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208.关于优化第二图书馆馆名,展现书香苏州魅力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2 11:35 浏览

建 议 人:
张剑宏;
建 议 号:
208

标    题:

关于优化第二图书馆馆名,展现书香苏州魅力的建议

建议内容:

 

20191210日,苏州第二图书馆正式开馆,这是书香苏州建设过程中的一件大事。相较于苏州图书馆一馆的婉约,二馆设计更为大气,功能上也比一馆更加丰富强大。因此一开馆,就受到了媒体和市民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

根据规划,苏州图书馆一馆侧重于对基本阅读服务的保障,二馆则更体现出空间的体验和活动的沉浸,重点突出四大亮点与特色,即打造国内首个大型智能化书库、打造儿童向往的“悦读天地”、打造高端信息服务新平台、打造温馨舒适的“市民书房”。

由此可见,苏州第二图书馆的定位不仅仅为传统图书馆,仅以“第二图书馆”来命名她,略显单薄,难以体现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其丰富的功能定位,甚至有可能给市民及游客造成误导,错失畅游其中的精彩体验。

有鉴于此,建议二馆策划实施创意征集活动,面向全社会征集馆名。此举一方面可以集智于民,创造性地为二馆征名;另一方面,借活动热度,还能再次对二馆进行广告宣传,增强市民对她的认知度。活动期间,还可就图书馆吉祥物、宣传语、广告词等同步开展征集,增强活动覆盖面,拉近图书馆与普通市民的距离,让苏州市民共享民生实事工程建设成果,让二馆作为城市会客厅,全面展示书香苏州魅力。

  

承办单位:
主 办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会 办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0-06-29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A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0)苏文办字第92号          签发:韩卫兵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 第208号提案的答复 张剑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第二图书馆馆名,展现书香苏州魅力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馆名由来 2012年,位于人民路的苏州图书馆面临文献资源存储空间不足,阅览室一座难求,难以将服务辐射苏州市区庞大的读者群体,苏州图书馆二期(存储集散中心)(时名)项目提上了议事日程。同年10月8日,时任苏州市长周乃翔、苏州市副市长周伟强、王鸿声召开了市长办公会议,会议明确了建设苏州图书馆二期(存储集散中心)(时名)项目的必要性,认为该项目是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提升我市城区北部的文化设施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012〕4号摘录)。 2015年1月21日,根据市政府2014年第1885号办文单和市长办公会会议纪要〔2014〕5号精神,经苏州市发改委研究,同意将苏州图书馆二期(存储集散中心)变更为苏州第二图书馆(苏发改中心〔2015〕22号文件摘录)。 二、蓬勃发展 2016年2月17日,苏州第二图书馆启动建设。城市商报、姑苏晚报、苏州日报、新华日报等省、市级媒体对苏州第二图书馆破土动工的信息进行了报道。2019年12月10日,苏州第二图书馆建成开放,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出席启动仪式。苏州第二图书馆的建成开放标志着苏州的图书馆事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自2019年12月开馆以来,截至2020年6月22日,苏州第二图书馆接待国内外80批次,1670人次参观访问团队。共接待读者374413人次,最高日接待读者量达4.2万人。2019年6月,苏州第二图书馆项目荣获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授予的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2020年1月9日,苏州第二图书馆成功入选第18届苏州十大民心工程。 三、维持现有馆名的原因 (一)服务内涵提升,市民读者参与度显著提升。苏州第二图书馆由德国GMP公司和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设计,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旋转叠放的纸张,逐层向上旋转倾斜的建筑形式与轻质遮阳铝板构成的横向立面线条,赋予了图书馆独特的建筑造型。馆内有7大功能区域:苏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借阅中心、数字体验馆、音乐图书馆、设计图书馆、苏州文学馆、古籍保护中心,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多体验式服务,创造了更多阅读空间,为区域公共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坐标,极大满足了苏州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积极对外宣传,苏图二馆知名度与日俱增。作为苏州文化建设重点项目,苏州第二图书馆从立项、规划、设计、建设到开放,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宣传以及市民读者的高度关注。2019年8月,“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召开,与会专家领导高度评价苏州第二图书馆,称其为“国际一流、中国标杆”和“新时代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典范”;《人民日报》以“便捷的借阅方式、智能的立体书库、多样的阅读场景,苏州第二图书馆——一个来了还想再来的图书馆”为题进行了二次专题报道。国家级媒体《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省级媒体《现代快报》、《新华日报》等也对苏州第二图书馆进行了宣传报道。可以说,苏州第二图书馆已成为全民阅读热门打卡地,知晓度、影响力日益高涨。 (三)设施设备规模性投入。为进一步加强苏州第二图书馆的对外宣传工作,按照建设设计需求,苏州图书馆对接专业公司,对苏州第二图书馆进行了系统的视觉形象设计。目前,馆内设施设备(广场石质馆名、道路指示标志、电子触摸屏等)、宣传物资(读者手册、须知、指南等)等均在醒目处印有“苏州第二图书馆”的视觉标识。 综上,一是市委市政府定名,二是馆名已积累了市民知晓度、满意度以及宣传报道热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入人心;三是VI视觉系统已经形成,更名成本大。因此,建议保留苏州第二图书馆馆名。 四、发展举措 苏州图书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提出的“苏州第二图书馆做成一个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带动影响全国其他图书馆”的指示精神,多措并举,围绕苏州第二图书馆,开展以下几点工作: (一)加快提档升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围绕设计图书馆,力促本土传统工艺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个围绕图书馆、本土设计师及手艺人、社会力量、市场力量等各个角色参与的完整文化产业生态系统。二是多措并举,打造文旅融合“苏图样本”。紧紧把握当前的图书馆文创开发机遇,开发种类丰富、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完善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文旅产业链;继续完善书香公园、书香文旅专线、书香站台等配套文化设施建设,利用主题阅读空间、图书漂流设施、文化消费夜市等阵地,举办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主题活动。 (二)借力平台载体,推进全民艺术普及。结合二馆特色场馆,推进全民艺术普及。音乐图书馆以提升市民音乐文化素养为重点,开展音乐鉴赏、歌曲发布会、小型演唱会等活动;数字图书馆利用高科技多媒体互动技术,突破常规艺术普及形式,融入主动性、趣味性、智能化等特征,提升读者学习兴趣,为市民艺术普及提供技术支持;设计图书馆与企业同频共振,做好本土传统工艺、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匠人设计师的宣传推广工作,打造产、学、研、资、服一体化平台;苏州文学馆坚持弘扬苏州传统文化的路线方针,邀请苏州籍作家进行专场专题讲座,结合功能特点,打造特色服务品牌,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姑苏文学魅力;市民展厅举办各类艺术展览,给大众艺术家提供展现空间,为市民朋友带来文化盛宴。 (三)创新活动形式,营造浓郁阅读氛围。苏州第二图书馆将创新活动形式,深挖馆区文化内核、举办契合馆区特色的专场活动,将二馆打造成一个市民集文化学习、文化交流、文化休闲活动为一体的场所。计划开展“夜读苏卷”活动,依靠馆内特色场馆和书香公园内亲子阅读空间及图书漂流设施,在夜间有针对性地举办满足各年龄段和各层次人群阅读需求的活动,打响苏州文化旅游夜品牌。 苏州图书馆将以苏州第二图书馆建成开放为契机,凝心聚力,务实笃行,走出一条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苏州图书馆事业再上新台阶。 2020年6月29日 联系人姓名:陈伊功 联系 电 话: 69823041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