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人: | 龚刚; | 建 议 号: | 355 |
标 题: | 关于进一步加强阳澄湖管理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关于进一步加强阳澄湖管理的建议近年来,随着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的持续开展,阳澄湖湖体水质改善明显。今年我市又认真开展阳澄湖围网养殖压缩工作,阳澄西湖沿线围网全部完成拆除,进一步了优化阳澄湖水质管理。但在做好阳澄湖管理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 一是水域执法力量不足,非法捕捞现象屡禁不绝。西湖合作联社生态养殖合同到期不再续租后,附近村民受利益驱使在阳澄湖内偷捕滥捕的现象较为普遍,非法捕鱼屡禁不止,且阳澄湖水域面积广阔,每片水域都有可能发生违法捕捞事件,渔政部门的执法力量与大面积水域的执法任务严重不匹配,难以全天候、全区域进行巡查执法,从而导致渔业资源被破坏较为严重,当温度升高,极有可能发生蓝藻大量繁殖,严重危害水质。 二是水体岸线保洁责任未统一,水域质量堪忧。相关村的保洁责任范围仅划分到入湖口,具体水域的保洁责任还并没有明确到具体单位,这使阳澄湖水域保洁工作存在落实不到位、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阳澄湖岸线周边景观风貌。且由于阳澄湖湖体较大,岸线较长,沿线各乡镇、村如不加强沟通协调,仅靠单独一个单位的保洁力量,很难彻底、有效的对湖内垃圾进行清淤和打捞,难以有效确保水域的清洁畅通,更难改善整个阳澄湖的生态环境。 三是公众缺乏参与意识,水域治理孤掌难鸣。现在政府承揽了水环境治理的全部责任,而公众严重缺乏参与意识,甚至许多周边居民成为了水域环境的污染主体,这种“对着干”现象严重影响了水域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只有以政府主管部门为引领,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推动群众积极参与水域环境事务,才能同心同德,切实提升阳澄湖水环境质量。 对此,建议: 一是切实建立统一的组织机制。充分整合各职能部门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探索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管理体系,形成相对完善的“统一经营管理、统一保洁管理、统一执法管理”的组织机制,各部门齐抓共管,使阳澄湖水域管理真正成为“一盘棋”,真正提高全市水域治理能力。 二是全面拓展水域管理的参与主体。切实加强信息公开和舆论宣传力度,及时通报查处、打击污染阳澄湖水域的违法行为,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联系,进一步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着力避免以往政府“单打独斗”的局面。 三是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充分结合阳澄湖在用饮用水源地功能定位,统筹制定阳澄湖周边地区产业布局规划,对符合规划标准的企业在环保等方面帮助并督促其转型升级,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搬迁、重建或关闭。着力推进多规合一,使阳澄湖周边地区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四是深入推进信息化监管技术运用。为了更好的推进阳澄湖长效化的管理,加快推进阳澄湖监管、执法的信息化运用,强化日常对阳澄湖湖水质及湖面的实时监控,做到动态管控。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 |
会 办 | 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常熟市政府;昆山市政府;相城区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苏州市水务局;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0-05-15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苏市农复〔2020〕26号 签发人:陆志荣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355号提案的答复 龚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阳澄湖管理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阳澄湖的生态定位和渔业概况 阳澄湖总面积为17.6万亩,是目前苏州市现实使用的饮用水源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高度重视阳澄湖保护工作,特别是2013年以来,环湖地区通过连续两轮推进阳澄湖生态优化的行动,完成了331项重点工作项目,投入103亿治理阳澄湖水质。2019年苏州市政府又进一步开展了阳澄湖生态优化攻坚行动,出台了2019-2020年生态优化攻坚行动计划,安排8大类共57项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15.47亿元。 为了更好地保护阳澄湖的水源水质和生态环境,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阳澄湖网围养殖整治力度,湖区网围养殖面积已从2007年的8.1万亩压缩至目前的1.6万亩。目前我局下属单位苏州市阳澄湖渔政监督支队负责湖区的日常渔业管理工作,其下设的一、二大队具体承担湖区的执法管理工作。 二、当前阳澄湖渔业管理的重点工作 1.加大渔政执法力度,维护渔业秩序稳定 近年来,我局持续加大行政执法检查力度,坚决打击各类违法捕捞行为。为加大湖区的执法力度,我局阳澄湖渔政监督支队下设的两个大队从2015年起全面实行48小时2班轮换制工作模式,确保湖区24小时值班在岗,通过加大执法检查频率,重点打击非法捕捞行为。据统计,2019年,我局共出动阳澄湖渔政执法人员3711人次,出动执法艇1160艘次,立案查处案件176起,罚款395400元,没收电瓶23只,逆变器16只,丝网237串,没收各种杂鱼2510.74斤、螺蛳25525.8斤,活体均回放阳澄湖,有效维护了阳澄湖区渔业秩序稳定。 2.开展专项整治,清理违规渔具 自2017年起,我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全年不间断地开展对养殖区和湖区空旷水域违规渔具的全面清理整治工作。在对湖区空旷水域的地笼网、渔簖等违规渔具全面清理的同时,我们还严密监控湖区养殖区范围内的网围设施,杜绝网围私扩、占道等违规行为,全面拆除违章设施。据统计,2018年和2019年两年共计清理地笼网、小海龙、丝网等违规渔具19407条(串)。通过持续的清理整治行动,既有效保护了阳澄湖的渔业资源和生态平衡,又使得湖区整洁度、畅通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3.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修复湖区渔业生态环境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推进阳澄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生态手段,以渔养水、以渔净水,有助于改善湖区水质、积极遏制蓝藻暴发,有效提升湖区生态修复能力。