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081.关于推动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建 议 人:
孙俊良
建 议 号:
081

标 题:

关于推动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的建议

建议内容:
  随着新高考的推进,综合实践活动成为高中的必修课程,其中就包含了志愿服务与职业体验,因此,能够参与志愿服务与职业体验成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也是让高中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自我探索、了解社会、选择专业、选择职业、追求事业。

  虽然我区普高校园生涯规划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职业体验课程大体系还有待完善,与社会力量协作配合还需进一步沟通加强。   1.资源单一限制实践活动。当校园生涯规划结合探索外部世界时,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疫情防控要求与人身安全的考虑,活动参与人数有限;由于高中学生学业的压力,活动参与次数有限;由于带队老师的面临教学时间的局限性,志愿服务类型覆盖面不广。   2.“三力”合作体系尚待融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存在的相关问题,也影响了职业生涯体验的可操作性。当前,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种教育力的融合体系就显得迫切了,这也是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与突破口。

  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发展方向和终生幸福的教育,其核心目标是指导学生成人成才,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为社会作出贡献。相关建议如下:   1.学校层面: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学生自我需求与社会需求、自我理想与社会理想相匹配的教育。学校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理想教育、公民教育的责任,进行有目标、有体系、有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为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竭尽全力,这是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灿烂星空。   同时,高中阶段的学习这个“实地”是不容忽视并极其重要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落地开花的前提。在这方面,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以“五业贯通,为爱而学”的理念引领生涯教育,把高中的“学业”同大学的“专业”选择贯通起来;把大学的“专业”与踏入社会安身立命的“职业”贯通起来;与人生建功立业的“事业”贯通起来;甚至与襟怀天下的、造福人类、安顿灵魂的“志业”贯通起来,既有“星空”又有“实地”,给高中职业生涯建设作出了很好的示范。建议:首先要为高考服务,让高中生能够理智地选择大学与未来,告诉他们学业、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密切关系。尤其当新高考改革在江苏省推行时,学生在增加了多种选择的机会时,也就把以往大学阶段自我规划的时间提前到了高中阶段。其次,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应该有所侧重,在丰富规划内容的同时,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应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中占重要地位。   2.社会层面:既有角色定位,又有责任担当。进入高中后,令学生最为困扰的问题是“我将来能做什么”“我将来适合做什么”等。虽然他们内心有疑问,但很大一部分高中生并不知道如何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所以到了真正需要选择人生方向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感到非常迷茫,随便选一个专业或者一个职业,也不考虑自己喜不喜欢或者适不适合。针对这种情况,职业体验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显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了,社会就是位好老师。   那么,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团体应该做些什么呢?首先要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平台,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前进入社会模拟工作状态,找到职业兴趣与特长,明确职业目标与方向,从而指导自己更早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计划。高中职业体验的内容也可以是特色鲜明的,可引入相关机构提供技能培训的平台,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当然也可以种下一棵自主创新、技能生存的创业种子,以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这些社会角色与平台既为学校与学生提供了一份便利与服务,同时也彰显出一份责任与担当。《教育部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推动高校与实务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建立完善培养目标协同、教师队伍协同、资源共享协同、管理机制协同的全流程协同育人机制。推进校企深度融合,促进医教协同,深化农科教结合,推动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深度合作等等,以此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   3.政府层面:既需体系融合,又需支撑有力。职业生涯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组织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是将人才输送到合适的岗位上,提前做好人才培育工作。政府职能部门理应注重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建设,促进社会、家庭、学校三种教育力体系的共融共赢。   目前,高中社团的社会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尚待融合完善,政府职能部门也有相关职业体验平台,但是支持的力度与广度还是有值得期待的空间。建议:由区文明办下属的志愿者指导中心与团区委协调,成立联席会议制度,跨部门(学校、职业体验单位等)合作,再由各部门的团组织落实,最终推动校园社团社会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建设。

承办单位:
主办 苏州市教育局
协办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2-07-25 15:45
办理类型: A: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见附件
〔2022〕苏教办复第105号.pdf
〔2022〕苏教办复第105号.doc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