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人: | 唐萍; | 建 议 号: | 218 |
标 题: | 关于合理运用老旧小区周边停车资源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近年来,虽然政府加大了对古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无论是老新村改造、小区安防综合提升等项目均将老旧小区增设停车位作为重点内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古城区居民停车难的问题。但通过各类投诉平台投诉情况分析来看,古城区居民停车难的问题依然是当前居民关注的热点、基层治理的难点。停车难仍是古城治理的“顽疾”,其中老旧小区居民夜间停车矛盾尤为突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部分已改造的老旧小区虽增设了不少停车位,但可利用的空间有限,改造后仍不能满足本小区居民的停车需求。 2.未改造小区、无物业管理小区相对较乱,大部分采取自主找车位、先到先得,背街小巷乱停等方式解决停车问题,处于无序状态。 3、主次干道夜间停车泊位时间设置与居民实际上下班出行时间有差异。目前部分市区主次干道停车泊位夜间22:00至第二天早上7:00为免费停放时段,还有的地段夜间20:30至早上7:00为免费停放时段。 为缓解老旧小区居民夜间停车压力,提升夜间停车有序管理水平,提建议如下: 1、停车管理职能重心下移。对区域停车资源,建议由属地街道会同交通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停车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开发停车资源,挖掘泊位潜力。加大对待开发地块等大型场地的利用。加大城区内机械停车泊位建设力度。利用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契机,想方设法,通过改造增加停车泊位。 2、利用小区周边次干道、街巷,划设夜间临时泊位。合理调整夜间小区周边停车免费时间段。把惠民、便民落到实处。对已实行市场化运作管理的道路停车泊位,拿出部分路段,对小区车辆实行“包月”优惠政策。 3、进一步优化停车泊位市场化运作模式。推行“错时、共享”运行方式,以突出社会效益为主。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完善停车设施基础建设,及时停车数据采集并实时更新,合理利用机关企事业单位夜间空闲的停车资源。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姑苏区政府 | |
会 办 | 苏州市公安局;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0-06-02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18号 提案的答复 唐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合理运用老旧小区周边停车资源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理顺停车管理体制机制,深化街巷停车治理 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部署要求,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厘清市区两级停车管理权责,创新停车管理机制,通过市级相关部门职能下放,区城管委新筹建区级停车管理单位,负责辖区主次干道泊车资源统一使用管理和街巷停车的监督管理。目前我委正积极协同公安交管部门、属地街道进行实地勘察,全面排查姑苏区200余条背街小巷基础情况,下一步将对宽幅大于6米且符合标准的道路,因地制宜设置单向行驶、组织交通微循环,进一步提升街巷停车管理水平,确保我区停车管理工作更加贴近群众需求、更加契合中心城区停车管理实际情况。 二、充分挖潜停车增量,聚力盘活老旧小区停车资源 我委以实施老旧片区交通安防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充分利用拆违空间、闲置死角、废弃绿化等增设机动车停车泊位,2019年我委通过第二批老旧片区交通安防工程项目,拓展增加停车泊位1200余个,有效缓解区域停车压力。此外,在公安部门与土地储备中心等产权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梳理城区暂不拍售的闲置地块,将其开发成临时停车场,去年新增停车泊位近5000个,从实施效果来看,很大程度缓解了古城商圈、部分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停车难问题。 三、规范增设夜间限时停车泊位,试点泊位错时共享 推广实施错时共享停车模式,对于盘活有限停车资源、实现停车位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结合“姑苏八点半”夜经济配套工作开展,我委积极配合公安交管等相关职能部门,一是将旧学前、因果巷、锦帆路等小区周边主次干道停车泊位,改设为道路夜间限时停放车位,进一步优化路内停车资源。此外,公安交管部门也已选定福运路(德合水果市场外)等部分非机动车道,通过规范设置临时停车泊位,有序开展古城居民夜间限时停放试点工作。二是充分发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停车资源条件较充足的单位,将其配建停车场错时对外开放。经过前期现场反复调研和推进,目前观前街周边500米范围内的25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业停车场、夜间临时道路共计近3000个停车泊位在夜间向市民错时开放。 四、优化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停车管理规定落地实施 根据《关于公布苏州市区机动车停放服务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标准的通知》(苏发改费〔2020〕3号)等文件精神,目前小区外周边指定道路夜间停放时段为20:00~次日8:00。后期将通过充分调研摸底,广泛征求市民停车意见,邀请相关部门召开联席座谈会,在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住宅小区,且不影响周围道路交通的情况下,科学调整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夜间免费停放时间。同时居民可采用与属地停车服务公司进行协商的方式,采取间断式停放,实行车位不固定、不预留的资源利用优先原则,按规定办理月票手续,进一步优化夜间停车收费标准,有效缓解老旧小区居民下班回家停车难的痛点。 五、探索智慧停车项目,构建古城停车管理新模式 今年,区城管委牵头实施城市管理“1148”工程项目,以实现精细化管理示范区为契机,通过普查示范区内各类停车设施基础信息,做好示范区智慧停车项目试点前期准备工作。以里河片区为例,经过系统性规划改造,目前片区内停车泊位已增加至3500余个,我委通过明确试点项目建设时间节点,分解阶段性目标责任,后期将重点围绕交通安防系统、立体停车设施、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等项目建设,逐步打造精细化、智能化停车管理模式,提高停车泊位利用效率,提升市民停车体验。 您提出的建议对合理运用老旧小区周边停车资源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将积极与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和推进落实,共同创造和谐有序的静态交通环境。最后,衷心感谢您对停车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以上答复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政府 2020年6月2日 联 系 人:于铭汉 联系电话:68722302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