2018年、2019年省市两级财政共计投入350万、445万元资金用于湖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其中2019年我局在开展增殖放流过程中重点加大了对阳澄西湖、中湖后荡湖的资源放流力度,尽早恢复该域区的渔业资源。 4.加强源头监管,保障阳澄湖大闸蟹质量安全 阳澄湖大闸蟹是苏州农业的靓丽名片,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作为渔业管理部门,我们坚持从源头抓起,加强养殖生产监管,着力提升河蟹品质,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一是实行水产品质量检测制度。在整个河蟹养殖生产周期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对苗种、投入品以及河蟹例行抽样检测,着重检测是否符合食品卫生质量安全标准,及时掌握水产品质量。二是实行科学养殖培训制度。每年都邀请水产专家到现场授课,进一步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管理水平,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保生态。三是实行现场执法检查制度。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力度,开展水产养殖现场执法检查,尤其是在河蟹育肥阶段,重点对投喂饵料是否合规、是否使用违禁药物、是否严格执行生产管理台账制度等进行检查,从源头上有效杜绝危害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行为,进一步保障大闸蟹的产品质量安全。 三、下阶段重点开展工作 1.统筹协作,强化水岸同治,共护阳澄湖和谐稳定 阳澄湖的渔业管理工作,事关水源水质和生态环境保护大计,仅靠渔业管理部门势单力薄,难以为继。只有加强与各部门的紧密合作,形成综合执法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做好湖区的渔业管理工作。要尽快建立湖区长效管理机制,打破湖区执法只限于水上查处的这种单一方法,整合沿湖街道、镇村等政府各级湖长的管理职责,完善与公安、水利、交通、环保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的制度,不定期开展专项联合执法行动,从根本上保护好湖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 水务部门将通过“四结合,四同治”全面开展阳澄湖水岸同治管理工作:与“两减六治三提升”“三优三清三提升”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上下同治;与“两路一河”沿线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水岸同治;与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城乡同治;与黑臭河道治理、农田水利建设等其他治水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合力同治。 2.加大宣传,营造全民参与水域管理的良好氛围 一是要加强保护渔业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继续实行行政执法双公示制度,及时通报查处案件,形成良好的守法氛围。我局每年在阳澄湖水域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活动,积极邀请沿湖居民全程监督参与,今后将继续拓宽参与群体,使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增殖放流的队伍中、加入到爱渔护渔的行列中,切实提升群众的参与感和保护意愿,使更多的市民成为阳澄湖的守护卫士。同时,我局将继续加强对阳澄湖中华绒螯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管护和宣传工作,使更多人了解保护区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参与到阳澄湖的保护监督行列中。 二是要加强社区和农村生态环保宣传。完善社区环境教育设施,及时发布与社区、乡镇有关的环保信息。加强企业生态环保宣传。帮助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把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环境理念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大力推广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 3.科学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为贯彻落实市委常委会关于阳澄湖环境问题整改的专题研究部署会精神,我局联合沿湖地方政府发布了《关于阳澄湖围网养殖禁止使用冰鲜鱼(海鱼)及畜禽动物内脏投喂的通告》,自3月18日起在阳澄湖围网养殖区禁止使用冰鲜鱼(海鱼)及畜禽动物内脏投喂。我们一方面将通过宣传、教育、引导,鼓励围网养殖生产转型升级,合理调整养殖结构,进一步提高生产单位和养殖户生产管理的主体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将加强现场执法,及时查处违规行为,全力做好围网养殖禁投冰鲜鱼(海鱼)及畜禽动物内脏工作。 资源规划部门要依据阳澄湖保护区控制性规划,对阳澄湖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依法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监督保护区内城区、村镇相关规划的实施。在保护环湖地区基本生态格局的基础上,根据环湖地区的空间特点和落实功能定位的需要,整合沿湖空间资源,修订、完善《苏州沿阳澄湖地区控制规划》,并注重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对生态地区的严格保护,指导沿湖地区有序发展。完善区域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区域镇、村功能定位和用地布局,明确区域空间管控要求,合理引导镇村发展。 4.充实执法力量,推进信息化监管技术运用 当前,我局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之中。我们将通过此次综合执法,调整充实阳澄湖一线执法,在阳澄湖增设执法大队,并通过增加辅助人员或购买服务等措施来充实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效能,加强监督管理,从根本上解决湖区渔政执法力量薄弱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湖区的技防能力,我局将争取省市两级财政资金支持,通过增设科技装备,同时争取各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强化对阳澄湖湖面的实时监控,使渔政管理通过科技防范手段更快速地发现和处理渔业违法行为,大幅度提高执法效率,对渔业违法行为起到震慑作用。 感谢您对阳澄湖渔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5月15日 (此件主动公开) 联系人姓名:卫星 联 系 电 话:62621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