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274.关于在苏州地区菜场实行杜绝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2 11:35 浏览

建 议 人:
邹英姿;谢佐君;
建 议 号:
274

标    题:

关于在苏州地区菜场实行杜绝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的建议

建议内容:

 

200712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群众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6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6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然而,十二年过去了,除一些大型超市和商场之外,很少有商品零售场所能够对这个“限塑令”得到有效的执行,集贸市场尤其是一个对各类塑料购物袋完全放开的商业环境。   

这些各种各样的塑料购物袋每天在农贸市场的消耗量十分巨大,因其很难被反复使用,顾客将其带回家后通常是随手丢弃。塑料废弃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非常困难,这些塑料购物袋进入垃圾流程后既不会被降解也无法被再利用,对于环境的损害也可想而知。   

从去年开始,垃圾分类已经在上海、北京开始试点,逐步推向全国也是大势所趋。但无论垃圾如何分类,塑料包装袋存在于每一个垃圾类别之中,都会有难以降解的问题。故此我建议将农贸市场逐步纳入到管控的范围之内,先从我们姑苏区的新建集贸市场开始试点,取得经验后再进行推广,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尽可能的减少对塑料购物袋的使用,以图在将垃圾科学分类的同时,有效管理和杜绝产生新的垃圾。   

最近新建成的苏州双塔农贸市场已成为苏州姑苏区的一个新晋网红景点,它被网民赞誉为菜市场中的“神仙地方”,以其干净、整洁、有序和艺术氛围给传统上的菜市场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具备让摊主和顾客接受人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的条件。姑苏区做为苏州的核心“硬核”杜绝塑料垃圾的泛滥。建议从这个菜场开始,对塑料袋实行严格限制,方法可以为:

一、鼓励市民自带环保袋购物;

二、要求商家准备符合环保要求的包装,如纸袋、扎线、荷叶、稻草可降解材料的 

包装袋;

三、提倡一袋多物,减少包装物的使用量;

四、设立购物袋租赁方式,以押金形式租用包装袋,提倡反复使用,减少废弃;

五,组织设计师力量,开展环保袋公益设计活动,从材料、工艺,成本上设计制作出符合环保需求的方便袋,做到既美观又实用,既能方便市民的购物使用需求,也能达到环保的要求,进一步减少浪费,杜绝不可降解的塑料袋。

六、设立专项基金,奖励研发和推广可降解包装材料的企业和个人,力求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

希望能用这样的方法减少塑料包装袋的使用量,为我们苏州环境保护奉献一份力量,用苏绣精细雅洁特点为地球减负,为子孙谋福利。

  

