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321.关于建立苏州市高等卫生研究院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建 议 人:
张进平
建 议 号:
321

标 题:

关于建立苏州市高等卫生研究院的建议

建议内容: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上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但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增长,却招致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严重关注。近几年来这些发达国家不仅穷凶极恶的从经济贸易上给予各种制裁,同时从先进技术上给予封锁。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前进步伐。加上近几年来新冠疫情的世界大流行,使我们充分认识到,4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味注重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但却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我们独立自主的,不依赖别国的原始创新,甚至是以创新能力为主的教育模式,始终还是摆脱不了以追求高考分数、发表文章的影响因子、专利的数量,却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是授之以渔,培养挖掘学生的天赋和爱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独特能力。科研的实质不是去模仿一些先进国家的研究,从而追随别人的研究去发表一些所谓的高影响因子文章,以博得一些人的尊重和个人的某些利益。而是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去解决当下和长久的未解的科学本质。专利申请的前提不是为了数量,而是真正能推动行业发展的有用的发明创造。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已充分认识到这些弊端,出台了破五唯政策,但在科研领域还未真正起到效果。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科研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苏州市政府2020年决定把生物医药作为苏州的一号产业,这一重大决定意义深远,将会决定今后若干年苏州工业经济和基础研究生态环境的格局和发展。通过对苏州地区近几年生物医药的调研,发现现有的在苏生物医药企业,基本上都是仿制式的生物药企。真正原始创新的企业几乎没有。在当下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贸易制裁和技术封锁的形式下,要想取得可持续发展,几乎是举步维艰。因此,迫切需要加强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产业制造完整的产业链,从长期来看,形成自我完善的具有强有力竞争力的良好内循环体系。

  而横观整个苏州企业,甚至是在苏高校,这样的原始创新研究机构非常匮乏,这将会对生物一号产业的伟大构想在不久的将来造成致命的打击,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使苏州的生物制药在仿制的原始阶段徘徊,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长远的发展后劲,位列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行业。为此,我建议成立“苏州市高等卫生研究院”。

  1.苏州市高等卫生研究院主要研究领域聚焦在与人类健康直接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区别于现在的以材料为主的姑苏实验室。   2.高等卫生研究院主要运行模式实行PI制,招募世界一流的在研究一线的杰出科学家。这里的杰出不是看头衔,不是看发表文章的数量和影响因子的高低,而是招募世界一流的有原始创新成果和对科学研究浓厚兴趣的世界一流的研究型人才。可以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和院士,但不是招募有院士头衔却整天参入太多行政和社会活动的院士。   3.尽管研究的领衔人是杰出的科学家,但研究生、博士后、技术人员是具体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作为现体制下的市级政府不具备研究生和博士后的招生资格。因此非常必要和在地高校在人员编制、研究生招生、博士后资源、学科建设、场所设施等诸多方面实行共享共管。   4.由苏州市政府完全出资建设,包括所有研究人员的工资、研究费用,日常管理运行支出,纳入政府总体预算。院内所有研究人员给予远高于一般高校研究人员的待遇,使他们能够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实行严格的年薪制。   5.对研究院内的所有人员不以申请项目、发表文章和专利申请为考核指标,以发现和解决基础和临床科学重大核心问题为目标,潜心做原始创新的研究。主要考核工作状态以及在跨度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研究成果对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原始推动作用。不用利益诱导科研人员,不实行奖励绩效制度。所有研究成果归属于政府、学校和研究团队所有。

承办单位:
主办 苏州市科学技术局
协办 苏州市财政局;苏州市教育局;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2-08-11 15:05
办理类型: A: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
第321号提案的答复

张进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苏州市高等卫生研究院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阶段有关工作
    1、着力发展苏州高等教育。截至2021年底,全市拥有高校26所,其中普通本科高校6所、高职院校17所、独立学院3所,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27.51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0.20万人、硕士研究生1.89万人、本科生12.42万人、专科生13.00万人。拥有在职教职工2.03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41万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0.17万人、副高级职称0.43万人,具有博士学位的0.53万人。据统计,全市高校49%的研究生、54 %的本科生、57 %的专科生都选择留在苏州就业创业,为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持续的人才支撑。
    2、重点支持苏州大学创新发展。“十二五”至今,市财政明确给予苏州大学支持资金总额为113.67亿元,已拨付39.47亿元,2022年预算已安排10.98亿元,待安排63.22亿元。其中,2021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卫健委、苏州市与苏州大学签约四方共建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从2021年~2025年,市级财政将提供10亿元专项经费,支持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做好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
    3、大力发展新型研发组织。2017年以来,市科技部门为了进一步集聚高端研发资源,更好地实现科技和产业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孵化科技型企业,制定出台了苏州市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政策。截止目前,苏州市级新型研发机构78家,其中,电子信息领域23家,装备制造领域26家,生物医药领域12家,先进材料领域18家。
    二、下阶段推进举措
    下阶段,市科技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将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建设苏州高等卫生研究院的考虑有:一是支持在苏高等院校探索建设高等卫生研究院。发挥苏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作用,特别是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的整体优势,推进筹划苏州高等卫生研究院建设方案,协助上报市政府研究决策。二是引导多元化投入建设高等卫生研究院。建立健全财政引导与社会化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支撑高等卫生研究院开展建设。三是推动高等卫生研究院建立新型研发机制。发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作用,着力推动集聚人才团队、自主科研模式和绩效考核等新型研发机构的灵活机制运用到高等卫生研究院。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苏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8月11日      

联 系 人:廖希明
联系电话:65230762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