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060.关于全面叫停收费“家校通”,建设免费且功能强大的家校沟通平台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2 11:35 浏览

建 议 人:
周惠根;
建 议 号:
060

标    题:

关于全面叫停收费“家校通”,建设免费且功能强大的家校沟通平台的建议

建议内容:

 

所谓“家校通”等相关的家校沟通平台,是比微信群、QQ群更早出现的家校联系方式,即家长缴费购买通讯公司套餐,统一从学校处接收短信通知。此前,“家校通”等家校沟通平台确实在学校和家庭沟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微信群、QQ群的出现,以“家校互动”为主要功能的“家校通”等平台,不仅功能相对单一,而且还疑似存在“变相收费”等,遭受家长的吐槽。时至今日,“家校通”等平台已经无多大市场需求,按照市场规律,没有市场需求的产品,就应该被淘汰、退出。

而早在2014年,为避免出现“变相收费”问题,北京已经全面叫停与苏州“家校通”等同类型的家校沟通业务,随后,包括重庆、陕西、河北、青海、安徽、南京等在内的多省市陆续发文,明确叫停“校讯通”之类的业务。但在苏州,尽管教育部门反复重申: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家长使用“翼校通”“家校通”“校讯通”“等商业服务项目,不得参与任何与之相关的收费行为。但是,苏州的不少家长依然“被自愿”,依然“不得不”使用“家校通”等平台。

“欲说还休”的“家校通”应全面叫停随着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变得越来越便捷,相比之下,“家校通”等业务就显得互动性差、效率低下。时至今日,“家校通”已经成为一个鸡肋,而且还是一个收费的鸡肋。苏州市区一所初中校,家长手机上有班级QQ群、微信群,老师布置作业、发布相关信息、学校活动的图文、作业文件等都通过班级QQ群或微信群发布。当然,家长手机上也有“家校通”,但是,只有一位老师通过“家校通”发布相关信息,而这一信息在班级QQ群或微信群里也同样发布。“信息发布只有一串号码,仅仅从内容上才能判断是哪位老师发布的,回复消息也是石沉大海。”在调查中,不少家长表示,而为了保持这一业务,每个月要缴纳10元,即便寒暑假也不间断。“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到现在孩子已经初中了,这些年来,钱是花了不少,但我从没有感觉到‘家校通’带来多少便利。”不少家长表示,尽管学校和通信公司也表示,“家校通”是志愿加入,但试问有多少家长不加入呢,也是生怕遗漏了学校发布的重要信息。对于“被自愿”加入“家校通”,调查中,绝大多数家长似乎很是无奈。在“寒山闻钟”等平台上,不少家长也对“家校通”等平台很有意见,并呼吁:苏州应该尽早将收费的家校通校讯通等请出校园。对此,苏州相关部门回复:由于此项服务经常带给很多家长误解,经过多次协商,提供此项服务的相关电讯服务商已于20169月份的《苏州日报》和《姑苏晚报》上登出了“校讯通”等商业收费服务下线的公告。一边是叫停“家校通”等平台,一边是不少家长依然还在“不得不”使用“家校通”。问题究竟出在何处呢?

建议:“家校通”等业务应该全面叫停,让“欲说还休”无机可趁。

建立功能强大信息保密的家校沟通平台当然,相对而言,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不够正式,不够“官方”,在“家校通”等业务全面叫停后。

建议:经济最发达、高质量发展最前列的苏州应该由教育部门,或者有能力的学校,打造一个免费的且功能强大的家校沟通平台。

有报道显示,包括南京在内的不少城市在全面取消“家校通”等平台后,教育部门或者学校自身已经开始试点使用免费的家校沟通的APPAPP中,在“消息中心”页面,系统消息、学校通知、班级通知、个人通知、课程表、发作业等都分类显示。在每个班的页面,既可以看到所有任课老师的头像,也可以看到所有家长的头像,班主任输入信息群发,可以发送给指定的人群,也可以发送给个人。以发送考试成绩为例,老师统一输入,每个家长就可以接收到自己孩子的成绩,但看不到别的孩子的成绩,也看不到排名。免费APP的好处,一是家校沟通形式多样,文字、图片、语音都可以使用,后面根据学校的要求,还可以增加视频的功能,二是保密性比较好,在使用界面上可以看到家长的头像,点击头像可以通话,但不会显示家长的手机号码。值得一提的是,这个APP终身免费、使用界面没有任何形式的广告,最为重要的是,确保所有信息保密。而对于有的家长没有智能手机,也可以通过免费短信的形式,接收到老师的文字通知。另外,APP还有网页版,家长还可以通过PC机登录网页,查看APP消息。

其实,家校联系和沟通的方式方法很多,不一定通过“家校通”,甚至也不必使用微信群、QQ群。家校沟通是一种带有明确目的性和计划性的教育行为,需要教师和家长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有效的交流,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也许一次温馨的家访,也许家长和班主任之间一场推心置腹的约谈,甚至打一次目的明确的电话,都能解决学生学习和成长中的大问题,远比通过冷冰冰的“家校通”或者微信群、QQ群沟通效果好。所以,教育部门还应该建立健全家访制度,作为班级QQ群、微信群以及APP等家校沟通外的一次温情补充。

  

承办单位:
主 办 苏州市教育局
会 办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0-04-30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详见正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