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062.关于借鉴“网红城市”做法,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2 11:35 浏览

建 议 人:
钱斌;
建 议 号:
062

标    题:

关于借鉴“网红城市”做法,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建议内容:

 

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打造网红城市,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但是,苏州在这方面力度还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动推进不充分。目前网红城市打造已从网友自发发展到城市主动参与阶段,如2018年西安和抖音签订协议,通过抖音全系产品包装推广文旅产业;在2019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天津公开提出打造网红城市。但苏州在新型社交平台宣传力度和参与度不高。

二是新媒体人气集聚度还不高。2018抖音之城排行榜前十依次是北京、成都、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西安、长沙、郑州,苏州没有上榜。

三是与网红城市旅游业发展差距明显。2019年国庆假期接待游客人数前十城市中,大部分都是网红城市,排第一的重庆为3859万人次,第十的南京为1094万人次,而苏州仅700万人次。从旅游总收入来看,苏州94亿元,仅为成都(284亿元)的1/3,与杭州(160.8亿元)差距也较大。

为此,建议我市树立城市推广系统化理念,加快形成复合型、多层次的文旅融合新格局。

一是打造特色网红点位。加快形成以吴文化和现代化形象为核心内涵的苏州城市IP。以苏州园林、苏州老字号及苏州博物馆、苏州中心等新地标为基础,布局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网红点位。在观前街等城市主要商业中心打造形式更多元、内容更丰富的新型体验和消费场景。

二是创新宣传推介思路举措。树牢城市营销意识,借助专业机构,搭建覆盖数据分析、创意策划、平台推广等各环节的全流程营销体系。巧抓新媒体、热门影视作品带来的流量热点,扩大平江路、同德里等苏式街区及生活方式的宣传张力和感染力,与网友的自发传播形成共振,实现城市品牌海量传播。

三是提升城市亲和度。树立用户思维、注重客户体验,完善商业、旅游、交通服务体系,加快苏州高铁北站等旅游公共设施升级,实现社会配套和城市容纳的有效提升。借鉴扬州、重庆等城市特色做法,吸引更多游客来苏州,推动更多游客成为顾客

  