承办单位:
主 办 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会 办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苏州市商务局;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0-06-10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邹英姿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苏州地区菜场实行杜绝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限塑”工作开展情况 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以下简称“限塑令”)于2008年6月1日实施以来,我市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加强塑料袋在生产流通、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在生产环节,实行塑料购物袋溯源制度,切实加大对超薄塑料袋“三无”生产作坊、“黑工厂”和地下销售网络打击力度,阻断有毒有害塑料袋流入市场。 (一)加强“限塑”的政策引导 在《苏州市“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稳步建设循环型服务业体系”,要求“积极推行多层面绿色商贸流通试点”,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执行“限塑令”,落实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政策,禁止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商务部门在《苏州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标准化管理规范与考核办法(试行)》(苏府办﹝2018﹞ 186号)明确规定“市场严禁使用黑色或深色有毒厚质、非食用级和非环保型塑料袋,应使用无毒、可降解的环保型包装材料,提倡食用可降解塑料袋”,苏州市根据相关《规划》和《办法》,积极稳妥推进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二)加强“限塑”宣传引导 一是开展广场宣传。为了增强居民的环境保护理念,市有关部门利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周等节日联合开展宣传,引导居民减少塑料用品使用,鼓励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和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节约石油资源,减少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二是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平台作用,深入商品零售场所发放《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宣传材料等方式,深化“限塑”宣传引导工作,提高经营者和消费者“限塑”意识,鼓励消费者重拾布袋子、重提菜篮子,巩固提升“限塑”自觉性和工作成效。 (三)开展联合市场行为督导 一是规范市场使用行为。以禁止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合格塑料购物袋、倡导使用环保购物袋为工作重点,深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进一步指导商品零售经营主体健全完善“限塑”管理制度,加强塑料购物袋购销使用管理,督促落实超薄塑料购物袋禁用制度、塑料购物袋购销台账、索证索票制度、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引导经营主体采购、使用合格塑料购物袋或提供绿色环保能重复使用购物袋,严格按照在销售凭证上单独列示塑料购物袋数量、价款等相关要求,防止不合格塑料购物袋流入市场。二是进一步规范塑料袋市场准入。加强准入管理,对申请设立或变更登记经营范围中涉及生产、销售塑料购物袋的单位和个人从严把关,严防不合格经营者进入市场。认真落实属地监管职责,加强专项整治与市场监管,依据《产品质量法》和“限塑”规定,对塑料购物袋销售主体进行合法性资格检查,依法查处销售不合格塑料购物袋行为,取缔非法销售、使用行为。加强长效制度建设,对商品零售场所建立和落实“限塑”各项制度等情况实行常态化的跟踪管理。 我市对“限塑”工作高度重视,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加强对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限制,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努力。不可否认,超薄塑料袋仍然在菜市场等场所普遍使用,究其原因有三,其一,塑料制品的便利性和低成本,受到人们的青睐,暂时市场上缺乏物美价廉的替代品。其二,对“限塑令”落实还不到位。各部门联合开展“限塑”机制还不健全,市场还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其三,人们对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危害性认识还不充分,对限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力度还不够。 做好“限塑”工作,需要完善的法律支撑,需要长效的监管机制,需要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与配合,需要科技创新,提供物美价廉的替代产品。下一步,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让限塑工作深入人心 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工信局、城管局等有关部门,利用“地球日”“环境日”和节能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广场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宣传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的重要意义,以促使广大群众和生产、销售企业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让消费者知道哪些是符合标准的塑料袋,引导市民树立环保意识,从消费源头上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并利用电视、报刊等传媒加强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特别是超薄塑料袋的危害性宣传,争取广大居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让更多的市民主动参与,主动抵制不可降解塑料袋使用,在农贸市场购物带上重复使用的购物袋、购物篮等。 二、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让限塑工作有法可依 目前,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改环资〔2020〕80号),江苏省发改委正在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对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使用做出严格限制。苏州市作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先行区,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对塑料污染治理的有关要求。目前,我市有关部门将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规定,加紧制定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方案。计划至2020年底,对建成区内集贸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非生鲜产品经营,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和纸袋、布袋等非塑料产品;市场经营主体逐步设置统一的购物袋销售点,由消费者按需购置,市场内个体商户不得直接向消费者提供不可降解购物袋。到2022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全市各区。 三、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限塑工作落到实处 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定期开展市场检查督查,按照职责,加强塑料制品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严格落实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部分塑料制品的政策措施。配合开展联合专项行动,强化督促检查,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的工作合力。对登记事项中涉及生产、销售塑料购物袋的企业、个体工商户,要从严把关,坚决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加大对塑料购物袋批发环节的监管执法力度,重点查处批发不合格塑料购物袋的违法行为。 四、丰富替代品选择,确保不可降解塑料袋逐步退出市场 鼓励企业、行业协会,参与制定降解塑料制品相关的行业标准,根据需要转为制定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加大可循环、可降解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提升替代材料和产品性能。扶持生物降解行业中小型创新企业。鼓励高校等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降低可降解塑料袋成本,让可降解塑料袋进入菜市场、农贸市场等超薄塑料袋使用量大的场所,逐步替代不可降解塑料袋,既做到保护环境又不影响人们生活的便利。如利用秸秆、玉米芯里的纤维素,先从纤维素转化为糖,再利用糖做成高分子可降解塑料制品,取代石油塑料制品。 杜绝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不仅节约石油等资源,也是对地球共同家园的呵护。目前,菜市场是超薄塑料袋、不可降解塑料袋使用的重点区域,也是解决塑料污染的疑难区域,我们将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菜市场率先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为其他场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提供示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