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关于加强河道驳岸保护建设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2 11:35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陈强; | 建 议 号: | 309 |
标 题: | 关于加强河道驳岸保护建设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随着苏州古城向纵深整治和改造,政府投入了巨资清洗河道。使得古城小何变得根茎整洁。但由于施工环节不够严谨所致,产生的影响值得思考和总结。 为了将这一惠民工程做的更好,我们提出加强河道驳岸保护建设的四方面建议。 建议一、在河道清淤施工中,抽干河床水后要科学的评估每段驳岸的情况,做到每个段落心中有数。 建议二、加强施工人员在施工前的培训工作,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加强清淤过程的施工技能。 建议三、在清淤前做好沿河居民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保护工作。信息再透明一些,让百姓更放心一些。 建议四、交通管理部门要最好对沿线汽车道路监测和限重措施,避免在清淤过程中对河道周围的建筑带来影响。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水务局 | |
会 办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0-06-12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对市政协第十四届四次会议 第309号提案的答复 陈强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河道驳岸保护工作的关心和真知灼见。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河道驳岸保护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经我局认真研究,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情况,现提案建议答复如下: 苏州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区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加强河道驳岸保护,对保护临河而建的构筑物和保护好古城河道风貌意义重大。在多年的河道日常管理及清淤施工中,我局积极采取措施,尽最大努力保护好河道驳岸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前摸排加固处置。2018年,我局对城区48条河道实施清淤,总长度约73.34km。开工前,市河道管理处会同代建、设计等单位,对施工河道驳岸及沿河构筑物现状进行摸排调查。经初步整理,沿河 45户房屋、2处危房段、42处驳岸、14段围墙、2处护栏等地存在风险。施工期间,市河道管理处安排专人对风险点跟踪观测,并对胡厢使河、官太尉河等20余条河道风险点驳岸加固处理,保护了沿河构筑物的安全稳定。 二是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项目实施前,市河道管理处邀请市检察院和市文物局对建设单位、代建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文物保护和施工安全培训。工程施工前,由监理单位组织召开技术交底会议,设计单位对施工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说明。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技术员进场对施工人员进行三级教育、安全和技术培训。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切实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多单位联合制定安全生产检查相关制度、应急处理制度及应急预案。河道驳岸加固具体做法是针对每一条河道,对其驳岸及周边现状进行详细摸排调查,制定 “一河一档”施工方案。对驳岸及周边房屋安全风险点,由建设单位、代建单位和监理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实施24小时值班巡查,每天监测驳岸位移变化及房屋裂缝变化情况。监理单位每周组织监理例会,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三是开展河道沿线安全“回头看”。今年3月份,由市河道管理处会同姑苏区住建委及第三方检测单位对城区河道全面开展岸线隐患摸排,排查对象扩展至驳岸、房屋、树木、桥梁、出水口五类,共发现471处疑似问题,其中包括驳岸问题218处、房屋问题116处、树木问题108处、桥梁问题10处,出水口问题19处,后续将整理分类,提出处办意见。 四是加强日常驳岸监管。每年在水利水务年度计划中安排城区河道驳岸及护栏抢修经费,通过市区两级河长制工作平台,河道日常巡查、群众举报、社区联动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驳岸及护栏,提前招标落实抢修单位,针对破损、坍塌的驳岸,损坏的护栏、贴面石进行修补,以此保护河道驳岸日常健康安全。 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将进一步规范涉河项目施工,制定好“施工风险示意图”,以红色、橙色、黄色、蓝色,从高到低分别标识风险等级,树立“项目施工公示牌”,介绍清楚项目情况,注明监督联系方式,加强与周边百姓沟通;进一步扩宽监督渠道,利用好各种途径、各类媒介、不同人员,对河道驳岸管理工作开展广泛监督举报,提升管理水平。今后,我局将一如既往做好城区河道驳岸保护管理,为保护古城河道驳岸安全、维护好古城河道风貌履职尽责。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河道驳岸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在今后的工作中,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努力通过保护好河道驳岸,进一步彰显苏城水乡特色。 附件:河道清淤风险示意图案例——黄花泾河道清淤工程风险示意图 苏州市水务局 2020年6月12日 联系人姓名:姜伟 联系电话:13771811877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