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059.关于推进苏州元宇宙产业布局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建 议 人:
周荣
建 议 号:
059

标 题:

关于推进苏州元宇宙产业布局的建议

建议内容:
  一、背景内容   (一)元宇宙来源   元宇宙(Metaverse)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92年美国科幻作家尼尔·史蒂芬森创作的小说《雪崩》里,该书中提出了一个对虚拟社会的构想,人们可以藉由目镜、网络技术等工具,用虚拟的分身在计算机模拟的虚拟世界中工作生活。从词根上来看,元(meta)的意思是“超越”,它意味着人机交互下的超越现实的一种新型未来社会愿景形态。在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科幻电影《头号玩家》中,元宇宙这一概念被进一步强化,它被描述成为未来人类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后的“第二人生”(SecondLife)、机器砖块、我的世界等多人在线游戏中,元宇宙逐步成为一个融合了虚拟经济系统的开创性的游戏社会生态,也逐渐成为一种具有超越性力量的新型媒体。   (二)元宇宙新纪元   2020年至2021年被公认为元宇宙爆发式增长的时期。受互联网经济及新冠疫情双重影响,现实世界的隔离加速了非接触式文化生态的纵深发展,人们在网上冲浪的时间大幅增长,虚拟世界生活占比的大幅提升,推进了虚拟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元宇宙要素出现了群聚效应。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罗布乐思(Roblox)正式登陆美国纽交所,上市首日市值既突破400亿美元;美国社交媒体巨头脸书(facebook)母公司宣布更名为元“Meta”;微软正式宣布进军元宇宙;日本索尼、Gree、Hassilas等企业都纷纷进入元宇宙市场布局,甚至韩国政府亲自出手联合韩国多家企业成立“元宇宙联盟”;在互联网红利消退的形势下,中国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也纷纷开始将产业转型升级的着陆点置于元宇宙上。腾讯提出了“全真互联网”的概念以及对“QQ元宇宙”、“王者元宇宙”等商标注册。同时,百度、网易、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也继续进入到元宇宙的市场布局上。这意味着元宇宙将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更加全新的数字时空场域。   (三)元宇宙超强生态链   宇宙被定义为物质的时间与空间。元宇宙作为一个与现实生活交互共生的时空,依托强大的现代化科技生态链,将单一的自然世界延伸至虚实并存的双重世界,再将其衍生出来的新场景、新生产力和新创造力反哺现实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元宇宙的生态链包括底层技术支撑、前端设备平台、场景内容入口等三大板块:   1.底层技术支撑板块包括了区块链、NFT、虚拟代币、人工智能、网络及运算技术、5G通信、GPU、交互技术、物联网、可视化及数字孪生等;   2.前端设备平台板块包括了虚拟主机、AI计算实体、VR/AR、智能可穿戴、触觉、声控、手势、神经设备等硬件设备平台;   3.场景内容板块包括了游戏、社交、体育、加密钱包、交易平台、旅游、会展、教育、影院、购物、广告等。   三个板块所包含的市场体量都非常巨大,可成为未来经济新增长的重要支柱。

  苏州市在元宇宙产业方面的发展现状   2021年12月,中国移动咪咕与金鸡百花电影节合作,结合5G、云VR、AR等技术打造了全球首个“5G元宇宙电影节”。12月27日,百度AI开发大会在“希壤”召开,这是国内首次在元宇宙举办的大会,可同时容纳10万人同屏互动。目前武汉、合肥、上海市徐汇区均将元宇宙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此前浙江、无锡等省市也在相关产业规划中明确了元宇宙领域的发展方向。加强底层核心技术的前瞻研发、推动元宇宙技术在多领域深度应用等成为重点。   江苏也出台了一些支持性政策,提到加强5G、VR、AR等相关的建设(如《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型信息基础建设扩大信息消费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苏政办发[2020]31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商务厅等部门关于促进全省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5号,政策面上鼓励发展元宇宙相关的产业。   2021年12月,苏州召开了一场名为“2021元宇宙大会·万物起源暨区块链创新应用论坛”的大会,携手区块链领域重磅专家学者、上市企业、AR/VR厂商、5G网络运营商等深度探讨了元宇宙未来在苏州的发展。从元宇宙前端设备平台板块来看,苏州是排名前列的电子硬件产品制造基地,生产的电子硬件产品涵盖的领域非常丰富,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但直接生产元宇宙生态链中的沉浸式体验的新型硬件设备还较少,这就对产品创新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场景内容板块的层面看,虽然工业园区微软创新赋能生态加速计划中已出现个别具有“元宇宙概念”的项目,但目前仍处理初期阶段,生产力和创造力还相对较薄弱;就底层技术支撑板块而言,元宇宙是吸纳了信息革命(5G)、互联网革命、人工智能革命及VR、AR、MR等虚拟现实革命的成果,整合了NFT、区块链等数字经济技术在内的成果,苏州虽然有成规模的信息技术产业,也有诸如中国移动苏州研究院、华为苏州研究院等5G通信研究机构,并且在数字孪生技术上也有过一些探索,但产业板块总体上还较弱

