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368.关于苏州科创板上市公司培育与发展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2 11:35 浏览

建 议 人:
王世文;
建 议 号:
368

标    题:

关于苏州科创板上市公司培育与发展的建议

建议内容:

 

自科创板上市委受理申报以来,苏州受理与注册企业活跃,取得靓丽成绩。这是苏州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持续优化的结果,也是对高企业培育与科技金融发展的检验,对于苏州技术创新主体培育、发展动力变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苏州市对科创板企业培育工作重点还集中在宣传、动员、筛选和入库等环节,前期培育和上市后发展相关工作还需持续优化。

一,苏州科创板发展存在的挑战

首先,相对数量优势呈现下降趋势,后续可上市企业数量不足。截至上年11月末,苏州已注册、提交注册、已通过、已问询和已受理企业分别占全国的8.70%15.00%9.09%5.13%0。其中,后三类企业明显偏少,后续企业还需加强培育。截至18日已受理企业较上年11月末,全国新增幅加11家,其中,苏州增加1家,占比较前有所提升,其余均有所下降。此外,苏州还出现了2家终止企业。 其次,苏州科创板企业存在融资和资产规模相对偏小、企业业绩和市场表现不够突出,以及企业研发和人才激励管理能力还需提升等不足。以资产规模为例,即使扣除中国通号,截至上一年11月末,已注册和提交注册9家公司的总资产平均值仅为科创板全体企业的42.69%。尽管,资产规模大并不意味着企业竞争力就强,但是,在研发投入总量和外部投资方面,资产规模还是关键决定因素。此外,同期9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仅为市场总体的88.64%88.95%,平均研发费用也仅为总体的81.32%

二、苏州科创板企业发展的建议提升科创板上市引领区域自主可控的贡献,科创板“苏州板块”培育与发展,还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第一,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与实力。IPO能为创新提供资金保障,但财富效应也易导致公司创新专注性下降。此外,作为注册制试点的科创板,将实行较主板更严格的退市制度,苏州科创板上市工作对此应怀敬畏之心。因此,苏州市需加强对上市企业工作的引导,深刻认识科创板不同于其他板块的特点,保持对科创能力提升的持续专注。有科创之心,还需有科创之力。上市并非一锤子融资买卖,上市后企业还需提升资本市场运作专业能力,善于运用资本市场工具提升科创实力。例如,在原始股上市财富效应之后,应鼓励上市企业利用科创板有关政策特点,谋划股权激励,增强核心员工的价值认同、归属感。

第二,完善政府在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的定位。各级政府应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弥补市场失灵为边界,高效服务科创板企业培育、上市和上市后发展三个环节。目前对科创板上市颇多积极支持,但多是锦上添花,而雪中送炭之举却亟需来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例如,在高市盈率、高发行价行情下,政府上市奖励的必要性和模式都需重新思考。对企业的上市奖励可以尝试转化为对上市后科技创新投资的激励,或激励中介机构“伯乐相马”,培育科创成色足、成长潜力大的早期企业上市。