承办单位:
主 办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会 办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苏州市商务局;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0-06-29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A   (2020)苏文办字第93号         签发:韩卫兵                      对政协苏州市十四届四次会议 第62号提案的答复 钱斌委员: 您在政协苏州市十四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借鉴‘网红城市’做法,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对苏州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宝贵意见。您的提案紧扣当前文化旅游发展的趋势和热点,开诚布公地指出了苏州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特别是在“网红城市”打造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提升苏州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了思路和借鉴,我们十分感谢。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随着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广泛应用,全国各大城市旅游营销的方式手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打造“网红城市”是近几年来的流行且有效的做法,西安、成都、重庆等地的成功案例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研究的。苏州作为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而如何打响苏州文旅品牌,将苏州的文旅资源更好地推广给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游客,是我们当前旅游推广工作的重点。 “网红城市”的打造,主要有两大关键,一是新媒体营销渠道,另一个是营销内容创意。近年来,我局的旅游推广工作也在不断的尝试创新营销方式,营销投放重点也已从传统户外广告投放转为新媒体营销。实际上,在新媒体渠道方面,我们走出了一条“私域流量+公域流量”融合应用、“自有平台培育+新媒体应用”结合的特色化营销道路。在私域流量方面,我局培育了“苏州旅游总入口”、“文化苏州云”等集文化和旅游产品推广、预定、购买等于一体的微信公众号及线上商城,并且运营良好,两大平台覆盖了苏州主要客源市场,应用率高,拥有大量私域流量,已成为展示宣传苏州旅游的重要窗口、营销平台,游客来苏旅程规划的“第一站”。同时还在抖音平台开通了“苏州旅游总入口”官方账号,发布一系列重点推广或热门的苏州文旅产品线路及活动的短视频。在私域流量营销红利日渐爆发的今天,苏州可谓走在行业前列。在公域流量应用方面,自2017年起,每年都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开展境内新媒体整合营销投放项目,在微信公众号大号、朋友圈,微博大V、微博粉丝通广告,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等新闻APP,抖音等短视频APP,马蜂窝以及同程、携程等各大OTA平台的游记攻略频道,百度,12306APP等渠道,有针对性地策划投放苏州文旅产品资讯的各类软文、游记攻略、短视频等,进行大面积的精准营销和宣传。 在营销内容创意方面,苏州旅游近年来推出了“苏式生活”、“水岸边的艺术之城”、“苏州艺术之旅”等推广品牌及主题内容,尤其是“苏州旅游总入口”平台上线以来,开发了一系列全新的文旅产品,包括苏州城市微旅行、苏州好行美食观光专线等,更适合当下定制化深度游消费的需求。在客源城市推介营销方面,注重事件营销及热点制造的推介方式。2017年在西安首次尝试了事件营销+媒体推介会的形式,以“秦腔”与“昆曲”、面食文化、旅游景点等双城的碰撞为特色主题,通过推介会前期在苏州与西安两地拍摄“双城记”主题图片、苏州“小娘鱼”西安街头采访互动等活动作为媒体事件曝点,推介会现场还采用了映客网络直播的形式,扩大受众面。2018年继续深化事件营销内容,通过两地文化的交织、碰撞,使苏州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旅游资源通过深刻的内容展现,真正走进各地游客的心中。合肥站以“不一样的粉墙黛瓦”为主题,从徽、苏两派的建筑文化切入;长沙站结合了苏州昆剧院在湖南大剧院的昆曲演出,通过苏昆与湘昆对撞的概念送去了文旅融合大餐;而成都站又通过与中国四大名园门票展的结合,扩大了苏州旅游推广的影响力;青岛站,借助青岛国际啤酒节的现场大人流量优势,采用了苏州旅游房车快闪屋的新颖形式,同时还在青岛交通广播进行了直播互动。推介会现场还融入了“听见苏州的风景”有声明信片等形式多样展现。同时利用抖音直播、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各大新媒体渠道,形成全方位、高覆盖的宣传网。2019年作为文旅融合的开局之年,以“水岸边的艺术之城”为推介主题,通过借势营销,分别与苏州福州盆景联展、苏州艺术之旅线路发布、苏剧《国鼎魂》演出等事件相结合,在商场、广场等人流大的场所搭建“请你做‘一日天’的苏州人”苏州文旅快闪屋的场景秀形式,摸索出了一条客源地市民喜闻乐见的推广模式,为当地的媒体和市民构建了五个体验场景:园林昆曲、博物之趣、苏食四季、市井文化、水岸生活,让其穿梭在粉墙黛瓦间,做一天地道苏州人。推介活动内容也开始注重“网红”传播的效果,巧抓热点,突出了《延禧攻略》、《都挺好》等热门剧中的苏州元素,如昆曲、苏绣、苏州评弹等非遗文化以及平江路、金鸡湖、同德里、明月湾古村等热门景点,同时还策划推广了一款来自《都挺好》的苏州城市微旅行线路,线路主要围绕“明玉”老家“同德里”展示苏州街巷文化。在网红景点打造推广方面,还有双塔市集、昆曲肯德基餐厅(拙政园店、狮子林店)等热门事件的大力宣推,将这些热门点位采编写入了苏州深度旅游线路攻略,并且在各大新媒体平台进行了投放宣传。在苏州创博会、苏州国际旅游展、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寒山寺新年听钟声等重点节事活动上,我局也一直致力于扩大事件营销影响力的宣传,提升节庆活动品牌影响力。 但是相对于国内一些“网红城市”的成功营销案例来说,当前苏州在这些方面确实还有所不足。经过学习、研究和思考,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苏州的知名度和热度。 一是注重网红点位打造,以苏州园林、苏州“老字号”及苏州博物馆、苏州中心等新地标为基础,布局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网红点位:例如苏州园林部门充分挖掘园林历史文化资源、内涵和价值,强化文旅融合,丰富产品供给,创新打造了虎丘庙会、拙政园荷花节、留园寻梦、网师园夜花园、天平山红枫节、石湖串月等30多项传统特色活动,同时今年将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度探索发展“夜经济”,打造“姑苏八点半”等旅游新品牌要求,积极推进“拙政问雅”、“城市客厅•魅力虎丘”、“枫桥夜泊体验”等夜游项目。“老字号”甪直酱品厂与镇政府及旅游部门合作,建成了以“甪直酱品”为主题的甪直酱文化博物馆——“甪直酱园”,集非遗保护、文化展示、消费体验、旅游购物、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还有互动体验区让游客亲自体验制酱的乐趣,已成为甪直旅游的网红打卡点。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打造一系列苏州文化和旅游打卡榜单和包装一系列网红景点:例如“必打卡的苏州十条古街”、“苏城必打卡的赏银杏胜地”、“必打卡的苏州十碗面”、“打卡网红最美服务区(阳澄湖)”、“独此一家,你是个菜场长成这样真的好吗?(双塔市集)”等具有强烈话题性和讨论性的内容,结合苏州当季的文化和旅游特色主题活动以及热点,制造话题,激发线上互动和传播,上微博热搜等方式扩大宣传范围及影响力,利用旅游达人等网红自媒体的流量传播,引起市场和游客关注。 二是继续优化创新推介形式,树牢“城市营销”意识,巧抓网红热点,采用事件营销方式,从市场需求出发,策划相关主题与活动,通过新媒体宣传的紧密配合,主要通过朋友圈广告、微信公众号、微博粉丝通、微博大号、新闻APP、短视频APP、旅游OTA平台及网红旅游达人等宣传渠道进行宣传,全面铺开,扩大苏州影响力,打造苏州文化旅游新形象,打造文旅融合新典范。尤其加大抖音等短视频营销的力度,从人文历史、美景美食、非遗文化等苏式生活各方面的细微角度出发,拍摄一些创意短视频,利用网红达人的流量进行传播,在客源地市场乃至全国掀起来苏旅游的热潮。同时要提升传播内容的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苏州文化核心内涵的城市IP打造,不断擦亮“世界遗产典范城市”金字招牌,打造文旅融合新典范。通过大力打造戏曲文化主题游、运河人家游、博物馆游等旅游产品,整合升级苏州四季及夜间文旅产品,让苏州非遗、博物馆、江南文化艺术等丰富的文化资源融合到旅游体验中,通过创意策划,成为新的传播点。 三是提升城市“亲和度”,树立用户思维。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编制并实施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分期改造提升旅游厕所65座,其中,3A级9座,2A级5座,A级14座,严格按标准配备第三卫生间和厕位比例。推动售票、检票、讲解等服务前移,完成“智慧园林”平台、微信群、WiFi无线网络工程建设,实现网上购票、网上年卡办理、无线静音讲解、自助售票、智能导游、手机支付等功能“全覆盖”,先后在拙政园、狮子林、虎丘景区、留园实施网络预约售票机制,进一步加强信息引导,优化园林景区旅游秩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学习借鉴一些“网红城市”的成功做法,继续不断探索优化有效的宣传推介方式,将苏州打造成为一个具有“网红”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的提案,此答复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0年6月29日 联系人姓名:朱胜文 联系 电 话: 69823053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市商务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