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关于加快实现中小学校“中央厨房+卫星厨房”供餐模式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侍亦峰
|
建 议 号:
|
247
|
标 题: |
关于加快实现中小学校“中央厨房+卫星厨房”供餐模式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近年来,随着我市中小学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化,各校食堂采用了新的管理机制,建立了统一的供货渠道,规范了运营模式。各校食堂都安装了“阳光食堂”平台,实现了生产流程实时监控。总的来看,就餐价格基本稳定,饭菜质量有所提高,食堂服务态度发生了较大变化,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但是,因为各校食堂硬件条件和生产能力不同,造成供餐品质差异;)部分食堂管理人员思想存在偏差,管理水平不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学生就餐问题依旧是家长和社会所关注的热点。 为继续深化中小校后勤工作改革,确保广大师生的健康和学校教育教学的稳定,确保学校供餐安全,提高供餐质量,提升供餐效率,降低餐食价格,建议加快建设“中央厨房”,实现我市中小学“中央厨房+卫星厨房”的供餐模式。
1.食堂硬件问题。现行的校园食堂对生产有一定的硬件要求。包括建筑安全、场地面积、结构布局、设施设备、消防安全、维修保养等等。新建学校能严格按照规范建设食堂。已有学校都是在原有食堂建筑上进行改造,无法一次性满足所有管理规范,生产过程会存在一定的隐患。由于校园属于人员高度聚集区,改造过程中不得不考虑设置相当面积的就餐区。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本就不宽裕的教学场地。部分老校还没有条件设立独立的校内食堂。
2.运营管理问题。通过苏州市政府及苏州市教育局的不断努力目前已经建构了比较完善的原材料供货渠道。通过巡查和审计强化了运营监管。但食堂生产专业性强,流程长,人员密集,管理复杂。不少学校采用聘请生产团队,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监督的方式实施管理。实际情况下无法保证校方人员24小时和全方位的监管。在某些时候甚至不少环节脱离监管,给食品安全、财务安全留下漏洞。
3.人员配置问题。食堂运行、营养配餐、卫生监督、财务等工作专业性都极强。各中小学目前普遍缺少工勤岗位。很多学校食堂管理人员都是教师兼职。这种人员配置既不利于食堂管理,也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 4.其它安全问题。学校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十分重要。食堂生产涉及燃气、电力,对消防安全要求很高。食堂生产人员众多,能占到后勤外来人员的一半以上。并且人员流动性强,人员组成复杂,治安、防疫的压力极大。
1.由教育部门牵头,市场监督、财政、税务、消防等部门配合,遵循“严格要求、公平竞争”的原则,通过政府采购的模式择优选择几家具有运营和生产实力的企业参与建设“中央厨房+卫星厨房”。通过统一采购和集中生产,定点定时配送实现供餐。由专业企业负责生产以达成可以规范生产流程、提高餐食质量、降低餐食价格、保证食品安全的目的。同时由各部门形成管理转办,出台监管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做好从采购到配送的全流程监管,做好财务监管。保证全市中小学师生的餐食更加安全更加健康更加实惠。
2.应考虑到学校各区各校的实际情况,整合各校资源。打破单位隶属,考虑在场地设施较好,交通便利的单位设立“卫星厨房”,提高餐食配送的效率。其余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将取消生产区,拓展就餐场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就餐需求。 3.“中央厨房+卫星厨房”改变的是生产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由“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学校承担管理与监督的职能。
|
承办单位:
|
主办 | 苏州市教育局 | |
协办 | 苏州市财政局;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防支队;苏州市税务局;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2-07-13 14:26 |
办理类型: | A: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见附件 |
||
〔2022〕苏教办复第80号.doc | |||
〔2022〕苏教办复第80号.pdf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