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人: | 民盟苏州市委员会 | 建 议 号: | 036 |
标 题: | 关于有序推进我市智慧校园建设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2018年初,教育部下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确定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2018年5月江苏省制定《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决定在全省中小学推进智慧校园建设。苏州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智慧校园建设起步较早:2014年出台《苏州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2017年有30所智慧校园示范校项目学校完成终期验收。2018年苏州市全面启动“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评估工作,目前包括苏州第十中学校在内的144所学校通过苏州市级评估验收。但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苏州的智慧校园建设距2020年全市70%的学校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标准,以及苏州被教育部列入“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培育名单的目标还有相当差距。 一、差距与不足 1、智慧校园建设落后于其他地区,甚至不如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我们从江西上饶市调研到,上饶市于2017年2月启动“腾讯智慧校园”普惠建设,当年底全市665所学校开通腾讯智慧校园,注册人员167万,公办中小学校开通率100%、教师使用率100%。上饶市通过“腾讯智慧校园”连接能力,搭建大数据平台,将原有信息化产品整合,建设了学校管理、资源共享、家校互通、媒体宣传等24个系统、81项功能。通过这些功能的使用,有效加强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联系,使学校管理效率大大提升,学生通过优质教学资源,学习成绩也得到了相应提升。上饶市的成功案例已复制到河南、甘肃、江西、浙江、四川、山东等省份,30余个市县。 2、与现实需求有较大差距。由于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学校早期添置的设备与信息化的发展逐步不相适应,且更新周期长,我市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已落后于南京、无锡、常州等地,有些方面甚至已落后于苏中苏北地区。如南通市很多县市教室黑板已更新为希沃一体机,智学网、智课网的引入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南通一中同时使用智学网、智课网,并做到了日常应用。在智慧校园建设上,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距离环境全面感知、网络无缝互通、海量数据支撑及分析、开放学习环境、师生个性服务等还有一定距离,对比省内部分地区也有差距,省内的南京、常州、无锡等地已建成较多真正具备“智慧校园系统”的智慧校园,而我市不少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还刚刚起步。 二、原因分析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各县区的发展也不平衡;二是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一。上饶市的经验是从上到下领导重视,抢得了先机,实现了从区域教育信息化基础薄弱到智慧校园建设走到全国前列的“变道超车”。我市不少学校负责人安于现状、引领不够,建设进展缓慢;三是不少已创建智慧校园功能还比较单一。智慧校园,应该是融合“智慧管理”“智慧家校”“智慧课堂”“智慧安防”等版块的整体解决方案,我市30所智慧教育示范试点学校在建设中注重“一校一品”的同时,不少学校还是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四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很多学校信息化建设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导致很多硬件未能充分应用,浪费、老化严重。智慧校园建设中也同样如此,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培训,教师参与智慧校园建设的热情不高,应用水平也亟待提高。智慧校园建设是系统工程,教育、大数据、财政、乡镇和学校协同推进建设。要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智慧教育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大力推进。 为此,建议如下: 三、意见建议 第一、要做好顶层设计。一是要根据我市智慧校园建设现状和学校需求,做好全市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建设规划。要从学段特点出发来建设,不搞一刀切。可在具备智慧校园各项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鼓励学校开发个性化功能,体现“一校一品”。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智慧校园工作领导小组,有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要制订智慧校园建设方案,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创新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工作。二是市教育局要制订相应的考核机制,以激发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意识,有序推进我市的智慧校园建设,顺利完成《苏州市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中关于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 第二,要加大资金投入。市教育局根据建设规划,重新核算资金需求,争取市财政的更大支持。同时,开拓思路,寻求建设新途径。如不少学校采用了“校企合作”的举措,与移动、电信、腾讯等公司合作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停用已落后的家校路路通平台,将原来的每年120元家校通使用费改为智慧校园使用费。这样,家长没有多花一分钱,而家校沟通的功能得到了大大增强。让企业参与智慧校园建设,可以缓解财政资金投入的压力。 第三,要加强人才培养。要提高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意识,同时需引入专业人才,夯实日常应用。学校是智慧校园建设主体,要将智慧校园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学校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的重点工作和重要抓手。建立智慧校园专业人才引入、培养的专门机制,确保有专业人员负责教师的应用培训,系统的日常应用和维护,以使智慧校园系统真正成为学校管理更高效、课堂教学更灵动、学生学习更高效、家校沟通更通畅的有效载体,服务于更高品质学校的建设。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教育局 | |
会 办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0-05-29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详见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