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人: | 毛锡荣; | 建 议 号: | 067 |
标 题: | 关于提升中小学午餐标准和质量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中小学午餐供餐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中小学生正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均衡营养、合理膳食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从长远看,更是提升国民整体健康水平的重要基石。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午餐供应工作,2018年市人代会上,李远延代表向大会递交了一份《关于高度重视全市中小学生午餐质量和管理的建议》,2019年7月苏州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苏州市中小学学生集体用餐管理意见(试行)》的通知。但是经调研,一些中小学的午餐供应仍存在许多问题,孩子们在学校吃不饱、吃不好的情况时有发生,菜品质量不佳导致倾倒食物的浪费现象严重。 一、调研情况: 1、用餐学生人数多、占比重。 如今,大部分学生住得距离学校较远,而且家长大多是双职工、不便接送孩子,学校午餐是孩子们中午的唯一选择。根据市教育局2017年对我市市区中小学校的统计,市区在校就餐的学生达到83.36万人,占到市区在校学生总人数的95.96%,可见中小学生在校就餐学生数量多,占比重。 2、供餐方式各有不同。 一是由学校行政直接管理经营学校食堂进行供餐;二是受到学校食堂人员编制的限制,改而采取公开招标具有A级经营资质的餐饮企业方式,承包经营学校食堂进行供餐;三是学校无食堂的,公开招标具有A级经营资质的餐饮企业提供盒饭。不同的供餐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饭菜的供应质量、口感、卫生、保温等。 3、用餐环境各有不同。 一是直接在食堂用餐;二是在教室用餐;主要由于在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尤其是一些地段较好的实验小学,在校学生人数逐年攀升,例如走访调研的新区实验小学竹园路校区、沧浪新城实验小学等一些于2014年前后建成投入使用的次新校区,算是一些实施设备较新的学校,但是近年学校食堂已不能同时容纳全体在校生同时用餐,鉴于此部分学生在学校食堂用餐、部分学生在教室用餐,不同的用餐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饭菜的口感、保温、卫生等。 4、饭菜品质、口感问题。 饭菜的品质、口感问题是走访调研过程中学生和家长反馈最多的方面。食堂为了节约成本,菜品原材料不够新鲜,品质欠佳,如鱼虾类特别容易腐坏的菜品新鲜度不够;根茎类、绿叶类蔬菜偏老,走访过程中,新区实验小学竹园路校区学生戏称虾是“小学生的噩梦”,空心菜孩子们戏称之为“铁管菜”……调研中还发现,每周五食堂提供的饭菜相对单一,经常以炒饭、炒面、点心替代,其原因应该是食堂剩饭剩菜、剩余食材等在周末不便处置。食堂的菜品口感差导致学生们倾倒食物,严重浪费。在校吃不饱、吃不好,放学后吃零食,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5、高年级与低年级的差异性问题。 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年级越高孩子们表示吃不饱的现象越多,目前各中小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供餐品质与数量基本没有差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对于菜品量的需求明显增大,但是目前的一大荤、一小荤、一素菜对于正在发育阶段的孩子们是明显不够的,而且本身食堂菜品的量就比较有限。 二、问题分析: 1、成本问题。我市中小学午餐收费小学基本在每人每天8元,中学基本为12元,这样的餐标维持了很多年,面对当前不断上涨的物价,以及人员经费支出连年增加,按照目前的午餐标准,在实际操作中经费很紧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菜品数量,更不要说菜品的品质了,目前大多数学校是大荤、小荤、素菜和汤各一个,没有牛奶和水果。 2、管理问题。 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各中小学校的伙食监管偏重于食品卫生和安全方面,只要卫生标准达标就可以过关了,对饭菜的质量、数量及冷热程度重视不够。而且“检查”多数是预先通知,被检查单位已做好“准备”,当天的饭菜质量、数量均较好,真相和实质问题往往被掩盖,对其触动不大。 三、具体建议: 1、提高午餐经费标准,给食堂和配餐机构适度的盈利空间。 在全面征求中小学生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经物价部门核准,提高中小学午餐收费标准。政府适当补贴,可将补贴直接发放至午餐制作企业并予以监管,全部用于改善中小学午餐质量。如有可能,建议将中小学午餐生产单位性质逐步变更为公益性企业,与其它相似企业一样,强制规定其固定盈利不允许超过年度总营业额的百分比,打消其盈利意愿。同时考虑到特殊性,对其税收可施行减免。 2、加强监管、多方督查。 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多采用不定期、不预先通知的“突击检查”方式,对供餐的数量、质量、菜品保温等进行全面的检查。设置上级主管部门代表、家长代表陪餐的制度,与中小学生一同用餐,贴近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切身感受、观察学生的用餐情况。阶段性问卷调查,对学生、家长进行回访调查,对午餐的品质等方面进行满意度的测评。教师学生同餐,让校方及时了解学生的餐品品质情况及学生的用餐情况。 3、量化标准,分年龄段供给。 充分考虑到午餐质量没有可以量化的标准,考虑到中小学午餐的质量管理相对于卫生管理来说难度要大了很多,因此应在膳食的营养口味搭配方面先期实现达标,可以由专业人员根据中小学生体质状况量化出肉蛋类(比如规定每餐净猪肉50克、鸡蛋50克或者等标的其它食品)、蔬菜类标准等指导性意见,并予以推行。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需求,合理提高对中高年级学生供应的菜品数量尤其是一些肉蛋类荤菜的供应量。 4、丰富菜品种类,提升选择空间。 尽量丰富菜品种类,比如规定至少提供五菜或者六菜,让学生自选其中三种,给学生一些选择的余地,避免像当前一些学校,每天各类菜品只有一种选择,完全不照顾学生的个性需求。严格要求每日的午餐供应,不得以点心、炒饭等简单的形式,对付周五的午餐。中小学午餐质量是关系到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全面实现青少年素质建设目标的大问题,是容易被忽视的民生大计。虽然利益涉及方众多,管理难度极大,但请政府相关部门务必站在其重大意义的高度进行考量,尽一切努力做好这方面的监管。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教育局 | |
会 办 | 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0-05-07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详见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