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人:
|
徐建成
|
建 议 号:
|
126
|
标 题: |
关于提升我市各区之间结合地带综合建设治理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苏州各辖区投重金争相建设各自核心板块,对城市宣传、大型项目招商落地、创新产业聚集、高科技人才引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各区对非核心区域的建设治理则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各区之间结合部地带,路面破旧,旧工厂和旧住宅成片,形成“三不管”地带。例如高新区和相城区结合地带——大通路与长旺路交界处,吴中区和吴江区结合地带——尹东工业区、郭巷工业加工区等处,马路上电瓶车多,很多路段要和工程车共用同一车道,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马路两侧则有很多脏乱的小饭馆、小摊点、木材厂、轮胎修理厂、废旧闲置厂房等,长期未处理的建筑垃圾随处可见,已拆未建的房屋和工厂内荒草丛生且没有遮拦,驱车经过感官很差。与核心地段的日新月异相比,这些地段的面貌几乎是十年如一日,长期没有明显的发展改变,拉低了苏州整体的城市建设水平。
因为离核心区远,又处在两区结合地段,责任划分不清,常有责任纠纷,结合地段的建设治理缺乏统一性。而且这些区域流动人口较多,环境治理和城市建设难度大,投入与收效不成正比,往往会被各城区政府和建设部门选择性忽视,各区都不愿意投入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成为制约各区结合地段综合治理的重要因素。
此类现象并非苏州特色,在其他省份、城市、城区间也较为常见,但作为国内新一线城市,苏州在城区结合地带治理问题上应当大幅提升、争作模范。综合各地经验和历史经验,结合地带的建设与治理,最忌各区上级部门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沟通、缺乏协调性、缺少统一方案。
1、加强各城区政府和城管部门、建设部门的责任划分。对于本辖区出现的脏乱差、缺乏治理、治理不到位问题,哪怕是出现在边缘处、交界处,也要责任明确、归属清晰。一路、一桥、一墙、一河,都不能存在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
2、由市级部门统一协调,牵头制定3-5年综合建设治理方案,由各区相关部门配合实施;
3、加快“结合地带”低端制造业、作坊式生产厂的淘汰与优化。苏州是工业产值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城市,产业配套和营商环境十分优越,在市区很多工业区饱和的情况下,应当出台更有力度的招商引资政策,有针对性的引进高科技企业和优势产能在各区结合地带的落地,提升该区域的智能制造水平,同步带动配套设施和景观环境的完善,打造全国独优的苏州城区结合部风景,让苏州城区结合部建设治理,成为与环金鸡湖CBD、阳澄湖服务区齐名的城市名片项目。
|
承办单位:
|
主办 | 苏州市城市管理局 | |
协办 | 相城区政府;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高新区管委会;吴中区政府;苏州市公安局;工业园区管委会;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吴江区政府;姑苏区政府;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2-07-18 09:56 |
办理类型: | A: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徐建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各区之间结合地带综合建设治理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正如您提到的,各区结合地带建筑环境风貌、设施配套建设、城市市容环境与核心区域存在一定差距,不利于城市形象和城市发展。近年来,市级相关部门及各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开展结合地带综合建设治理。 一是鼓励和扶持盘活存量资源。针对结合地带废旧闲置厂房,低效用地的情况,我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举措。2013年,我市出台了《关于优化配置城镇建设用地 加快城市更新改造的实施意见》(苏府〔2013〕147号),鼓励各类主体利用自有存量土地按照新的规划要求进行自行改造。2017年,出台了《关于促进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 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水平的实施意见》(苏府〔2017〕60号),完善了自行改造政策在分割要求和开发业态上的限制。2020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促进存量建筑盘活利用 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益的指导意见》(苏府〔2020〕319号),提出要结合存量建筑现状和实际要求,通过临时改变建筑使用功能和永久调整用地性质推动存量建筑活化使用。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市住建局研究探索跨区域项目共建共担机制,完善以市为主、协调全局、统筹推进的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共担机制,高标准衔接结合地区的一般道路瓶颈路段,打通断头路,提升互联互通水平。目前,全市在建的跨区域城市道路建设项目12个,10个项目于今年陆续完工,将进一步提升各区结合地带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三是全面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近年来,市城管局以城郊结合部等区域为重点,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涵盖基础设施改善、景观品质提升、违建拆除后的容貌恢复、空间环境和街面秩序整治等方面,有效提升城市容貌。2022年,苏州市城管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共建洁净家园 同创文明城市”全民大扫除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摸排结合地带等区域卫生死角,全面推进社会面大扫除行动,“以点带面”带动城市环境面貌实现较大改观,不断促进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水平。 四是及时做好结合地带的责任划分及责任人的确认。市城管局认真排摸各区结合地带积存的市容环境问题,加强沟通协调,按照行政权属,明确管辖范围,做好责任划分,在治理上形成合力,在管理上形成联动。针对日常检查发现的区域管理扯皮问题,市城管局对高新区和相城区、吴中区和吴江区结合地带的环境问题及时做好责任人的确认,加强跨区之间的管理联动。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结合地带的现状,结合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发挥市城管委高位协调作用。按照部门职能分工,加强对住建、公安等部门以及各县级市(区)统筹协调,对结合地带环境问题及时交办相关部门和板块处理,提升结合地带整体面貌。 二是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以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为引领,指导各地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将结合地带环境问题整治摆上更加突出位置。探索开展市容乱点整治工作,以解决常见多发、动态性强的市容环境问题为突破口,试点开展结合地带市容乱点整治工作。 三是加强对结合地带市容环境管理暗查。及时通报问题情况,督促各地做好结合地带市容环境的长效管理。督促沿街商户严格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制,加大对不履责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流动摊点整治,规范占道经营,不断提升结合地带市容环境。
苏州市城市管理局 2022年7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