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人: | 张新; | 建 议 号: | 246 |
标 题: | 关于科学打造苏州市玉石文化交易市场 助推传统手工艺经济文化再发展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历史上,苏州琢玉工艺史上的苏派闻名遐迩,以软玉材料为主,小巧精细、地域风格明显是苏州玉雕的基本特点。苏州玉雕市场不仅规模大,而且层次分明。在苏州市区,不仅有超过千家门店,而且已形成三个规模化的原石市场,沿核心城区周边市场,历史文化街区、景区辅街市场,沿太湖一带市场。苏州玉石市场的繁荣发展,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深厚的历史积淀,汇集了几代人汗水与智慧的结晶。然而随着玉石行业的发展,古老玉石文脉也无法抵御全国玉器市场低迷对苏州玉雕行业产生的巨大冲击。为什么玉文化在苏州市场越走越窄,究其原因,概况为以下几点: 1、市场缺乏统一管理。苏州玉雕行业协会,分别为苏州市玉石雕刻行业协会和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多头管理使市场缺乏统一管理,影响行业良性发展; 2、从业者总体素质偏低。苏州玉雕行业虽各级大师、名人不在少数,但总体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专业素养; 3、模仿、抄袭、造假现象严重。抄袭、仿款行为阻碍了行业品牌良性发展,不仅损害玉雕名家的声誉,更打击消费者的信心,让人敬而远之; 4、部分商家不良经营,将和田山料、青海料、俄料、韩料等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降低行业公信力。 近年来,苏州市不断探索玉石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径,一方面通过推动苏州市玉石产业的建设拉动经济,带动消费,另一方面通过传播玉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因此要促进玉石传统文化再发展,就要以文化为引领,打造科学高效的玉石文化交易市场,对此,我谈几点举措: 1、在政府的监管下,科学打造集玉石工艺品收藏、制作、展示、销售、体验、培训、交流、拍卖等为一体的玉石交易市场; 2、明确苏州玉雕行业协会的主体责任,相关行业协会应加强对玉雕师和市场的管理,对苏州玉雕从业者的管理与监督,配合政府,组织玉雕工艺师开展职称评定、展览展会、考察实践等; 3、建立与政府相关部门、高校相关专业合作关系,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在高校开办传统艺术研习班、通过划转和合作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作为正式科目走进高等教育课堂等形式,将苏州玉器工艺引进职业学校以及大学课堂,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培养一批懂专业、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
会 办 |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苏州市教育局;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0-06-22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A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 第246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张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科学打造苏州市玉石文化交易市场,助推传统手工艺经济文化再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玉雕行业发展的关心支持。根据市政府办安排,我局作为提案答复主办部门,市文广旅局、市场监管局和市教育局作为协办部门,各部门结合实际,对相关情况认真梳理,现对提案答复如下: 苏州是中国玉雕发源地之一,苏州玉雕是我市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是我市传统苏作工艺的代表之一。苏州玉雕始于新石器时代,盛于明清;九十年代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玉雕行业从国有、集体为主导向私营、个体转型,整个行业由此进入低迷阶段,当前则处于回升起步的状态。 一、目前我市玉石交易市场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成型的工艺品交易市场在寸土寸金的古城区内有苏州艺都玉器古玩市场、大成坊的古玩玉器交易场等,古城区外围有设施较为完善苏州古玩城,建筑面积达三万平方米、并有多位国内外知名大师和收藏家入驻,市区周边有呈辉国际投资(澳门)有限公司全额投资总建筑面积将达100万平方米的中国工艺文化城,呈辉国际携手中国工艺美术集团规划建设“华艺品国际交易中心”、“中国工艺第一街”、“工艺文化产品创意研发暨版权保护基地”、“国际会展中心”、“大师原创作品博览馆”、“休闲娱乐公园”、“华意酒店”、“仓储物流中心”、“工艺品鉴定中心及其它配套的公共服务体系”等九大功能区,项目第一期开发352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该项目目前处于持续开发建设中,将努力建成为全国闻名的工艺品礼品博览交易中心。 二、促进玉雕行业发展相关举措 您所提三点举措建议对我市玉雕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较强的建设性指引,针对当前苏州玉石文化市场发展势头有所下降的现状,市各部门正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进一步促进玉雕行业的发展。 (一)加大对玉石文化行业的政策扶持 根据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由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要求,为推动苏州传统工艺的振兴发展,我市于2018年发布了《苏州市工艺美术(丝绸)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其中,建立了我市传统工艺重点振兴项目目录,玉雕位列其中。从政策层面上对玉雕行业进行动态管理,予以重点支持。特别明确从人才培育力度、产学研生态体系建设、提升创意创新能力和品牌意识、加强行业组织建设、促进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普及、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载体作用等全方面多角度促进玉石文化产业发展。设立非遗专项资金,保障苏州玉石雕刻技艺的文献记录,编撰完成《当代玉雕研究》一书。 (二)发挥玉石文化平台的功能作用 每年的“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和“中国子冈杯玉石雕作品展”这两大会展平台都坚持“跨界•融合•多元”的办展目标和“专业+产业”办展特色,给苏州玉石文化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在每界的展会上都有苏州的玉石文化手艺人、玉石文化文创产品和优质的玉石文化企业大放光彩,吸引国内外的关注。有效地推动了玉石文创产品走向市场,推动玉石行业跨界对接。同时,深入开展“新手工艺运动”,设立中国“新手工艺运动大奖”,将玉石文化发展理念贯穿于传统工艺发展全过程。 (三)提高玉石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市文广旅局举办“触动”——市民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体验、“寻踪”——苏州非遗传承人进故宫、“艺见”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面对面等非遗品牌活动。加强与国内外城市的交流,架起苏州玉石文化走出去的桥梁。鼓励园林景区、历史文化街区、文博场馆在公共空间内开展玉石文化文创产品的展销活动,促进玉石文创产品融入全域旅游项目。2019年联合苏州电视台拍摄完成《天工苏作》纪录片,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玉雕,受到广泛关注。 (四)促进玉雕行业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 2011年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设立装饰艺术专业雕刻小专业方向, 2019年成立传统雕刻系,内有玉石、玉器工艺等相关专业。该专业现有校内专业教师3人,实训教授1人,外聘玉石雕刻大师有蒋喜、马洪伟等大师。该专业有校外实习基地多家,如光福立新工艺品厂,光福苏作工艺学院、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东海至善坊水晶文化有限公司等。该专业现已培养毕业生约200余人;毕业生中从事玉石雕刻的有30余人,主要分布在瞿利军、李剑、高俊华、陈冠军等领衔的苏州十全街、光福、观前街等地区的玉石雕刻工作室,以及东海水晶工艺城。同时,市人社局联合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在全市开展技能人才培训及职称评审工作,包括非正规学历人员申报职称的培训和职称晋升的继续教育,每年申报职称人员100多名,继续教育人次近400人。 (五)加强行业监管优化市场环境 按照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要求,构建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四位一体”的社会共治格局和建立“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惩戒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让违法失信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市场监管部门依托江苏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及时归集政府各部门履职过程中产生的玉雕行业各类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以及相关监管信息,记于企业名下,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向社会公示,实现涉企信息全归集、全共享、全公示。同时积极推进部门协同监管、联合惩戒,市场监管部门与38个部门签订了联合惩戒备忘录,让违法失信企业在资质认定、政府招投标、任职资格限制、银行贷款、荣誉评选等方面受到限制,付出接受社会监督、政府监管、市场监管、舆论监督的成本和承受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失信联合惩戒的成本,真正使违法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寸步难行”,改变以往单纯以行政处罚为手段的监管方式转为系统性的信用监管,加大了违法成本和震慑力,提高监管效率,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传统手工艺经济文化再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0年6月5日 联系人姓名:邓舸 联 系 电话:68616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