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关于加强阳澄湖非法捕鱼监管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2 11:35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顾明华; | 建 议 号: | 275 |
标 题: | 关于加强阳澄湖非法捕鱼监管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今年3月份以来,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阳澄西湖合作社不再进行围网养殖,相关水面设施也被拆除,但由于后期管理没跟上,造成阳澄西湖水面处于开放式状态,大量的沿岸百姓以及部分外来人口纷纷进行丝网捕捞,还有部分人进行电鱼。不仅使得阳澄湖渔业资源的大量减少,破坏水生态环境,捕捞者的自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甚至有出现死亡事故。 因此呼吁上级相关部门应加强重视,建议:渔政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夜间巡查,并加强对电鱼等违规捕鱼的处罚力度;同时建议,加强对阳澄湖生态资源保护的宣传,设立禁捕区,进一步有效保障阳澄湖生态环境。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 |
会 办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0-05-15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苏市农复〔2020〕25号 签发人:陆志荣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75号提案的答复 顾明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阳澄湖非法捕鱼监管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湖区渔业管理的基本情况 阳澄湖总面积为17.6万亩,自然分为东、中、西湖。现有围网养殖面积1.6万亩,其中东湖1.05万亩,中湖0.55万亩。自2001年底阳澄湖渔业实行市统一管理以来,由我局下属单位苏州市阳澄湖渔政监督支队负责湖区的日常渔业管理工作,其下设的一、二大队具体承担湖区的执法管理工作。 阳澄西湖、中湖后荡湖生态养殖区水面租赁合同于2018年12月31日到期后,相城区政府将上述水域内的网围、拦网等渔业设施进行了全面清理。至2019年4月2日,阳澄西湖、中湖后荡湖恢复为自然增殖水域,由阳澄湖渔政监督支队一大队负责具体管理。 为全面加强阳澄西湖的渔业管理工作,更好地保护湖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尽早解决该水域管理基础薄弱,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我局一是及时安排人员与沿湖镇、村进行对接;二是组织相关人员赴太湖渔管会参观学习,将太湖渔业管理上的优秀经验做法融入阳澄湖渔业管理工作;三是邀请沿湖渔业主管部门、镇(街道)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的相关负责人参加阳澄西湖渔业管理工作座谈会,会商进一步加强渔业综合执法管理的工作思路;四是在阳澄西湖、中湖后荡湖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放流品种以鲢、鳙,贝类等水生生物为主,及时补充了该水域的渔业资源;五是加大对阳澄西湖的渔政执法力度。从去年5月至今,仅立案查处的违法案件就超过40起。 据统计,2019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711人次,出动执法艇1160艘次,立案查处案件176起,罚款395400元,没收电瓶23只,逆变器16只,丝网237串,没收渔获物各种杂鱼2511斤,螺蛳25526斤,有效遏制了非法捕捞蔓延的势头。目前,阳澄西湖、中湖后荡湖的渔业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湖区渔业秩序良好。 二、目前所做的重点工作 阳澄湖是现实使用的饮用水水源地,因此保护好湖区水源水质和渔业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局的中心工作。 1.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大渔政执法力度 为全面规范队伍的执法行为,我局自2016年起就实行了行政执法双公示制度,全面对外公布执法举报电话,实行行政执法全程记录制度。此外,为加大湖区的执法力度,阳澄湖渔政监督支队下设的两个大队全面实行48小时2班轮换制工作模式,确保湖区24小时值班在岗。 特别是去年4月以来,阳澄西湖和阳澄中湖后荡湖水域恢复为增殖水域后,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该水域的执法检查频率,重点打击非法捕捞行为。据统计近三年来,我局针对阳澄湖,年均立案查处的违法捕捞案件超过170起,较好地保护了湖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秩序。 2.全年开展违规渔具清理整治工作 在严厉打击违法捕捞的同时,我们从2017年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全年不间断地开展对养殖区和湖区空旷水域违规渔具的全面清理整治工作。在对湖区空旷水域的地笼网、渔簖等违规渔具进行清理的同时,我们还严密监控湖区养殖区范围内的网围设施,杜绝网围私扩、占道等违规行为,全面拆除违章设施。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我们已清理大、小地笼网、小花篮、渔簖、丝网等违规渔具超4万条(串)。 3.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修复湖区渔业生态环境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推进阳澄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生态手段,以渔养水、以渔净水,有助于改善湖区水质、积极遏制蓝藻暴发,有效提升湖区生态修复能力。去年财政投入放流资金达450万元,重点加大了对阳澄西湖、中湖后荡湖的资源放流力度,以尽早恢复该域区的渔业资源。 4.加强源头监管,提升河蟹品质品牌 阳澄湖大闸蟹是苏州农业的靓丽名片,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作为渔业管理部门,我们坚持从源头抓起,加强养殖生产监管,着力提升河蟹品质,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一是实行水产品质量检测制度。在整个河蟹养殖生产周期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对苗种、投入品以及河蟹例行抽样检测,着重检测是否符合食品卫生质量安全标准,及时掌握水产品质量。二是实行科学养殖培训制度。我们今年都邀请了邀请水产专家到现场授课,进一步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管理水平,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保生态。三是实行现场执法检查制度。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力度,开展水产养殖现场执法检查,尤其是在河蟹育肥阶段,重点对投喂饵料是否合规、是否使用违禁药物、是否严格执行生产管理台账制度等进行检查,从源头上有效杜绝危害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行为,进一步保障大闸蟹的产品质量安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成立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提升管理效能 当前,我局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之中。我们将通过此次综合执法,调整充实阳澄湖一线执法,在阳澄湖增设执法大队,并通过增加辅助人员或购买服务等措施来充实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效能,加强监督管理,从根本上解决湖区渔政执法力量薄弱的问题。 2.积极对上争取,尽早出台禁渔制度 目前阳澄湖渔业管理工作由于缺失禁渔区、禁渔期制度,造成渔业行政处罚力度不足,两法衔接困难,湖区的渔业执法管理工作较为被动。同时,社会各界和湖区群众对尽快制定相关禁渔制度也有较高的呼声。为此,我们将积极向上争取,尽早出台湖区禁渔规定,进一步加强湖区的长效管理。 3.加强联合执法,实现水岸同治 阳澄湖的渔业管理工作,事关水源水质和生态环境保护大计,仅靠渔业管理部门势单力薄,难以为继。只有加强与各部门的紧密合作,形成综合执法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做好湖区的渔业管理工作。要尽快构建阳澄湖综合执法管理体系,打破湖区执法只限于水上查处的这种单一方法,整合沿湖街道、镇村等政府各级湖长的管理职责,加强与各部门的紧密合作,完善与公安、渔政、工商、水利、交通、环保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的制度,不定期开展专项联合执法行动,从根本上保护好湖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 4.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参与度 多途径开展阳澄湖渔业资源和生态保护的宣传。一是联合地方政府加强沿湖社区对阳澄湖生态保护的宣传;二是在短信平台,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宣传讯息;三是充分利用每年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机会,扩大湖区群众和市民的参与度。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大众对于保护阳澄湖渔业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呼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保护阳澄湖的渔业生态环境。 感谢您对阳澄湖渔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5月15日 (此件主动公开) 联系人姓名:卫星 联 系 电 话:62621169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