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449.关于开展中小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和体验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2 11:35 浏览

建 议 人:
伍立峰;
建 议 号:
449

标    题:

关于开展中小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和体验的建议

建议内容:

 

自西学东渐,西方医学的诊疗手段逐渐替代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不断抬升的巨额医疗成本并未得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药源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现代医学重“已病”而轻“未病”,使得医院人满为患,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基于此,2019年底习总书记提出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落实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这看似是医疗界的难题,但对于教育界,更是一项艰深而持久的任务。 

具体到工作中,是如何教育青少年认知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智慧,并能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学习当中。传统中医重在调整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由机体自行抗击疾病,以达到“未病先防”的效果。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还缓解了目前儿科医生严重不足的困境。

为此建议:

1.在每年医师节,由学校组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举行巡讲、义诊,还可推出“苏派中医大讲堂”活动。活动方式可灵活多样,便于激发中小学生对学习中医的兴趣。

2. 建议成立中医药教材编委会,组织专家撰写教材内容。传统经典的《内经》、《伤寒》都应贯穿其中,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以四书五经为基底,辨识阴阳五行,逐渐养成中医的辩证思维,为后续理论学习和诊疗实践奠定基础。

3. 鼓励学生通过实践验证中医理论的实用性。可以通过食疗、中药沐浴、中药熏蒸、推拿、针灸、拔罐等物理方法尝试解决自己的小病和常见病,用疗效激励自己进而影响家人和朋友,这对于学习中医的青少年来说,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励。

这些经过几千年验证的中医药技术,毒副作用小,大力推广不仅能降低医疗成本,还能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用各种方式让中小学生接受中医,践行中医,因为中医不仅是身体层面的健身,更是心理层面的养生,只有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逐渐建立文化自信,传统中医学的勃兴才指日可待。

  

承办单位:
主 办 苏州市教育局
会 办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0-06-03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详见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