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205.关于将清代灵岩住持弘储法师墓葬列为市级文保单位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2 11:35 浏览

建 议 人:
侯爱敏;
建 议 号:
205

标    题:

关于将清代灵岩住持弘储法师墓葬列为市级文保单位的建议

建议内容:

弘储,生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号继起,又号退翁、担雪老人,俗姓李,南通人。弘储为灵岩山寺临济宗第三十二世,先后住持常州夫山祥符寺、台州天台国清寺、秀州金粟广慧寺、衡州南岳福严寺、苏州虎丘云岩寺和木渎灵岩山寺等十处著名佛寺。从清顺治二年(1645年)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弘储住持灵岩山寺二十余年。清康熙三年(1664),黄宗羲上灵岩山与弘储会面,弘储召集徐枋、黄宗羲弟黄宗炎及高斗魁、王廷壁、邹文江、文秉、周茂藻等在灵岩山天山阁“纵谈七昼夜”,这就是清初著名的“灵岩聚会”。弘储有《灵岩纪略》等著述百余卷。弘储是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徐枋最重要的禅友,徐枋是弘储的弟子,清康熙二年(1663年)冬,弘储在天平山南上沙村为徐枋建造二十余间草房,名“涧上草堂”。徐枋遂结束漂泊,定居灵岩山下,弘储还在生活上多次接济徐枋。徐枋在其所著《灵岩树泉集序》中高度赞扬弘储“身入汤火,无所辞避” 的精神,并誉之曰:“灵岩储和尚,即印宗之所称‘肉身菩萨’,宝志之所称‘ 传佛心印’者也,海内缁素翕然宗之。”弘储圆寂后,徐枋对他的评价是 “唯吾师一心忠孝作佛事。” 弘储墓在尧峰山顶平坦处,面积较大,墓碑是清初原物,为著名书画家徐枋所题。李根源在《吴郡西山访古记》中记载:“至宝云禅寺,即古尧峰寿圣寺。僧弘储塔,徐枋题碣,……宝云井居寺左,径宽丈余,泉清冽,味甘。”文中所记“宝云井”为“尧峰十景”之一,今仍在使用。弘储墓宝顶塌陷,罗城基本完整。青石墓碑高1米多,宽约70厘米,斜靠着罗城。墓碑刻:“吴灵岩退翁和尚骨藏(处)”,落款“弟子俟斋徐枋敬立”。七八十年代,尧峰山上建电视转播塔时拆除了弘储的国师塔(骨塔),今骨塔仅存约30公分一截。

弘储作为明末清初苏州著名高僧,在宗教界有很高威望,墓前时见有祭扫物。弘储墓周围是茶园,茶园中间稍高的土堆,是寿圣寺旧址,旧时的“尧峰十景”几乎都在这一带。若周围整治好,恢复好,会成为苏州又一旅游景点。

苏州的清代至民国墓葬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光福青芝山清徐枋墓、虎丘清钱处士墓、光福青芝山清惠栋墓、虎丘民国陈去病墓及光福民国虚谷上人墓等5座,除钱处士墓墓碑为清乾隆年间所立的原碑外,其余4墓墓碑均为民国至80年代所立。即使不考虑墓主,就论墓碑,弘储墓的文物价值就远高于前述5处名人墓。九十年代后,苏州西郊一些未列入文保单位的古墓遗物几乎被偷盗一空,如光福竺山清代状元缪彤墓和查山明顾鼎臣墓上的青石已经全无踪迹。为防损毁,清金圣叹墓墓碑已保存在吴县(今吴中区)林场内,现所见墓碑是吴县人民政府1986年重立的。为了防火,汽车可以顺着消防通道直达尧峰山顶,弘储墓墓碑价值这样高,在未列入文保单位保护情形下,应该很难逃脱被盗厄运。故建议市、区文物管理部门和当地街道、社区相关领导重视这一文物保护,早日将弘储法师墓列入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

  

承办单位:
主 办 吴中区政府
会 办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0-05-29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详见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