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人: | 李芳; | 建 议 号: | 349 |
标 题: | 关于进一步让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张名片更亮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古城区是苏州的核心,也是苏州的名片,如何更好地保护、发展、建设古城区,已经成了当下一个重要的课题,今年的政协会议上,围绕“如何让苏州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张名片更亮”这个话题,我提出以下四条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有关老宅子的修缮和利用 众所周知,老宅是苏州古城区的灵魂,去年,随着一部电视连续剧《都挺好》,苏州的同德里因苏大强家而走红,一跃成为年度热门打卡点,纷纷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打卡。因此,对老宅的保护成了一项重要工程。老宅因为年久,从保护文物和人身安全等各角度考虑,每年对老宅的修缮工作迫在眉睫。但是,大多数老宅都归属国有资产,如果都要政府自己去修缮、改建和利用,那政府部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务和物力,所以进程会很慢,因此,我有两个提议:一是,开放思想,把产权重新规划,政府提出要求和标准,开发商或个人可以拿出合理的方案,如果符合要求,可以购买老宅的产权,并由开发商和个人出钱进行修缮、维护,政府可以监督管理;二是,延长租借,政府如果不愿意变更老宅的国有属性,那么,是否能考虑让开发商对老宅进行整体修缮、维护,把老宅的使用权延长至10-15年,作为对开发商的补偿,可以用来合理的使用和经营。这样一来,即可以给政府节省大笔资金让老宅重新焕发新颜,又能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为丰富古城旅游的各项配套功能增光添彩,同时还可以给愿意参与到古城老宅修缮的开发商创造更多经营发展的机会,可谓一石三鸟,达到“多赢”。 二、有关街巷维护提议 除了老宅,苏州的各条老街老巷也是苏州古城区的一张名片,每年,我们苏州市政府都要花费巨资对老街小巷进行粉刷、修缮工程,这也是一笔巨额开支,是否可以考虑挑选一个有文化历史底蕴的街区进行整体完善修缮维护,从而打造“特色街区”或“特色旅游街区”,这样一来,力量不分散,整治更集中,美丽无死角,即能拉动当地旅游业,又能为政府增添光彩,为地区招商引资也带来帮助。 三、注重城区的宣传 我们外出时候,经常可以看到,在公交车、地铁站宣传屏幕播放的企业宣传广告,这些宣传渠道就像是城市的名片,来来往往的外地旅客抬眼就能看到屏幕上的广告,进而产生对这个城市的最初印象,因此,建议是否可以占用一部分时间做城市宣传片,重点突出苏州古城区的亮点特色,让人短时间对苏州这个城市产生最直观的美好印象,还可以增添一些历史典故、名人实录、文化习俗等方面内容;书画名家艺术作品、昆曲评弹等艺术方面内容;苏州小吃、百年老店等美食方面的内容。这样可以加强传统文化知识传播,增进与乘客互动,提高画面审美,以此帮助苏城提高大家的精神文化素养与城市自身形象,苏州轨道交通现已开放四条运营线,未来四年全部完成将达九条线,线路总长352.5公里,实现全市覆盖,如此振奋人心的硬件设施,亟需高质量的媒体文化传播内容与之相匹配。 四、文化、旅游和科技的结合,打造即有传统文化又符合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品牌 苏州不仅250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我们不但要保护,更要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发展城市现代感,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必须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蓝书记提出在苏州专门建立一个“苏州科学家日”,以一座城市的名义,给各路英才最高的礼遇。我认为利用这个节日,我们可以策划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让苏州的高科技人才和企业之间有一个相互交流、与动、学习、展示的平台,我建议:1)就在古城区范围内,找一处苏州的老宅,作为科技研发创新活动的场所,因为这样会更具有苏州特色的地方,能吸引更多外来的科技工作者在这里聚集,让所有的科学技术人才有一个温馨的“科技之家”。2)利用苏州现有的二大展会 “苏州创博会”和 “苏州品博会”的资源,这二大展会活动已经举办了多届,在全国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苏州国际品牌博览会,现正在全面走向国际化,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品牌企业来参与,如果有好的营商环境,这二个展会也是一个很好招商引资的机会,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和宣传,落地相关项目或在古城周围再建造一个品牌产业园,那也将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姑苏区政府 | |
会 办 | 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0-06-09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李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让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张名片更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1.关于老宅子的修缮和利用。古建老宅、传统民居改造成本高、回收期较长、资金沉淀压力较大,且存在产权复杂、成套率低、功能缺失、违章普遍、危房多、修缮难等诸多问题,目前按照《关于开放再出发的若干政策意见》的要求进行收储和完整保护,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强化国资公司市场化运作。按后期利用方向,分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两类,其中公益性项目通过财政负责资金落实;经营性项目由国资公司自筹或融资方式解决资金,市场化运营,通过后续运营利用回笼资金,自负盈亏。