第三,建立对上市企业内部基金设立的激励制度。首先,应出台对企业风险投资基金(CVC)的激励。企业风险投资是由主业为非金融企业成立的风险投资部门或独立企业,存续期相对长,具有更高的容忍度,能更有效支持企业创新。BAT、美的、海尔都成立了CVC,发挥了重要战略作用。其次,政府还可考虑对技术并购基金设立的激励。大企业通过对创新型小微企业的收购能够保持创新活力,是普遍现象。思科和谷歌都属于经典范例。此外,“工夫在诗外”,多途径大力度优化先导产业集聚区创新生态系统、加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扶持的有效力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总之,在科创板发展初期,苏州交上了漂亮答卷,但这仅是序章而已,如何继续保持苏州上市企业数量优势和实现上市后创新实力跨越提升,还需有效务实培育科创“源头活水”,并能在上市后培育一批科创竞争优势企业,诞生中国科创板的GoogleFacebookAmazon,为苏州自主可控能力的提升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承办单位:
主 办 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会 办 苏州市科学技术局;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0-05-29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 第368号提案的答复 王世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苏州科创板上市公司培育与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在今年面对新冠疫情挑战的大背景下,就苏州如何持续推动企业科创板上市和支持上市企业发展,您的建议非常有针对性。提案由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主办,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协办,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企业科创板上市基本情况 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创板蕴含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机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目标任务,提出科创板“首板有苏州”短期目标和构筑科创板“苏州军团”长期目标。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在上交所开市,首批25家上市公司中,苏州有3家,占全省的3/4,其中华兴源创以688001成为科创板第一股。此外,今年1月上市的泽璟制药是全国首家未盈利科创板上市企业。截至当前,我市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在全国城市位居前列,全市已有9家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今年新增3家),占全部科创板企业数的9%,占江苏科创板企业数的50%,数量仅次于上海、北京,与深圳并列全国第三。 二、我市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存在的挑战 正如王委员您所言,我市资本市场发展已经跻身“一线城市”行列,但对标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资本市场发达地区,我市在上市公司数量、规模、后备梯队、资本市场活跃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一是上市企业总体规模体量小。我市上市公司大部分为细分行业领域的龙头企业、隐形冠军,总体规模偏小,平均每家70亿左右规模,仅为全国上市公司平均市值的1/2左右。300亿以上市值的企业仅5家(南极电商、沪电股份、东山精密、亨通光电、沙钢股份),57%的上市公司市值低于50亿。二是后备企业资源培育挖掘难度大。我市科创板申报企业自去年下半年后申报节奏逐渐放缓,2019年7月~2020年3月间只新增申报4家,我市部分地区科创板申报未实现零突破,而同期上交所累计新增受理企业82家,占比5%不到,其中:上海新增申报15家,北京新增申报13家,深圳新增申报7家。 三、今年以来我市推动企业科创板上市工作情况 今年节后上班第三天,省委常委、市委蓝绍敏书记在全市金融业应对疫情挑战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座谈会上对科创板企业上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3月2日市政府李亚平市长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苏州市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苏州市科创板上市后备企业培育计划》等政策;王飏副市长就科创板上市工作召开专题会议推进和赴相关重点板块进行专项督导,并在3月13日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部署推进。 对此,市金融监管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专题研究部署全年科创板上市工作,并按照市委蓝书记“疫情期间服务不间断”要求,积极帮助拟上市企业把受疫情耽搁的时间抢回来,实现了特殊时期企业上市辅导不掉线、服务不脱节,确保了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不减速。1-5月,全市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0家,其中境内A股8家(科创板3家),占到全省新增上市企业数的2/3。 一是推动企业抢抓申报关键时间点。我局始终牢牢盯住“3月底4月初”这一申报关键时间点,走访推动企业“上紧发条”抢时间,细挖每个时间节点,最大限度压缩流程,抢抓科创板开市一周年机遇,推动6家企业提前一个月申报。今年4月至今,我市共新增申报科创板企业10家,同期上交所累计新增受理企业71家,占比达到14%,其中上海新增申报10家,北京新增申报4家,深圳新增申报7家,走访推动企业申报成效明显,新增申报数赶超北京、深圳,与上海持平。 二是对上争取开通快速响应通道。针对走访调研期间企业提出的实际困难,我局专程赴南京拜访省证监局请求支持,通过协调开通网上验收、高管考试日程优先排班、开通省外高管网上考试等方式,加快辅导验收进程,切实做到“企业有所呼,政府必有应”。在省证监局大力支持下,苏州企业辅导验收得到快速响应。 三是开展线上专题培训辅导。疫情期间,上交所暂停审核问询现场沟通,区域服务专员也无法来苏对接企业。部分正在准备问询答复的已申报企业,无法就个别问询事项及回复思路及时与审核员沟通。对此,我局及时帮助企业对接上交所,提供远程审核沟通的服务专线路径。同时,走访期间我局也会同交易所、省金融局以及省证监局开办企业上市线上培训辅导,指导企业和保荐机构通过远程办公、线上办公持续推动企业上市进程,全方位支持拟上市后备企业做好疫情期间的生产经营和上市工作。 四是争取券商高度重视苏州企业。我局主动联系拜访各后备企业保荐券商,送达信函感谢对苏州资本市场长期支持,推动各相关券商进一步加大对苏州项目的资源支持力度和提高优先程度。同时,通过券商贡献评价、科创板证券公司保荐奖励等举措,鼓励证券公司深耕苏州市场、勤勉尽责开展优质服务。 五是加大政策支持,落实开放再出发“一号文件”。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苏州市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州市科创板上市后备企业培育计划》等两项政策出台,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新增了对已上市公司的政策支持,对上市企业开展再融资给予奖励。 同时,我市近期拟出台“加快建设产业资本中心”相关政策,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发挥行业龙头带动作用,围绕主业补链强链,整合上下游带动集聚发展一批新兴产业,提升与“自主可控”要求相适应的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研究成立苏州并购公会,研究设立苏州并购母基金等,引导推动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并购重组,来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做强做优做大。 四、我市科创板上市后备企业联动培育情况 根据《苏州市科创板上市后备企业培育计划》,我市已建立科技、工信与金融部门的联动发掘培育“金种子”企业机制。市科技局每年度侧重从具有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具有爆发式增长的高成长创新型培育企业、拥有核心技术产品企业中推荐;市工信局每年度侧重从专精特新企业中推荐。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证券公司等市场化机构力量,发掘和推选优质科创企业纳入“金种子”企业名单。 