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关于组织编纂《南社志》,为苏州近现代特色文化“存志”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2 11:35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张夷; | 建 议 号: | 088 |
标 题: | 关于组织编纂《南社志》,为苏州近现代特色文化“存志”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2019年是南社成立110周年,也是新文化运动100周年,苏州成功举办了“南社成立110周年纪念大会”、“第四届中华南社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南社与辛亥革命后裔大会”等系列文化活动。实现了“南社百年”纪念时,中共苏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将苏州打造成为当代南社文化的纪念中心、展示中心、史料中心、研究中心和人才中心的目标要求。南社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革命文化团体,当年,由陈去病、高天梅、柳亚子在苏州虎丘张公祠发起成立,前后入社的才俊有千余人。南社以研究文学、提倡气节为宗旨,弘扬爱国热情,光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时有“文有南社,武有黄埔”之盛誉。蜚声海内外的南社成员中,有文学、教育、戏剧、书画、新闻、出版、政治、法律、科技、史学、宗教、民俗等领域的众多人才。他们为中国、为苏州的近现代革命和文化发展作出了承前启后的卓越贡献,也成为了苏州的近代文化名片。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读史可以知兴替”、“存史、资治、教化”,要马上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情况,就要了解它的历史,要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书。这是他的一个习惯。编纂《南社志》,是为苏州近现代特色文化“存志”,让志书记载历史,为后人留下史料,传承百年南社的苏州文化之路。 建议: 1、确立课题,由政府立项,市方志办牵头并主持编纂工程。 2、联合政协文史委、苏州市南社研究会、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博物馆、苏州档案馆等相关文史学术部门,共同协作。 3、聘请国内著名南社学专家及后裔学者组成专家组,进行指导。 4、建立课题组,争取在南社115周年纪念(2025年)时完成编纂成果。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 |
会 办 | 苏州市政协办公室;苏州市档案局(馆);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0-03-31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苏州市政协张夷委员: 作为市政协88号提案《关于组织编纂〈南社志〉,为苏州近现代特色文化“存志”的建议》的主办单位,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高度重视,分别在2月18日、3月25日召开了两次办理会议。 2月18日,本办约请市提案委员到本办就编纂《南社志》召开第一次会议,沟通了解提案要求,并了解目前资料情况,随后初步拟定《南社志》大纲。3月25日,本办就提案召开第二次办理协调会议,约请了张夷委员、会办单位苏州市档案馆副馆长虞爱国、政协苏州市委文化文史委秘书处处长夏冰以及苏州市南社研究会会长叶正亭参加会议。两次会议,本办主任陈兴南、副主任陈其弟、诸晓春,相关处室人员参加了会议。 通过两次会议,确定编纂志书名称为《南社志》,拟定初步编纂纲目,文字量约40万字左右。苏州南社研究会拟邀请5位全国著名南社研究专家担任该志顾问,初步确定4位南社研究人员具体编纂,并由本办编纂人员先行拟定1至2个人物传记格式,作志书体例示范,并在后期编纂业务上跟进指导。 经初步估算,大约需要编纂出版经费60万元,计划于2023年正式出版。近期办理方案将报市政府审定,并积极争取所需经费列入明年财政预算,正式启动《南社志》编纂。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3月30日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