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人: | 焦红萱; | 建 议 号: | 373 |
标 题: | 关于加强市区信息亭清理、提档升级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苏州市区信息亭建于2005年至2006年,是当时的市政府十大信息化重点项目之一,遍布全市主干道和街巷,其终端的功能呈多样化,可以帮助市民代缴水、电、煤气、电话、有线电视、手机费等,方便了市民生活和消费,在当时推动了信息化集成建设,有积极的作用。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市民对信息亭的利用逐步减少,业主对信息亭的经营越来越困难。调查了解到,有的信息亭长期空置已破败不堪,与周边环境不协调;有的占据了部分道路,影响了通行;有的违背了建设初衷,销售香烟,陈设十分杂乱,还将废弃的生活用品、自行车等杂物堆放在其周边,影响市容有碍观瞻。 对信息亭管理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对信息亭的管理、使用现状进行调查清理,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对长期空置、影响交通、及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的,加之信息亭有无并不会影响周边居民生活便利性的,建议尽快拆除。 三、对有存在必要的,如以中老年人居住为多的区域,因其对信息化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要求、及接受程度不高等因素,为更好的提高民生质量,建设服务型政府,可对部分信息亭进行改善,将其建成多功能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使得各年龄段的市民均能感受到“数字苏州、智慧苏州”带来的便利。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档升级: 1、明确功能定位,因地制宜打造多功能信息亭的服务体系。信息亭建设之初,虽综合考虑了人流量、地段和辐射半径,随着发展,原有的布点不一定满足现有的需求,会产生多余或不足,可以与周边社区对接,进行调整,通过了解居住人员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等情况决定信息亭的功能,如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居住人群的,可适用简单、方便的功能服务;如其他人群居住的,可增加定制旅游、城市景区、就业服务等多种专门化的服务,还可以适时调整服务内容,充分发挥信息亭的服务价值。 2、激活信息亭“资源性”价值,附加其利用新模式。将其打造成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于一体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一是可以继续与报刊书籍合一销售运营,附加“鸟巢图书馆”的功能,提升苏州读书节——全民阅读的城市之氛围。二是附加其物流收发点的功能,使其成为电商巨头、快递大鳄抢占的“最后一百米”,进一步激发网络购物、快递行业的潜力,促进消费提增。三是鼓励信息亭业主与第三方合作,附加固定销售品种(如各种牛奶品牌或其他物品)、增加业主收入提供便民服务功能。 3、建设移动端管理系统,有效进行信息亭的维护与升级。原信息亭系统中研发了监控运营管理平台,也能实现终端状态监控、远程管理、交易监控和自动报修等功能,但维护相对滞后。下一步可与社区对接,建立移动端管理系统,及时反馈及时维护,使“互联网+信息亭”建设得到新提升。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城市管理局 | |
会 办 | 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苏州市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姑苏区政府;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0-06-11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A 苏州市城市管理局文件 苏城议案复〔2020〕48号 签发:赵金龙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 第373号提案的答复 焦红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市区信息亭清理、提档升级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公共信息亭项目简要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苏州公共信息亭项目始建于2004年,是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市政府实事项目,成立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当时全市信息化的应用和普及,加快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由市计划发展委员会批复(苏计中心〔2004〕187号),市政府办公室发文(苏府办〔2005〕71号)成立。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建设和运营由苏州信息亭有限公司具体承担,相关设施取得了规划部门颁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市政府2004年、2006年、2010年和2017年四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公共信息亭项目的相关事宜,市监察局也于2010年就信息亭的相关问题提出过处办意见。正如您在提案中所提到的,目前公共信息亭项目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项目启动之初所定位的功能(信息查询、缴费服务、物流配送等)已基本被移动网络所取代,公司的业务大幅萎缩,加上内部管理不善,服务不到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股东虽几经变更,仍未有所改观。大部分(约65%,各区实地统计数据)亭点长期空置,仅作为户外广告设施(阵地)使用,而广告收入是该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没有这一块收入,公司将无法生存。 2.部分闲置亭点脏乱破损,虽然信息亭公司也进行定期维护(公司规定每月清洁一次,每年油漆一次),但实际维护频率远远无法达到要求。而仍在经营的亭点也有超范围违规经营和占道经营等现象。 3.随着城市规划调整和道路改造,很多信息亭被迫取消,目前保留的亭点数量180个(其中姑苏区89个、吴江区8个、吴中区19个、相城区27个、工业园区27个、高新区10个),仅有最多时的约60%。经营点位的锐减,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公司自身又缺乏造血功能,也使得信息亭公司雪上加霜。 二、近年来市、区两级对公共信息亭管理所做的工作 1.2017年,市政府办公室召开妥善处置苏州信息亭有关问题的专题会议,会议形成了由市国发集团承接股权,成为信息亭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资源整合、拓展业务、建立大平台等措施来妥善处置的解决意见。 2.市监察局也于2010年对信息亭项目提出了定位需进一步明确、管理要进一步加强、监管要进一步到位的处办意见(附件5)。 3.全市城市管理部门对于信息亭目前存在的影响市容环境的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吴中区城管局梳理了全区31处信息亭,通过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取消了12处亭点的设置许可,剩余19处也在落实整改中;吴江区城管局对全区8处信息亭全部下达限期整改意见,如不能按时完成整改的,也将予以撤除;姑苏区城管委对区内27处不符合设置要求的亭点予以撤除,但也引起了与信息亭公司的法律纠纷,后经法院调解,经整改后恢复了其中7处;工业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信息亭均安排在周边街道,主要用于安置再就业困难的下岗职工。高新区城管局通过整治信息亭超范围违规经营行为,取消了5处亭点的设置许可。市城管局还将公共信息亭的管理纳入到2019~2020年重点开展的市区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规范提升专项行动,所有公共信息亭均将作为市容环卫责任主体,做到签约率、张挂率、履约率、违规处罚率均达到100%的整治提升行动目标。 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设想 针对市区公共信息亭的的现状,结合您的建议,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以下工作: 市、区两级城市管理部门所做的工作仅是出于维护市容环境目的的局部治标之举,无法解决公共信息亭因运营公司深陷亏损泥潭以及由此带来的管理不善影响市容环境的根本性问题。 我局于今年2月结合市委领导批示件的办理情况,向市政府办公室做了专题汇报,并提出了继续按市政府办公室2017年专题会议已经形成的“国发承接、综合服务”的解决意见推进的建议。据了解,市政府办公室专题会议之后,国发集团与信息亭公司进行了多次接触(谈判),但因交易价格等原因至今未能具体实施。 下一步,我局将配合相关主管部门,本着尊重历史、妥善处置、综合利用的原则,继续按会议确定的解决意见推进落实,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苏州市城市管理局 2020年6月1日 联系人姓名:虞 杰 联 系 电话:69331582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市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姑苏区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