 |
办理类型: | A: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 第123号提案的答复 谢剑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认知症”老年人早期识别和干预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苏州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截止2021年底苏州市户籍老年人口总数188.92万人,占比24.74%,苏州市以市民的健康追求为工作目标,不断建立完善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机制,探索创新公共卫生领域工作模式,制定了健康苏州系列行动计划,实施以关爱市民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促进”项目。针对影响市民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满足不断增长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实施以苏州市心理卫生中心、心理云医院管理网络平台建设、严重精神障碍亲情照护、抑郁障碍和老年痴呆干预为主要内容的精神障碍预防与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将心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贯穿健康全程,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通过广泛开展老年痴呆症的社会宣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针对老年痴呆症高危因素开展综合干预,在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中增加老年痴呆症相关筛查内容,提升老年痴呆症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能力,提高老年痴呆症的社会照护水平、患者随访和个案管理水平,提升公众对老年痴呆症的认识和早期识别能力,营造社会关爱氛围、减缓疾病发展,开展专业人员痴呆症规范治疗和规范护理培训,降低的误诊率、提高生命质量;针对老年痴呆症危险因素进行重点干预,降低老年痴呆症患病率。 1.开展社区医生的专题培训。为了提高社区筛查人员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提高筛查阳性率和一致性,由市广济医院老年科团队对苏州市15个社区的筛查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进展,筛查量表MMSE的一致性评估培训等,提高社区筛查人员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识别,确保筛查数据的有效性;每年在世界阿尔茨海默症日期间,组织老年痴呆干预项目研讨会,邀请相关专家进行阿尔茨海默症全病程管理的集中培训,所有社区的相关人员都参与了本次培训。 2.开展老年人的专项筛查。为了能让社区的适龄老人更多的参与到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筛查项目中,在社区通过易拉宝、宣传册、电话等方式对项目进行宣传,同时结合社区老年人体检,对65周岁以上老人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在筛查的过程中,市广济医院老年科专家团队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及时解答在筛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同时对筛查出的阳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便于下一步复核工作的开展。 3.针对疑似患者专家诊断复核。市广济医院专家团队在社区医师协助下对筛查发现的疑似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诊断复核,给疑似患者进行免费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后建立健康档案,结果及时反馈到老人手中。 4.对确诊病例进行医学干预。经市广济医院专家团队明确诊断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予以医学干预,如延缓痴呆进展,治疗精神行为症状等,如有必要转诊广济医院进一步检查。 5.开展家庭照顾和康复培训。为了提高公众对老年痴呆症状早期识别的能力,了解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护理常识,营造关心老人的社会氛围,市广济医院老年科护理、康复团队在复核现场为待复核的老人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康复指导等,提高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生活质量,指导家属如何护理痴呆老人。 6.开展老年痴呆全健康综合管理试点。在前期综合干预工作基础上,将老年痴呆症规范化治疗和规范化护理、康复整合起来,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打通老年痴呆预防、治疗、康复全流程。首先是人员准备,对医疗团队、护理团队、护理员(陪护)培训,同时开展基线调查,了解苏州市认知障碍患者的基础数据、认知障碍患者及家属健康素及需求、护理员认知障碍护理知识和技能等综合情况;开展社区健康教育预防及早期识别患者,对社区未住院患者的干预,对不同病程的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给予照护者心理支持;对住院患者的规范科学治疗和护理,建立标准化的特色治疗、护理方案,制定并落实康复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提供有效的后勤支持。其次,加强专病医联体建设,组建专家团队、个案管理员团队,定期健康宣教、随访和技术指导。 近年来,全市共计培训社区工作人员1000余人;社区完成共筛查65320人,专家复核7728人,确诊1600余人,院内筛查43588人,专家复核20000余人次,确诊1800余人;家庭照护及康复培训共进行家庭照护培训76场,认知功能障碍康复培训76场;形成老年痴呆症干预手册、社区老年痴呆健康教育手册、老年痴呆症护理培训手册、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档案、社区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教育手册等一批实用工具。 下一步,我委将进一步加快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组织开展市级培训、技术指导与督导、项目评估和总结,督促各地细化工作内容,依托精神卫生专科医疗机构开展辖区内的老年痴呆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和规范治疗,全面提高干预率,促进健康老龄化。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支持。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7 月28日 联系人:王庆庆 联系电话: 65232644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