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312.关于老挝苏州大学建设亟待各级政府经费支持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2 11:35 浏览

建 议 人:
王德山;
建 议 号:
312

标    题:

关于老挝苏州大学建设亟待各级政府经费支持的建议

建议内容:

 

老挝苏州大学于2008年开始筹建,2012年正式成立并对外招生,是中国内地高校在境外创办的首个独立建制大学。7年来,老挝苏州大学累计招收老挝本科生200多名,非学历汉语培训生3100多人,努力为老挝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在推动中老两国公共外交、智库服务、经贸科技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为境外办学的“拓荒者”,老挝苏州大学一直在克服资金、场地等重重困难,但面对现有困境,老挝苏州大学目前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十字路口”,期待政府经费支持。

案由如下:

(一)巩固中老友谊,助力“一带一路” 老挝苏州大学是老挝政府批准的唯一具有本硕博办学资格的高校。学校于2012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学生,经老挝教育部批准首批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汉语语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四个本科专业,办学初期采用1+3培养模式,目前已有四届本科毕业生。学校还成立汉语培训中心和汉语水平考试考点(国家汉办指定的海外考点之一),至今共举办汉语培训班三十多期,招收学员3100余人次;先后组织汉语水平考试二十八次,参考人数5000多人次。

除办学外,苏州大学还以老挝苏州大学为窗口和平台,积极推进与老挝在人文、经贸、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先后成立“苏州大学老挝研究中心”、“老挝—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研究中心”、“一带一路” 研究院(老挝研究中心)、“中-老绿色丝绸研究中心”等,助力当地发展,加强中老合作。

老挝苏州大学在当地的建立拓展了两国的公共外交,让老挝人民对中国有了全新的认识,2010年,时任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朱马利、政府总理波松被分别授予“苏州大学名誉博士”。老挝苏州大学每年接待多个政府代表团和企业家前来访问考察,协助安排与老挝政府部门洽谈,为企业在老挝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和语言支持。在老挝苏州大学的协助下,一些中资企业已成功在老挝投资创办企业。

(二)“孤悬海外”办学 面临多重困境 老挝苏州大学项目起源于2006年底中老两国合作拟建“万象新城”经济开发区,该合作项目是两国政府行为,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提供专项建设经费,苏州大学应项目规划承建方苏州工业园区之邀共同参与建设。后来,由于“万象新城”选址以及其它原因,苏州工业园区于2009年退出该项目,而苏州大学考虑到在老挝创办大学既符合国家地缘政治的战略部署,也符合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发展潮流,决定坚守海外办学。但如此一来,老挝苏州大学项目由政府行为变为学校自主办学行为,失去了政府建设资金的保障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孤悬海外。办学必须要有场地。苏州大学只好与当时在老挝唯一的苏州企业——苏州先锋木业有限公司寻求合作办学,最终决定由该企业垫资租赁土地,并启动校园开发和建设。目前,第一期校园内房屋土建等基础工程已基本完成,但由于该企业将投资重点转移至印尼,苏州大学本身又无法将大量资金投到老挝苏大项目中,导致剩余部分的校园工程建设至今没有完工。自2012年招生办学以来,老挝苏州大学一直租用万象市内的一处小旅馆作为临时办学场所。

(三)处在“十字路口” 期待政府经费支持 在几乎无经验可循的情况下,苏州大学凭借教育使命以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在老挝深耕十多年,得到了当地政府与人民的支持与信任,是我国教育文化“走出去”的一个生动样本。如今,老挝苏州大学正处在“十字路口”,若继续办下去,存在场地、生源、资金等多重困难;若是撤回,既违背当初的办学初衷,也难以向老挝政府与人民交代,进退两难。因此,希望引起各级政府关心和重视,提供经费支持,帮助老挝苏大走出困境。

1、将老挝苏州大学列入江苏省、苏州市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规划实施方案中去,把老挝苏州大学作为江苏省、苏州市“一带一路” 的重点项目,提供校园建设资金或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2、把老挝苏州大学作为江苏、苏州在老挝及东南亚的一个窗口,江苏省、苏州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实际需要都可以在老挝苏州大学设立联络点或者办事处,老挝苏州大学可以为江苏、苏州机关、学校等来老挝交流访问提供联络、接待及公务活动安排等,为江苏、苏州企业来老挝及东南亚国家投资提供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老挝苏州大学可以成为江苏、苏州与老挝以及东南亚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枢纽。

  

承办单位:
主 办 苏州市教育局
会 办 苏州市财政局;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0-06-30
办理类型: B (列入计划准备解决)
答复内容: 详见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