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186.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提升数字政务水平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16:19 浏览
建 议 人:
黄卫东
建 议 号:
186

标 题:

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提升数字政务水平的建议

建议内容: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新型信息与网络技术,综合了分布式账本、非对称加密、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等关键技术,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在跨部门协作、多环节业务、低成本信任等场景有广泛应用。大力推进政务服务领域区块链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效率、助力政府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构建新型社会治理体系。当前,苏州大市范围内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2022)的通知》精神,积极推动数字政务创新改革,不断探索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数字政务服务融合场景,在实现群众“最多跑一次”、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仍存在部分地方政务政务数据共享质量不高、权属界定不清、数据使用方“不敢用”等现象,亟待进一步解决。

  一、存在问题对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大数据应用起到关键作用。由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掌握的政务数据,是现阶段数量最庞大、价值密度最高的一类数据资源,可该类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数据部门化、单位化、碎片化依然突出,企业和群众去政府部门办事,避免不了的是交不完的材料和来回跑腿。通过走访调研各相关部门,提到最多的是数据共享的安全和时效问题,而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区块链平台与各部门业务系统不冲突、不矛盾,在不改变各部门审批权限和系统操作的前提下,整合串联审批各个办理环节,极易实现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的跨领域协同,更深层次的融合服务,同时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具体建议   一是推进区块链平台搭建与数据上链。   (一)搭建区块链基础平台由市大数据局搭建全市区块链基础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账本、非对称加密、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等关键技术,打破传统政务服务向“互联网+政务”服务转型的信用和安全藩篱,进一步实现互联网与政务的深度融合。通过探索利用区块链+政务数据的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二)全市政务数据上链在区块链基础平台搭建完成后,由市大数据局将不同部门掌握的政务数据上链,通过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和共识机制,实现各部门在数据资产自营自管的基础上,提高应用效果。在场景实现过程中,数据以“可用不可见”的方式通过查询接口、加密传输实现链上核验,既不对原有数据做任何修改,也无需拷贝全量数据,且数据核验交易过程也会上链,保证数据安全和共享过程不可篡改。   二是推动区块链应用场景全面落地。   (一)区块链+数字身份认证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的特性从根本上解决上身份认证的问题,出生证、房产证、婚姻证等个人和企业和证明都可以在区块链上公证,变成全球都信任的东西,有效的解决了很多人开各种证明时会遇到“证明我是我”的窘境。   (二)区块链+政务服务资源共享交换依托目录链完成三级目录编制,在链上完成数据的分级标签,目录链驱动数据汇聚,数据治理成果上链,分析成果数据在链上注册,依托目录链申请原始数据服务,链上注销数据目录。通过探针保证目录实时更新,服务不中断。   (三)区块链+电子证照各类证明材料由区块链上发证部门数据直接验证,有效减少公众提交材料的证明,实现公众线上“一步”、线下“一次”的效果,提升办事获得感。区块链实现各部门证照数据实时共享,有效辅助窗口人员及审批人员验证材料真伪,大幅提高形式性审查和审慎性审查的效率,降低窗口人员履职风险。区块链在政务服务应用中有效保护证照数据安全,只有授权后,使用者才能查看相关证照数据,杜绝各部门将数据移作他用。   (四)区块链+信用管理与服务(征信)基于区块链,实现政务服务过程中的信用数据、个人信用数据多点全面记录与共享,保障信用数据的真实可靠与全程可追溯,打造高效的征信生态圈,提升信用数据服务能图片,支撑联合奖惩与各类公共用信服务。   (五)区块链+政务服务事项联合审批用户提交的材料从生成、传送、储存到使用的全程中都盖上“戳”,确保全程数据可溯源、不可篡改。一旦相关材料及信息核准通过,就实时推送数据至区块链上,保证部门间数据的可信流通和共享。住建、规自、税务、银行等部门实时将数据下链,启动各自事项的办理流程,也就是说,企业群众一次性提交的资料,可供其他部门采用,不再需要重复提交了。比如电子合同、电子证照等。

承办单位:
主办 市政府办公室(大数据管理局)
协办 苏州市司法局;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苏州市公安局;苏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苏州市行政审批局;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2-07-13 17:52
办理类型: A: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详见附件。

186号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pdf
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 186 号提案的主办意见.pdf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