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394.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社区教育工作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2 11:35 浏览

建 议 人:
姜莉;
建 议 号:
394

标    题: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社区教育工作的建议

建议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推进终身学习”。社区教育是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途径、基本工程和社会载体。20167月发布的《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强调要“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社区教育的发展对于社会进步、文化传承以及居民个人的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 我市社区教育现状

苏州是全国较早开展社区教育的地区,市委市政府一贯重视社区教育,近年来社区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20162月,具有155个会员单位的苏州市终身教育学会由原苏州市成人教育研究会更名正式更名成立。201610月,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社区教育工作 推进学习型苏州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十三五”期间苏州社区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2016年的数据显示:“全市有开放大学8所,区(县)社区学院10个、镇(街)社区教育中心98个,村(社区)居民学校2010个,社区教育覆盖率100%”、“拥有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2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3个”、 “学在苏州·市民终身学习云平台”正式上线。201810月,苏州市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暨苏州市社区大学校务委员会成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存在不平衡。部分区域社区教育发展较快,如姑苏区、昆山市和张家港市,已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部分区域社区教育推进步伐相对缓慢; 2、制度体系还不健全。职能部门、培训单位之间的协调机制和运行机制仍不完善,缺乏联动性。缺乏法律保障,没有形成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 3、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主动性仍然缺乏,社会关注度有待提高。部分人群对社区教育的功能及价值认识不足,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不高,非户籍人口参加社区教育比例低; 4、经费不足。财政投入不足,资金来源渠道少,影响社区教育各项工作所涉及到的经费的正常支出,无法保障社区教育的顺利开展; 5、师资、场地等配套资源不足。师资队伍存在数量缺乏、男女比例失衡、老龄化程度高、高学历高职称人数少、专业技能不足,流动性大等问题。社区人多场地少的问题也普遍存在; 6、频次低、内容和形式单一。存在现有社区教育开出次数少、内容不够丰富、形式单一、目标不明确等现象,无法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7、社区教育中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公民意识教育环节还比较薄弱。

三、建议

1、增加经费投入,加大宣传力度政府继续加大财政经费对社区教育的投入,为社区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后盾。建议扩大筹资渠道,引入市场机制,有效吸纳社会资金注入,通过政策鼓励推动企业参与社区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关注和重视社区教育发展。合理利用宣传栏、传单、广播、电视、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传播渠道,展现社区教育丰富内涵和成效,获取居民的认可和信任。

2、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建设,加强统筹管理 通过体系建设和制度保障建设,提升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联动能力,建立政府、社会力量、市场、居民多元参与的社区教育体系,明确职责分工,统筹管理,有效提高社区教育活动组织策划和资源调配的效率,协同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3、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打造特色对接苏州产业发展,结合社区发展要求和居民多元化的需求,融入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和公民意识教育要求,丰富社区教育的内容。通过设置多元化的、开放的、动态的课程体系,使得通过社区教育,不仅能提升居民的道德素养、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同时还能凝心聚力解决社会、社区发展问题,助力社区产业转型。创新社区教育形式,结合线上线下、实地参观、情境体验、实践参与等多种形式,激发居民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特色,丰富社区教育课程,构建社区居民共同文化,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

4、多措并举,加快专兼结合的优质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编制、职称评定、培训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和相关制度建设,逐步提高准入门槛,强化岗位培训,吸纳高素质的年轻教师壮大专职教师队伍。不断扩大兼职教师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企业等合作,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兼职;聘请高校优秀教师兼职,考虑将高校教师社区教育的工作量纳入其本单位的工作量核算;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社区教育理论研讨和交流,不断提高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

5、资源整合,凝聚合力建议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整合现有资源,并开放共享。畅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教育的渠道,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高校、企业和个人参与社区教育。探索高等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充分发挥高校的自身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参与社区教育。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为契机,探索与沪苏浙皖相关市、区联合构建社区教育联盟,实现跨省市资源共享。

5、加快地方立法工作,完善评价反馈机制近年来,上海、成都等城市相继出台了终身教育或社区教育的地方性法规,建议苏州市也加快步伐,为社区教育提供相关法理依据和法律保障,逐步完善社区教育的评价反馈机制,切实提高社区教育的教学效果。

6、打造资源信息化共享平台整合现有的各种管理服务平台,打造苏州社会教育资源信息化共享平台,为居民提供优质、丰富、实用的课程资源和数字化学习资源,也为政府、学校和居民之间提供统一的、便捷有效的学习交流平台,实现各类社会教育资源网络化、共享化,同时加大对平台的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居民平台的使用率和网络学习的积极性。

  

承办单位:
主 办 苏州市教育局
会 办 苏州市民政局;苏州市司法局;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0-05-20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详见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