截止目前,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52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4694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注册5183家,高新技术培育企业累计5277家,瞪羚企业362家,独角兽企业46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74家、省级专精特新产品79个、省隐形冠军(小巨人)企业9家,数量均位列全省第一。拥有市专精特新示范中小企业142,培育企业60家。 (一)市科技局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 一是集成支持瞪羚和独角兽培育企业。深入实施“瞪羚”和“独角兽”培育计划,重点推荐承担省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根据《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遴选和研发后补助实施细则》,对独角兽培育企业按上年度实际发生研发费用的20%给于最高200万元的补助,连续支持五年最高1000万元。 二是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截止2019年,苏州高企达到7052家,列全省第一,出台《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实施细则》,简化政策兑现流程和申报材料,对入库企业和获得认定企业分别给予10万和20万元的奖补。2019年全市共下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奖补资金82232万元,比上年增长260%。 三是普惠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以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为抓手、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苏州市科技金融备选企业库,直接享受“科贷通”等科技金融政策支持。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175%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四是不断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发展。设立科技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助推企业创新发展,对科技贷款、科技保险实行补贴。制定风险补偿办法,对科技企业贷款实行风险补偿。2019年科技金融专项下达补贴资金共计4044.83万元,支持企业850家,累计已为5590家企业解决贷款384.43亿元。积极开展天使投资工作,截至2019年,市科技局累计安排阶段参股资金38135万元,累计立项子基金25个,子基金拟募资总额424548.58万元,阶段参股出资51140万元,重点投资我市科技企业。 (二)市工信局积极做好企业培育工作。 一是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为科创板企业“育好苗”。专精特新企业是培育科创板上市企业的好苗子,近年来,市工信局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聚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完善评价体系,我市率先启动建设《苏州市专精特新企业导向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体系为五大类、二十二条,对各指标权重进行明确,2015年8月通过专家论证并付诸实施。明确规划目标,力争用三年时间,以“研发一流技术、制造一流产品、培育一流企业家、实施一流管理”为目标,打造一支在技术、市场、产品、管理等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一流企业群体。 二是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升科创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评价科创板上市企业的重要方面,我们着力推动企业技术中心载体建设,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科创板培育单位都是创新型企业,我们鼓励支持科创板培育单位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新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企业,一次性给予不超过200万元奖励;对国家、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复评价中获优秀等次的,分别给予100万元和30万元奖励。2019年,全市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3家,累计获得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33家(国家级28家、省级605家),新增数量、累计数量皆为全省首位。 三是支持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推动科创板企业创新资源优化。苏州市自主品牌大企业与领军企业先进技术研究院旨在优化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和多元化创新资源,辐射带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鼓励支持科创板培育单位建设先进技术研究院,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公司是第二批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单位,是国内领先的检测设备与整线检测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在行业领域位居前列,现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优质的合作伙伴,成为全国科创板中的首家。苏州现有34家先进技术研究院,首批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单位累计获得财政补助6.35亿元。34家先进技术研究院为我市工业经济核心竟争力从技术输出向技术原创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与实力、完善政府在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的定位”等建议,对促进我市推动优质科创型企业登录科创板以及推动已上市企业做大做强具有积极意义。下阶段,各相关部门将依据工作职能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精准培育辅导。主动对接省证监局和沪深交易所,争取最大力度的支持,对后备企业持续精准指导,开展全流程、全方位上市培育服务。同时充分发挥板块和部门协同力量,加强企业走访,以“实事求是、一企一策”为原则,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需求和困难,在强服务中加快企业上市进程。 二是强化各方资源融合。强化与科技、工信部门联动合作,挖掘更多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帮助科创类企业做大做精做强。帮助企业对接银行、股权投资机构、券商、会所、律所等中介服务机构,为科创类企业提供覆盖企业成长的全阶段的资源整合、融资对接等多元化服务,引导企业规范经营,让更多科技企业从“小”就建立对接资本市场的意识,帮助企业更好更快融入资本市场。 三是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鼓励支持科创板企业的企业技术中心、先进技术研究院创新载体建设,不断增强科创板企业核心竟争力。 四是强化对瞪羚独角兽企业的培育。逐步形成以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代表的我市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创新发展的标杆型企业。充分落实现有的对纳入独角兽培育库的企业进行研发费用后补助的培育政策,及时足额下达扶持资金,支持独角兽企业发展。 五是强化核心技术企业融资服务。围绕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择优遴选我市企业处于国内领先或世界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产品,发布《苏州市核心技术产品目录》,确定我市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8个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企业。通过投资奖励、风险补偿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创投风投、天使基金等向这些拥有高精尖技术,能够充分代表苏州在国际国内的创新能力、地位和水平的核心技术企业投资。 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0年5月26日 联系人姓名:安晓波 联系电话:65095075
附件