  主要建议   (一)着重算力新基建,夯实元宇宙基础   元宇宙是基于一系列集合式数字技术和硬件技术所支持的人类生活深度介入其中的在线虚拟三维环境,构成元宇宙的图像内容、区块链网络、人工智能技术等都离不开算力的支撑,算力的供给和膨胀速度将决定元宇宙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由于元宇宙需要对复杂、庞大的虚拟场景进行渲染,且需要实时的与现实场景进行交互,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传统算力结构已经愈发不能满足智能化对服务高实时性、多场景配适及资源高利用的需求。建议通过搭建云-边-端这种泛在的算力网络,以典型应用为切入点,通过产业联盟成员协作,构建创新的边缘计算业务形态与解决方案,推动算力向边缘下沉,实现算力的“去中心化”,以满足元宇宙新应用场景需求为导向,推进算力网络的标准化工作,为元宇宙的稳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底层技术基础。   (二)立足长三角经济带,打造硬件创新产业链   元宇宙的本质是一种沉浸式环境,VR、AR、MR等设备做为当前的核心硬件载体是第一入口。苏州处于长三角经济带腹地,有着雄厚的制造基础,但在成熟的产业体系背后,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创新短板。建议在原有较好的电子硬件制造产业基础上,协调长江上下流创新生产要素,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区域产业优势,集中攻破微流控芯片、软体机器人、电子皮肤等技术难关,持续不断的优化主机、多镜头拼接全景相机、VR、AR,尤其是MR等元宇宙前端设备平台板块产品的技术创新能力。   可以组织、成立多层次的行业协会/联盟,分工协作,以研发、制造便携式多功能集成元宇宙硬件设备为抓手,锻造制造业长板,加快培育一批商务咨询、研发、设计、检测、知识产权、场景研究、物流等配套制造服务业,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耦合生长,打造硬件创新产业链,提升元宇宙产业价值链,全力推进元宇宙创新产业集群建设。   (三)发挥人才对元宇宙产业发展的正向效应   人才是社会进步的根基,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的驱动。以政府为主体,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制订一系列加快聚集吸引“高尖精”人才,分层次培养科研、实用型人才的体制机制,加大元宇宙科研立项支持力度。以企业为承载,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放宽视野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才队伍,发挥人才效能对元宇宙的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四)创新传播路径与场景,积极反哺社会   元宇宙过往一直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在世人的眼前,但究其内涵,更多的在于聚合创造力、新思想去建造一个突破物质世界限制的新世界。   建议借由丰富有渲染力的场景及开放源代码,在数字孪生技术的帮助下,引导人们对历史、社会、科技等场景进行模拟探索,丰富人们的各类感知,延展人们的创造力,激发人们突破时空和资源的限制,鼓励人们在元宇宙中共同搭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虚拟世界。与此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将人们对未来世界的创新成果提炼甚至移植出来,反向影响到现实世界,让虚拟世界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反哺现实社会,辅助攻克现实社会中伦理、教育、社会治理、科研、医疗等方面的难点,搭建桥梁实现存在与虚无的真实“统一”,创造增量的社会价值,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五)确定价值取向,合理制定制约机制   元宇宙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社会构想,它具有具象化社会属性,人们凭借虚拟的身份在虚拟世界里生活、工作、交易。一方面,政府部门有必要制定一系列措施合理规范平衡行业内各企业的关系,避免出现垄断的现象;另一方面,也要做好顶层设计,确定元宇宙的价值取向,避免脱离伦理、道德和法律的正轨,合理的约束“恶”和“惰”的出现,有效的引导“益”攻效的发挥。

承办单位:
主办 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协办 苏州市科学技术局;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2-07-18 11:32
办理类型: A: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附件

关于推进苏州元宇宙产业布局的建议答复(第059号提案)红头 20220712.doc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