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人:
|
李艺;
|
建 议 号:
|
084
|
标 题: |
关于建设苏州市居民心理健康综合平台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近年来,各类与心理相关的社会问题频发。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学龄儿童到耄耋老人,患者的年龄分布也越来越宽。2018年《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发布,73.6%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有16.1%,而心理健康的人为10.3%,提示心理健康管理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与医疗价值。心理问题自我排解、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传统方法已无法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获得新的心理健康知识、提升更强的心理健康维护能力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以及心理学专业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网络中有许多平台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例如,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打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智慧云平台;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推出国民心理健康网,许多高校也成立了线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但是还存在不少非正规网站,部分平台的后台服务人员缺乏正规心理健康专业资质,利用部分心理疾病患者及家属的躲避心态,提供不合格的“心理测评”,借机推销“心理保健”仪器,沦为“挂羊头、卖狗肉”的广告网站。同时,随着手机等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人们获知信息“时间短、传播快、受众多”,一些恶意网站、虚假信息打着“心理健康帮助”的名义插缝而入,将某些极端行为包装成“解脱”、“追求自我”等,对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及某些心理疾病患者影响极坏,甚至可能造成群体性恶性事件,严重违背了我国法制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2019年5月,北京市居民心理健康综合平台正式上线供百姓使用。该平台共包括互联网版和手机版,可为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测评、有自尊提升心理健康、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和人际和谐关系处理及后期复测等全程心理健康管理服务。人们用手机或电脑就能足不出户地在线评估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还可通过音、视频等形式,轻松获得通俗易懂的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方法。作为千年文明古城,苏州在经济与文化建设大潮中也走在时代前列,建设美好苏州,苏州人民在砥砺前行中,也要保持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因此,建议参考北京市居民心理健康综合平台,借鉴其网站建设及健康服务的基本方法、技术,同时加入苏州元素,建立苏州市居民心理健康综合平台。(1) 建立科学、可靠、标准的心理测评方法,为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入学、就业提供心理健康水平参考,逐步推广到机关、学校及企事业单位,为学生的健康学习、劳动者的顺利就业提供帮助。(2) 针对目前在苏州市发展过程中市民可能呈现的突出性的心理问题,例如:苏州新移民的融入问题、行业变革转型过程中劳动者的心理焦虑问题、江苏高考改革后苏州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问题等,引入早预防、早疏导机制,并与有心理疾病治疗正规资质的机构联动,打造一站式服务网络。(3) 建立公信平台,杜绝不良网站、恶意信息的侵蚀,帮助苏州市民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培养正面乐观的精神面貌,掌握自我调节方法,了解求助途径及正规治疗机构。(4) 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市民了解涉及精神疾病患者的法律条文,自觉遵法守法。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会 办 | 苏州市教育局;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0-06-12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李艺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苏州市居民心理健康综合平台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苏州市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服务,2017年启动“健康城市531”行动计划、2019年启动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均将心理健康促进作为重要内容,建设心理云医院管理平台,建立心理自助网络服务平台,开展“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自测、心理治疗和康复等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经过两年的建设,苏州市心理云医院APP已经上线运行,开通了专家咨询、自测评估、百科档案、心理学探秘、FM电台、社区互动、用药指导、随访反馈等在线心理服务功能,建立权威、专业的心理健康信息发布和传播平台,宣传、普及健康心理生活知识,提供全方位在线心理服务。 在新冠疫情期间,心理云医院充分发挥了零接触的“云心理服务”优势,组织专家,针对因疫情引发的焦虑情绪以及对疫情预防措施的疑问,开展认知干预、稳定情绪和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等工作。截止5月8日,云平台咨询数667人次,线上电台心理自助音频收听数6.7万次,心理评估8.5万次,线上心理疏导科普资料与讲座浏览量60.5万次(云医院+线上心理健康自助知识库)。通过心理云平台的后台数据收集和分析,获取疫情中群众热点问题与重点人群信息,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2020年5月1日,《苏州市精神卫生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其中对心理健康方面有相较于《精神卫生法》更细致的规定,加强了心理健康的依法治理,积极提升市民心理健康意识,规范心理健康服务,确保市民获得公平、可及、规范的、科学的心理健康服务。《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精神卫生信息系统,掌握精神障碍患者情况和精神卫生工作信息,定期开展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为我市的精神卫生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为工作指明了方向。 根据《条例》要求和试点工作需要,我委高度重视、高效推动,目前已完成苏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需求调研,着手开展招标采购等工作。计划年内建设完成,在姑苏区等地试点运行,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完善信息交换流程和服务功能,逐步形成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务,初步实现监测预警、定期分析研判、动态管理等功能,提高社会心理服务水平。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6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