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7.关于大力发展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阵地助力“双减”政策落实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蒋妍
|
建 议 号:
|
467
|
标 题: |
关于大力发展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阵地助力“双减”政策落实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一、基本情况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中小学学生课后作业、校外培训、课后服务等作出明确规范,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提供了制度保障。
根据《苏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截止2020年,苏州市常住人口为1274.83万人,0~17岁儿童总人口为198.50万人,占15.6%,其中0~14岁儿童人口为172.72万人,占13.55%;根据教育部门相关统计,苏州现有中小学生133万。随着“双减”政策进一步落地落实,青少年课外可支配的时间逐渐增多,据统计,青少年每年累计假日和校外时间近170天。为了满足广大青少年课外活动的需求,苏州已建成的11个综合实践学校、11个青少年活动中心、800多个市/区级社会实践基地(体验站)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功能多样、互补性强的校外活动场所网络。然而,与上百万名未成年人的发展需要相比,目前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二、问题分析
1.校外教育作为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教育形式,并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存在着重学历教育,轻实践教育的普遍现象。公立校外教育活动阵地供给不足,政府、群团组织主办的公益性教育活动机构总量不大,地区分布不均,发展程度不平衡。民办校外教育活动阵地服务质量高低不一,市场化的校外机构目前作为少年儿童社会教育的主体,存在价格较高、价值观引导普遍不足的现象,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日常活动。
2.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的活动和形式也比较单一,难以发挥校外活动场所应有的功能。长时间以来,绝大多数校外活动场所都侧重于开办各种学科辅导班和文体类培训班,涉及思想品德、社会认知、动手实践的活动较少,没有设置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内容和项目,降低了校外教育活动阵地的吸引力和参与的趣味性。
3.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的发展还受到了资金和人员队伍的制约。目前多数校外活动场所面临着资金紧缺的困难。很多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特别是新建场所普遍缺少懂教育、会管理的专门人才,兼职教师现象非常普遍。
此外,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建设还普遍面临地位不明,职能不清,缺乏法律政策支持;多头管理,资源分散,缺少例如青少年校外教育联席会议等科学规范的议事制度等问题。
三、对策建议
1.加大公立校外教育活动阵地建设。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各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青少年校外工作体制机制,强化支持保障;加强公益性活动阵地建设,在已有阵地建立青少年固定活动场所;扩大功能辐射区域,重视社区、农村活动阵地建设。
2.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要加强统筹指导、日常监管,面向青少年广泛开展实践教育;推动建立校外少先队组织,开展相关少先队活动。
3.加强公共财政保障。面向社会多渠道筹措资金,将建设重心逐步转移到乡村和城市社区;将公益性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阵地建设、运营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明确校外教育活动场所教师的评定标准、审批程序和福利待遇。
|
承办单位:
|
主办 | 苏州市教育局 | |
协办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州市委员会;苏州市财政局;苏州市委宣传部;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2-07-19 09:48 |
办理类型: | A: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见附件 |
||
〔2022〕苏教办复第96号.pdf | |||
〔2022〕苏教办复第96号.doc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