在此基础上,探索多方资本参与,多种合作模式并举。在政府把控业态的前期下,逐步探索如股权合作、经营权转让、租金作价入股、增值收益评估计提等多种合作模式,吸引央企、民企来共同开发,实现多种所有制、混合所有制共存共赢。 2.关于街巷维护。从“点”状的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发展到“面”上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是当前古城保护的趋势,姑苏区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2002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苏州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契机启动了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先导试验性工程。2017年,苏州市委、市政府以更高站位、更高要求和更高标准打造发展“硬核”,在平江片区2.48平方公里范围内,启动实施了古城保护示范工程,并先行试点了30公顷重点功能区的保护修缮。以期在古城保护主体责任、实施内容、工程技术、资金投入、政策法规、运营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努力将平江片区打造成古城保护的示范区。 3.关于注重城区宣传。围绕“现代国际大都市、美丽幸福新天堂”的总体目标定位,在更广的发展坐标系中擦亮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张名牌,塑造苏州城市品牌,具有重大意义。城市宣传片,是城市形象塑造和宣传的一种形式。苏州一贯注重城市形象的宣介,特别是在央视等头部平台投放苏州城市宣传片。从今年5月1日开始,“苏州都挺好”30秒苏州全新形象片继续亮相CCTV-1/CCTV-13《朝闻天下》、CCTV-4《海峡两岸》黄金时间、CCTV-9纪录频道,且5月2日起在北京西站LED电子显示屏全天滚动播出。去年,市委宣传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制作了苏州城市音乐形象片,在市属媒体和“苏州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进行了宣传推广,并将择时向外推介。同时,以《苏州史纪》《君到姑苏见》等为代表的纪录片及其宣传片,以苏州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影视化的方式将苏州的千年文化精华传播给社会大众。下一步,市委宣传部将继续加强与公交公司、轨交公司等单位的沟通联系,结合重要活动和时间节点,根据工作需要适时推出相关宣传片,塑造更好的城市形象。 4.关于文化、旅游和科技的结合,打造即有传统文化又符合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品牌。一是实施奖励机制,支持科技创新。通过评选认定市级优秀新兴业态文化企业,培育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具有成长性、示范性、引领性的文化企业,加快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二是落实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发展。重点扶持利用科技和创意设计,培育形成文化旅游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类项目,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基地)的产业链,打好“文化+”创新组合拳,支持文化和旅游、科技等行业的创新发展。三是挖掘文旅资源,打造文旅品牌。全面实施旅游文脉整理工程,开展文化旅游资源普查,重点围绕历史人物、重要事件、成语典故、教科书和古诗词中旅游资源等深入挖掘与整理,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元素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四是发挥展会优势,促进产业融合。通过举办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苏州设计周,为文创产业搭建宣传、展示、交易平台,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农业、制造业、旅游业、工艺美术、丝绸和家具服装、艺术及衍生品产业的跨界对接、深度融合。五是组织好“苏州科学家日”系列活动。4月27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苏州科学家日”的决定》,确定每年7月10日为“苏州科学家日”。届时,市科协、同市人才办、市人社局、市科技局等部门将精心谋划“苏州科学家日”系列活动。苏州科学家日活动将与国际精英创业周同步举行,通过打造“苏州科学家日,科学家苏州日”品牌,集聚国内外科技精英,形成苏州创新驱动发展的年度高潮。活动期间,将向全社会征集“苏州科学家日”LOGO、宣传口号,并在活动当天进行发布,向全球发出尊重人才、致敬科学家的“苏州宣言”。同时,向所有苏州院士发出家乡的邀请函,并通过苏州院士导入世界院士,邀请全世界科学家来苏州相会。计划形成常态化系列化品牌活动,整合原先两年一届的苏州院士回乡活动和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峰会,每年常态举办一个主题的学术、产业苏州峰会,打造以苏州为永久会址的国际创新峰会。六是积极推动打造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共同家园。树立“科学家应该有个家”的理念,谋划在城区范围内,更大力度以建设城市标志性的苏州科学“家”,充分将文化、旅游和科技的相融合,将苏州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相融合,打造苏州版世界科学中心,以永久会址的载体形式真正落实好全天候“以一座城市的名义给各路英才以最高礼遇”。 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政府 2020年5月20日 联 系 人:陈斌 联系电话:68722303 抄 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