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人: | 谢佐君; | 建 议 号: | 264 |
标 题: | 关于对姑苏区文保、控保建筑解危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被公认的宜居城市。近年来,苏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许多老城区的老旧建筑年代久远、质量不高,甚至有的已经是摇摇欲坠的危房了。特别是文保、控保建筑,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技术和文化的结晶,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遗存,是珍贵的研究材料。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是对社会共同记忆和利益的保护,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日益物质化的今天,做好文保、控保建筑的修缮、维护工作显得极其迫切和重要。而危房问题就更是事关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好多居民住在危旧的控保建筑中,问题越积越多,越积越复杂,必须加以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给予解决。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一些房屋危旧程度十分严重。这些老房子外墙开裂、砖块脱落、屋檐下滑、墙体倾斜、天花板下坠、屋顶漏水、下水道堵塞、白蚁侵蚀……安全隐患比比皆是、令人担忧。有少部分房屋破败不堪(例如梵门桥弄大众里3号),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被有资质的鉴定机构予以正式鉴定,但其实已是事实上的危房。这里的环境脏乱差,消防安全隐患多。由于居住于此的居民情况复杂,有户主自住的、有租房的、有本地人、有外来流动人员、有家庭式的、也有集体宿舍式的……且居住人群普遍层次较低,大都缺乏卫生意识、安全意识。加上这些老旧建筑互相毗连,至今未通管道煤气中,防火等级极低,用电线路、设施和设备老化,线路乱拉乱扯现象普遍,极易引起火灾事故。加之道路、巷道狭窄,消防通道不畅,发生火灾时消防救援十分困难。 建议:为保障这些住宅里的居民的人身安全、生活秩序,又保护好文保、控保建筑,现建议如下: 1.请相关部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进行一次有计划,分批次专业的房屋质量全面鉴定,对隐患房屋的安全情况进行专业的排查登记,按隐患的危险程度进行适当分类; 2.对危险房屋特别是对文保、控保安全隐患房屋根据危旧程度开展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修缮,建议出台一些相关补偿政策,使居民能腾出老宅,积极配合修缮工作; 3.定期对隐患房屋进行安全巡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姑苏区政府 | |
会 办 |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0-05-20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 第264号提案的答复 谢佐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对姑苏区文保、控保建筑解危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姑苏区古建筑中涉及直管公房的基本情况 经调查,姑苏区共有文保建筑184处,控制保护建筑254处,其中属于直管公房的文保建筑有54处,控保建筑137处,由产权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姑苏区住房和建设委员会进行管理。 二、直管公房中控文保建筑的修缮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文保建筑和控保建筑贯彻“谁使用、谁维修”的原则。近年来,随着古城保护的需要,市、区两级公房管理部门加强对控文保的修缮和保护,加强日常动态管理,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古建筑,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最低限度干预、使用恰当的保护技术”的文物建筑修缮原则,修缮方案报文物部门批准同意后,通过市场招标由古建资质的施工单位实施修缮。2017-2019年,公房管理部门共对吴廷琛故居、李根源故居、遂园等12处文控保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 三、直管公房控文保建筑存在的问题 随着苏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古城的保护利用尤其是控文保建筑的保护、利用呈现出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众多分布在苏州古城内的古建老宅大部分作为民居使用。在上世纪60、70年代被福利分房分配给居民,到了80、90年代由于古建老宅的居住户数多、户均面积较小,而部分居民对古建老宅的保护意识不强,随意改造、搭建甚至破坏现象较为普遍。 2.公私混合产权的古建老宅,私房部分难以保护修复,其原因有: 产权继承纠纷,产权人不在苏州,修复抢修的费用摊分落实困难等等。典型的例子即汤家巷24号春晖堂杨宅的私房部分。 3.公用客堂、天井院落内居住户自行违建的现象多见,影响了古建老宅的保护利用。例如史家巷46 48号吴氏垂裕义庄。 4.外来人群的转租户不规范地乱拉私接电线,用电线路超负荷运转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四、直管公房控文保建筑修缮、保护和利用的举措 为此,我们通过协调相关部门,提出相关建议,做好相关工作,并开展一些有益探索和尝试: 1.加强对文控保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公房管理部门加大对文控保建筑中直管公房的修缮、保护和利用力度,改善百姓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2020年,计划对怀厚堂王宅等9处文控保建筑组织解危修缮。同时,按照直管公房管理规定以及市住建局下发的《2020年直管公房安全管理工作要点》,各直管公房管理单位加强各类直管公房包括文控保、古建老宅安全检查和日常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抢险整治,提高直管公房日常养护质量和效率,逐步推进公房完损等级评定。组织实施重点房屋的解危修缮,继续加大古建筑修缮,加强与文物部门协调,妥善解决古建筑保护与租户居住安全的矛盾,尤其古建筑中居住用途危房能尽快修缮。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在大力宣传文物古建筑保保护工作、出台文物古建筑保护政策、落实文物古建筑安全管理责任、加强文物古建筑安全检查巡查、建立文物古建筑修缮技术队伍等方面展开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在文保、控保建筑解危和改造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在项目审批层面全面配合,配合相关单位出台文保、控保建筑解危改造的配套政策。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推进文控保建筑的解危修缮,使文控保、古建筑安全保护形势得到根本性改善。 2.加强宣传教育以及诚信体系建设。公房管理部门通过微信、短信、新闻媒体、协议约定等多种渠道方式,加强公房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强化租户的安全意识,规范租户的房屋使用安全行为,引导租户减少对文保控、古建老宅的人为破坏,自觉保护和使用各类古建筑直管公房。同时,将古建老宅的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直管公房诚信体系之中,并与全区信用平台对接。 3.实施部分古建老宅居民搬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项目带动实施居民搬迁,在平江片区、道前片区等地区,按照古城保护的发展要求,市、区两级通过古城保护项目的实施,有计划地对部分古建老宅的居民实施搬迁,在整体修复后实施保护利用。二是由市住建局对部分区域内采用公房置换的方式,对公房居民实施搬迁,如:仁德坊4号、通关坊7号等文控保建筑,其中仁德坊4号已经搬迁完成。 同时,姑苏区也在探索预约式搬迁形式,实行人性化的协议搬迁方式,采取货币补偿、安置定销房、置换二手房等不同方式协议搬迁部分居民,降低各类古建老宅居住密度,有利于古建老宅的合理使用和保护。但限于资金、房源不足,实施有一定难度。 4.梵门桥弄大众里3号:该建筑已于2019年请苏州市房屋安全鉴定中心进行鉴定,鉴定结论:该房屋危险性等级定为D级,即为整幢危房,建议立即采取解危措施。公房管理部门收到鉴定报告书后,立即组织召开房屋修缮协商会,但部分居民不愿意配合维修,希望以征收等形式腾迁房屋。公房管理部门按照控文保护修缮工作流程,委托专业设计单位进行修缮设计,目前方案已通过市文物局审批。4月再次征求居民意见,30户公房居民有大部分居民要求征收搬迁。公房管理部门已将居民意见反馈街道,目前正积极协调街道向上争取区里相关项目实施协议搬迁。 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政府2020年5月12日 联 系 人:陈斌 联系电话:68722303 抄 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